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至义尽 rén zhì yì jìn
1. 拼音:rén zhì yì jìn。
2. 意思: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3. 出处:《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意思是年终祭祀,是尽了仁义之道。
4. 近义词及意思
近义词:情至意尽。
意思:指对人的情谊已经到极点。与“仁至义尽”一样,都表达了一种程度上的极致,只不过“仁至义尽”侧重于仁义方面,“情至意尽”侧重于情感方面。
5. 反义词及意思
反义词:惨无人道。
意思:意思是残酷狠毒到极点,如同没有一点人性。和“仁至义尽”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充满仁义,一个是毫无人道。
6. 例句
他对朋友已经仁至义尽了,可朋友还是不知悔改。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往往是仁至义尽,只希望他们能走上正途。
老师为了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已经仁至义尽,该用的方法都用了。
救援人员在灾难现场仁至义尽,尽最大努力挽救每一个生命。
他对自己的对手仁至义尽,没有使用任何不正当的手段。
慈善机构对那些贫困的人们仁至义尽,提供了各种生活物资。
公司对离职员工仁至义尽,按照规定发放了足额的补偿。
房东对拖欠房租的租客仁至义尽,多次提醒后才决定采取措施。
医生对绝症患者仁至义尽,即使无法治愈也尽量减轻他们的痛苦。
他在这段合作关系中仁至义尽,对方却背信弃义,让他很是失望。
成语词典:仁至义尽
自始至终:从开始到结束:大会~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
恩断义绝:感情破裂,情义断绝。多指夫妻离异。
义无反顾: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义不容辞: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
忘恩负义: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大义灭亲:《左传 隐公 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同谋弑桓公,后来石碏杀掉石厚,《左传》称赞石碏的行动为“大义灭亲”。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对为非作恶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制 裁。
同归于尽:一同毁灭。尽:完结,灭亡。
绞尽脑汁:费尽心思。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顾客~,应接不暇。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蜂拥而至: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此文把反动派的嘴脸刻画得~。
深明大义:指识大体,顾大局。
当仁不让:遇到该做的事情,主动去做,不推辞。《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仁:仁义,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关怀备至:关心得无微不至。
义正词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也作义正辞严。
至高无上: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淮南子·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 汉许慎《说文解字·一部》:“天,颠也。至高无上。”
大义凛然:坚持正义,不 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严峻不可侵犯的态度。凛(lǐn)。
仗义执言: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至理名言: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尽善尽美: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历尽沧桑:历: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指变化很大。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
仁人志士:仁爱而有节操的人。
至善至美: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见义勇为:看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天经地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后用“天经地义”指正确的、不可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不容怀疑。经、义:道理。
为富不仁:要聚敛财富便不会讲仁慈。指剥削者唯利是图,心狠手毒。《孟子·滕文公上》:“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为富:想发财致富。不仁:没有好心肠。
仁至义尽:《礼记·郊特牲》:“仁之至,义之尽也。” 原指以极大的努力竭尽仁义之道。现指对人的劝告、争取或帮助已尽了最大的努力。至、尽:到底的意思。
麻木不仁:肢体麻痹,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微言大义:《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后用“微言大义”指精微的语言里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微:精深,精微。
开宗明义:原为《孝经》第一章名。后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主要的意思。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义。
机关算尽: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比喻用尽心思。
仗义疏财:为了正义或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疏:分散。
推崇备至:推崇:推重,敬佩。极其推重和敬佩。
毫无疑义:疑义:可疑的道理。一点也没有可以使人怀疑的地方。
除恶务尽:消除坏人坏事,务必干净、彻底。《左传·哀公元年》:“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后用“舍生取义”表示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
精诚所至: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
一网打尽:比喻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一个也不漏。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四:“刘待制元瑜既弹苏舜钦,而连坐者甚众,同时俊彦为之一空。刘见宰相曰:‘聊为相公一网打尽。’”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也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穷:尽。
不尽人意:指某件事物的结果不完全符合人的意愿,有让人不满意的地方。
如获至宝:好像得到了最好的宝贝。形容对于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不义之财: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斩尽杀绝:全部杀光。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前功尽弃:以前经过努力得到的成绩完全白费。《史记·周本纪》:“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弃:丢掉。
尽如人意:完全符合心意(多用于否定式):难以~。不能~。
费尽心机:挖空心思,用尽计谋。
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妇人之仁: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宾至如归:客人到此,有在家之感。形容接待客人热情周到。《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
见利忘义:看见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而去干。《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原意是说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事业。
从古至今:从古代一直到现在,强调时间跨度大,涵盖了过去到当下的整个历程。
背信弃义:不守信用,不讲道义。
丧尽天良:丧:丧失;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恶毒到了极点。
苦尽甘来:比喻艰苦的境况过去,美好的境况到来。也说苦尽甜来。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周到、细致。
不仁不义: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
感激不尽: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
本位主义:一种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不顾大局和整体利益。
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多情多义:指重情谊。
情深义重:情感深厚,义重如山。指情感和义气都很深厚,常用来形容朋友、亲人之间的关系。
义薄云天: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义结金兰: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江郎才尽:南朝江淹年少时以文才著称,晚年诗文无佳句,人们说他才尽了。后来用“江郎才尽”比喻才思枯竭。
大仁大义: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仁心仁术:心地仁慈,医术高明。
弹尽粮绝:弹药用光,粮食吃完,形容作战的必需品消耗完又得不到补给,处境十分困难。
物尽其用:尽量发挥出各种东西的效用。指不浪费一点东西。
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也说实至名随。
至亲好友:关系至深的亲戚,感情最好的朋友。
无穷无尽: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仁义道德: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至死不渝:至:到;渝:改变。到死都不改变。
人尽其才: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淮南子·兵略训》:“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
情至意尽:指对人的情谊已经到极点。
群贤毕至:指众多贤能的人都聚集在一起。用于形容人才汇聚的盛大场面。
无情无义: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尽态极妍:尽:极好;态:仪态;妍:美丽。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