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正词严

义正词严 yì zhèng cí yán

1. 拼音:yì zhèng cí yán。

2. 意思:道理正当公允,措辞严肃。也作“义正辞严”。

3. 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

4. 近义词及意思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强调因有理而有气势。

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停。(有时略带贬义,但在强调说话有气势、理由足方面与义正词严有相似之处)

辞严义正:同“义正词严”,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5. 反义词及意思

理屈词穷: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与义正词严的有理有气势相反。

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却硬说有理。

张口结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6. 例句

他在会议上义正词严地驳斥了对方的错误观点。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义正词严地拒绝了。

老师义正词严地批评了那些考试作弊的同学。

外交官在国际会议上义正词严地捍卫本国的主权。

他义正词严地向违法者宣告法律的严肃性。

这位发言人义正词严地回应了外界的不实指责。

检察官在法庭上义正词严地指控犯罪嫌疑人的罪行。

老人义正词严地谴责了那些破坏公共环境的人。

她义正词严地要求对方为其不当言论道歉。

领导义正词严地强调了纪律的重要性,不容违反。

成语词典:义正词严

恩断义绝ēn duàn yì jué:感情破裂,情义断绝。多指夫妻离异。

义无反顾yì wú fǎn gù: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义不容辞yì bù róng cí: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

忘恩负义wàng ēn fù yì: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拨乱反正bō luàn fǎn zhèng:《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汉书·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 指治理混乱的局面,恢复正常的秩序。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左传 隐公 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同谋弑桓公,后来石碏杀掉石厚,《左传》称赞石碏的行动为“大义灭亲”。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对为非作恶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制 裁。

严阵以待yán zhèn yǐ dài:整饬阵容,做好战斗准备,以迎击来犯之敌。

一本正经yī běn zhèng jīng: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严严实实yán yán shí shí:形容非常严密整齐。

风华正茂fēng huá zhèng mào:风采和才 华正在美好的时候。

正儿八经zhèng er bā jīng:很正经;严肃认真:他是个~的庄稼人。咱们~地请他来吃顿饭。

陈词滥调chén cí làn diào:陈旧、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

深明大义shēn míng dà yì:指识大体,顾大局。

词不达意cí bù dá yì:(说话、写文章)语句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

义正词严yì zhèng cí yán:道理正当,措辞严肃。也作义正辞严。

大义凛然dà yì lǐn rán:坚持正义,不 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严峻不可侵犯的态度。凛(lǐn)。

仗义执言zhàng yì zhí yán: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严惩不贷yán chéng bù dài:严厉惩罚,绝不宽恕:对顽抗到底的犯罪分子,一定要~。贷(dài):饶恕。

见义勇为jiàn yì yǒng wéi:看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天经地义tiān jīng dì yì:《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后用“天经地义”指正确的、不可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不容怀疑。经、义:道理。

仁至义尽rén zhì yì jìn:《礼记·郊特牲》:“仁之至,义之尽也。” 原指以极大的努力竭尽仁义之道。现指对人的劝告、争取或帮助已尽了最大的努力。至、尽:到底的意思。

微言大义wēi yán dà yì:《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后用“微言大义”指精微的语言里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微:精深,精微。

开宗明义kāi zōng míng yì:原为《孝经》第一章名。后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主要的意思。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义。

大放厥词dà fàng jué cí:原意指写出很 多优美的文字。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词。” 现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厥(jué):其。

仗义疏财zhàng yì shū cái:为了正义或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疏:分散。

支吾其词zhī wú qí cí:支吾:说话含混躲闪。指用含混的话搪塞应付,以掩盖真实情况。

名正言顺míng zhèng yán shùn:《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意思是,名分不正,讲起话来就不顺当、不合理;说话不顺当、不合理,事情就办不成。后以“名正言顺”泛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改邪归正gǎi xié guī zhèng:离开邪路,回到正路上来。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毫无疑义háo wú yí yì:疑义:可疑的道理。一点也没有可以使人怀疑的地方。

强词夺理qiǎng cí duó lǐ: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舍生取义shě shēng qǔ yì:《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后用“舍生取义”表示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

振振有词zhèn zhèn yǒu cí: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也作振振有辞。

理屈词穷lǐ qū cí qióng:(在争论中)理由站不住脚,被驳得没话可说。

正大光明zhèng dà guāng míng:行为正派,襟怀坦白。

夸大其词kuā dà qí cí:说话或写文章不切实际,扩大了事实。也作夸大其辞。

言归正传yán guī zhèng zhuàn:说话或写文章回到正题上来(评话和旧小说中常用的套语)。

不义之财bù yì zhī cái: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正人君子zhèng rén jūn zǐ:指品行端正、遵守道德的人。也用于讽刺伪善的人。

字正腔圆zì zhèng qiāng yuán:(说或唱)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他的念白、唱腔都~,表演得声情并茂。

堂堂正正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形容光明正大:做一个~的男子汉。

戒备森严jiè bèi sēn yán:戒:警戒;备:防备。警戒防备极严密。

见利忘义jiàn lì wàng yì:看见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而去干。《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背信弃义bèi xìn qì yì:不守信用,不讲道义。

各执一词gè zhí yī cí: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相持不下。

光明正大guāng míng zhèng dà:原指明白不偏邪。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形容一个人做事、为人没有私心,公正无私。

明媒正娶míng méi zhèng qǔ:旧时指有媒人说合,按传统结婚仪式迎娶的婚姻。

端端正正duān duān zhèng zhèng:①形容姿势挺直,不歪斜。②形容物体不歪斜、摆放整齐。③形容人行为正派、规矩。

不仁不义bù rén bù yì: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

本位主义běn wèi zhǔ yì:一种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不顾大局和整体利益。

正言厉色zhèng yán lì sè:正:严正;言:言辞;厉:严厉;色: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多情多义duō qíng duō yì:指重情谊。

情深义重qíng shēn yì zhòng:情感深厚,义重如山。指情感和义气都很深厚,常用来形容朋友、亲人之间的关系。

正气凛然zhèng qì lǐn rán: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义薄云天yì bó yún tiān: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义结金兰yì jié jīn lán: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大仁大义dà rén dà yì: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就地正法jiù dì zhèng fǎ:正法:执行死刑。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赏罚严明shǎng fá yán míng: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处理清楚明白。

仁义道德rén yì dào dé: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闪烁其词shǎn shuò qí cí: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

歪打正着wāi dǎ zhèng zháo:比喻方法本来不恰当,路子本来不对,却侥幸地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一面之词yī miàn zhī cí:争执双方的一方所说的话。

无情无义wú qíng wú yì: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父严子孝fù yán zǐ xiào: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念念有词niàn niàn yǒu cí:旧时迷信的人小声念咒语或说祈祷的话。

义愤填膺yì fèn tián yīng:胸中充满义愤。膺:胸。

顾名思义gù míng sī yì:从事物的名称联想到它的 含义。《三国志·魏书·王昶传》记载,王昶给他的子侄等起名字都用谦实等词,并写信给他们说:“ 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正襟危坐zhèng jīn wēi zuò: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史记·日者列传》:“猎缨正襟危坐。” 危:高耸,引申为端正。

断章取义duàn zhāng qǔ yì:不顾文章 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公正无私gōng zhèng wú sī: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明正典刑míng zhèng diǎn xíng:指依法公开处置。宋吕颐浩《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当明正典刑;如委实抱病,伏望天慈,放臣闲退。”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执行法律。

渐仁摩义jiān rén mó yì:渐:浸渍;摩:磨砺。用仁惠浸润人们,用节义砥砺人们。形容用道德教育百姓。

义不旋踵yì bù xuán zhǒng:旋踵:旋转脚跟。在道义上只能奋勇向前,不能退缩。

公正廉明gōng zhèng lián míng:公平正直,廉洁严明,多用来形容官员处理政务时秉持公正、廉洁的态度。

清正廉洁qīng zhèng lián jié:指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无私。

道义之交dào yì zhī jiāo: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执正持平zhí zhèng chí píng:执:执行;持:坚持。坚持公平合理,不偏不向。

冗词赘句rǒng cí zhuì jù:冗:繁杂;赘:多余无用的。指诗文中多余无用的话。

深文大义shēn wén dà yì:指深奥的大道理。

动必缘义dòng bì yuán yì:行动必定遵循公正合理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