百尺竿头 bǎi chǐ gān tóu
1. 拼音:bǎi chǐ gān tóu
2. 意思: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3. 出处:唐·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4. 近义词:
更上一层楼: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例如:“希望你在学业上能更上一层楼。”
蒸蒸日上:蒸蒸:一升、兴盛的样子。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比如:“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前景一片光明。”
4. 反义词:
每况愈下: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例如:“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让人十分担忧。”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比如:“这个企业的经营状况江河日下,急需改革。”
6. 例句:
这位运动员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他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公司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我们要百尺竿头,争取创造更大的辉煌。
你在学业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希望你百尺竿头,不要松懈。
他在艺术领域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但依然追求百尺竿头的境界。
我们的团队不能满足于现状,要百尺竿头,追求卓越。
老师鼓励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百尺竿头,不断探索。
这家企业在行业内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却还在努力百尺竿头,拓展市场。
科学家们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有了新的重大发现。
他在写作上已经小有名气,但还是希望自己百尺竿头,写出更优秀的作品。
运动员们在获得冠军后,没有骄傲,而是百尺竿头,加强训练准备下一场比赛。
成语词典:百尺竿头
百发百中:射箭、打枪、打炮等每次都能打中目标。《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 后也用来形容料事有充分把握。中(zhòng)。
头头是道:明圆极居顶《续传灯录》卷二六:“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后用以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百花齐放: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由发展。
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焦头烂额:原指头部烧伤严重。后用以比喻处境或情态十分狼狈窘迫。
探头探脑:不断探头看,多形容鬼鬼祟祟地窥探:只见门外一个人~,东张西望。
劈头盖脸: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来势凶猛:瓢泼似的大雨~地浇下来。也说劈头盖脑、劈头盖顶。
独占鳌头:古称中状元。据说唐宋时皇宫石阶正中刻有大鳌,只有考中状元的人在朝见皇帝时才可以踏在鳌的头上。后来也比喻 占首位或获得第一名。鳌(áo):传说中海里的大鳖。
披头散发:形容头发长而散乱。
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
抱头鼠窜:形容慌张逃走的狼狈相。宋苏轼《拟侯公说项羽辞》:“夫陆贾天下之辩士,吾前日遣之,智穷辞屈,抱头鼠窜,颠狈而归,仅以身免。”
百花争艳: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街头巷尾:指大街小巷。
彻头彻尾:从头到尾,完完全全:~的谎言。
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孙子兵法·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百无聊赖:生活空虚,精神没有寄托。聊赖:依赖,凭借。
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计谋。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五:“譬如捉贼相似,须是着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 方:方法。计:计谋。
伸头缩颈: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态。
千奇百怪:形容事物奇异而多样。
垂头丧气:形容失望或受到挫折时情绪低沉的样子。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苏轼《杭州谢上表》:“凛然威光,近在咫尺。” 咫(zhǐ):古代长度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海纳百川: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浪子回头:浪子:二流子。不务正业的人改邪归正。
千锤百炼:比喻经过艰苦的斗争和长时期的锻炼。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立竿见影:把竹竿立在太阳光下,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收效迅速。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下:“立竿见影,呼谷传响。”
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
百折不挠:也说百折不回。形容意志坚强,屡受挫折而不屈服。汉蔡邕《太尉乔玄碑》:“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挠(náo):弯曲。
百家争鸣:指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百家”林立、互相争辩的现象。当时学术派别很多,著名的有儒、法、道、墨、名、阴阳、纵横、农、杂等家。他们著书立说,游说争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对当时思想、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深刻影响。
鱼肉百姓: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蓬头垢面:形容头发很乱,脸上很脏的样子。
百步穿杨:相传春秋时楚国的将领养由基,善于射箭,能射中一百步外杨柳树的叶子。后来就用“百步穿杨”形容枪法或箭法非常高明。参见〔百发百中〕
千头万绪:也说千端万绪。头绪很多。形容事物纷繁复杂。三国魏曹植《自试令》:“(王)机等吹毛求疵,千端万绪,然终无可言者。”
百尺竿头: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科头跣足:不戴帽子,不穿鞋袜,形容生活贫困或行为散漫不受拘束。
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空头支票:因票面金额超过存款余额或透支限额而不能生效的支票。
晕头转向:形容头脑昏乱,迷失方向:风浪很大,船把我摇晃得~。这道题真难,把我搞得~。
流芳百世:流:流传;芳:香,指好名声;百世:时间久远。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
茫无头绪:一点头绪也没有;事情摸不着边儿。
出人头地: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意思是自己应退让,使苏轼能超过自己。后用“出人头地”比喻超出一般人,在众人之上。
百炼成钢:比喻久经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百战不殆:形容在每次战斗中都取得胜利。殆(dài):危险。
罢黜百家: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蔫头耷脑:没精打采的样子。梁斌《红旗谱》二三:“李德才 顺原路走回来,严志和 还在那里蔫头耷脑地等着他。”《十月》1981年第5期:“就在 金连城 被他那严厉的爸爸数叨得蔫头耷脑、无言答对的时候,倒楣的 谷老头一步迈进小酒店。”
抛头露面:旧时指妇女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封建道德认为是丢脸的事)。现在指某人公开露面(多含贬义)。
大难临头:难:灾祸;临:来到。大祸落到头上。
千儿八百:一千左右。
百无一失:形容有充分把握,不会出错。
长命百岁:寿命很长,能活到一百岁。常用作祝福长寿之词。
身经百战:亲身参加过许多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
百年不遇:一百年也碰不到,形容很少见到或很少出现。
一呼百应:一声召唤,群起响应。形容威信高,响应者多。
摇头摆尾:形容得意或轻狂的样子。
点头哈腰:形容恭顺或过分客气。
出头之日:出头:摆脱困境等。指从困厄、冤屈、压抑的处境中摆脱出来的日子。
百无一用: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
三头六臂:《景德传灯录》卷一三:“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扑帝钟。” 后用来形容有特别大的本领。
国难当头: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拳头产品:指企业等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产品。
百年好合: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狗头军师:指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并 不高明的人(含贬义)。
十字街头:指纵横交叉、繁华热闹的街道。也借指人世间,现实社会。
傻头傻脑: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白头到老:白头:头发白。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有头无尾:只有开头,没有结尾,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倔头倔脑:形容说话、行动生硬的样子。
破绽百出:比喻说话做事漏洞非常多。
从头到尾:从开头到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百读不厌: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獐头鼠目:獐子的头小而尖,老鼠的眼睛小而圆。形容坏人面目丑陋,神情狡猾。《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得寸进尺:得到一寸就想 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
头破血流:头破了,血流出来了。多用来比喻惨败。
贼头贼脑:形容举动鬼鬼祟祟。
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现亦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
千疮百孔:见〖百孔千疮〗。
兜头盖脸:正对着头和脸:一盆水~全泼在他身上。也说兜头盖脑。
垂涎三尺:涎:口水。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