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奉公 kè jǐ fèng gōng
1. 拼音:kè jǐ fèng gōng。
2. 意思: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大家奉献。
3.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4. 近义词及意思
近义词:奉公守法。
意思:指奉行公事,遵守法令。都有以公事、集体利益为重,遵守相应规范的含义。
5. 反义词及意思
反义词:假公济私。
意思:指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私人的利益,与“克己奉公”截然相反。
6. 例句
这位老党员一生克己奉公,从未为自己谋取过私利。
他在工作中克己奉公,总是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作为一名干部,应该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那些克己奉公的科学家们,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奉献了一生。
他秉持着克己奉公的精神,在岗位上默默耕耘了几十年。
这位老师克己奉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辅导功课。
克己奉公的志愿者们活跃在各个需要帮助的地方。
他在政府部门工作,一直克己奉公,深受同事和群众的好评。
只有克己奉公的人,才能在关键岗位上担当重任。
公司需要更多克己奉公的员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
成语词典:克己奉公
先人后己: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舍己为人: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知己知彼:也说知彼知己。《孙子兵法·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意思是对敌我双方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后也用“知己知彼”泛指了解自己和对方。
开诚布公:以诚意相见,坦率无私地表示意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宋许月卿《次韵陈肇芳竽赠李相士》诗:“集思广益真宰相,开诚布公肝胆倾。”
攻无不克: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等因奉此:“等因”和“奉此”都是旧时公文用语,“等因”用来结束所引来文,“奉此”用来引起下文。“等因奉此”泛指文牍,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
阿谀奉承: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奉承:恭维,讨好。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
安分守己:指规矩、本分,不做违规、违纪、违法之事。分(fèn):本分。
克己奉公:克制、约束和严格要求自己,为集体的利益而努力。
克己复礼: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克勤克俭:既能勤劳,又能节俭。《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相生相克:我国古代关于五行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说法,如木能生火、火能克金等。见〖五行〗。
假公济私:假借公事的名义,取得私人的利益。
审己度人:审:审查;度:估量。先审查自己,再估量别人。
奉公守法:奉行公事,遵守法令。指以公事为重,不徇私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 平。”
公平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损人害己: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
愚公移山:传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下决心要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回答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凿去一点就少一点,终有一天要凿平的。”(见于《列子·汤问》)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克敌制胜:打败敌人,取得胜利。
自有公论: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先己后人:首先考虑自己,然后才顾及他人。常含贬义,指人比较自私。
舍己救人: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损人利己:使别人受到损失而使自己得到好处。
身不由己:由:听从。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奉若神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民奉其君…敬之如神明。” 指盲目崇拜对方,像迷信的人敬奉神一样。神明:泛指神。
花花公子:指富贵人家中不务正业,只知吃喝玩乐的子弟。
大公无私: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排除异己:排挤、清除和自己意见不同或不属于自己集团派系的人。
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固执己见: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叶公好龙:据说古代有个叶公,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到叶公家来,把头探进窗户。叶公一见,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见于汉代刘向《新序·杂事》)。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无可奉告:没有什么可以告诉对方的。
据为己有:占据为自己所有。
以己度人: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测别人(多指不好的想法)。度(duó)。
例行公事: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多借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
以柔克刚: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
公报私仇:借公事来报个人的仇。也说官报私仇。
各持己见: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不执行。
公正无私: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阴奉阳违: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嗣后不准再到秦淮河吃酒住夜,倘若阳奉阴违,定行参办不贷.”。
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权贵。亦作“名公钜卿”。
谬托知己:指假托为知心朋友。
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洁严明,多用来形容官员处理政务时秉持公正、廉洁的态度。
因公假私:借公务谋取私利。
万乘公相:乘:四匹马拉的车;万乘:指帝王。指辅佐帝王的公卿宰相。
虚己受人: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王公贵人:泛指达官贵人。
公门桃李:对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的尊称。《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廉洁奉公:不贪污腐化,一心为公。
尊己卑人:抬高自己,蔑视他人。形容自尊自大。
吝公惜驴:指过度吝啬,过度珍惜自己的物品。
桓公叹柳:一般以此典概叹,光阴迅速,生命易逝。
损人安己:损人利己。
急公好义:热心给大家办好事,肯帮助人。
所向克捷:军队所去之处,都能取得胜利。
殴公骂婆:殴:殴打。指泼妇殴打辱骂公婆。
信受奉行:信:信仰;奉:执行。接受教诲,虔敬奉行。比喻坚信不移,奉行不悖。
奖拔公心:奖:劝勉,夸奖;拔:选拔,提升。奖励和提拔出于公心。
王公大人: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逞己失众:逞:放任。指由着性子胡来会失去众人的支持。
事不关己: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
奉为圭臬:把某些言 论或事物奉为准则。圭(guī):测日影的器具。臬(niè):射箭的靶子。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
城北徐公: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坐无车公:比喻宴时没有嘉宾。
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严于律己: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奉令唯谨:指遵守命令,不敢稍有违背。
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明公正道: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矜己自饰:矜:夸耀;自饰:自己颂扬。夸耀称赞自己。
获隽公车:汉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的人。“获隽公车”为会试得中的意思。
废私立公:指去私为公。
公之于众: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诸善奉行:诸善:各种好事。佛教语,劝人多行善事。
人己一视:待别人象待自己一样。比喻待人没有私心。
平步公卿:指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很高的官位。
瞒心昧己:昧:欺瞒。违背良心干坏事。
克伐怨欲: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