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 wàng ēn fù yì
1. 拼音:wàng ēn fù yì
2. 意思: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3. 出处:《魏书·萧宝夤传》:“背恩忘义,枭獍其心。”
4. 近义词及意思:
恩将仇报(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情。指忘恩负义。和忘恩负义意思相近,都强调以恶报善)
背信弃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与忘恩负义类似,有辜负他人信任、恩情之意)
5. 反义词及意思:
感恩戴德(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和忘恩负义相反,体现出对恩情的铭记与感激)
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与忘恩负义形成鲜明对比,强调铭记恩情源头)
6. 例句:
他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别人对他的帮助他全不放在心上。
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受到了大家的唾弃。
你不能忘恩负义,当初是他帮你度过了难关。
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竟然背叛了一直支持他的朋友。
忘恩负义之人,最终会失去所有人的信任。
他对自己的恩师做出这样的事,真是忘恩负义。
不要和忘恩负义的人交朋友,他们不值得你付出。
她在发达之后就抛弃了曾经帮助过她的人,实在是忘恩负义。
历史上有许多忘恩负义之徒,他们的结局往往都不好。
他的忘恩负义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感到无比心寒。
成语词典:忘恩负义
念念不忘:牢记在心,时刻不忘:他所~的是祖国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
恩断义绝:感情破裂,情义断绝。多指夫妻离异。
恩将仇报:以坏的行为加 害对自己曾经有恩的人。
义无反顾: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负荆请罪:《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 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后用“负荆请罪”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 方责罚。
负隅顽抗:也作负嵎顽抗。依靠险要的地方顽固对抗:尽管敌人~,最终还是被我军全部歼灭。隅、嵎(yú):山势弯曲险要的地方。
义不容辞: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
忘恩负义: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大义灭亲:《左传 隐公 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同谋弑桓公,后来石碏杀掉石厚,《左传》称赞石碏的行动为“大义灭亲”。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对为非作恶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制 裁。
废寝忘食:也说废寝忘 餐。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非常勤奋专心。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 寝,昃晷忘餐。”
流连忘返: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深明大义:指识大体,顾大局。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穀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释:放下。重负:重担。
发愤忘食:下决心努力学 习和工作,连吃饭也忘记了。形容勤奋和专心。《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 至。”
义正词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也作义正辞严。
大义凛然:坚持正义,不 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严峻不可侵犯的态度。凛(lǐn)。
仗义执言: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负屈衔冤: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见义勇为:看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天经地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后用“天经地义”指正确的、不可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不容怀疑。经、义:道理。
仁至义尽:《礼记·郊特牲》:“仁之至,义之尽也。” 原指以极大的努力竭尽仁义之道。现指对人的劝告、争取或帮助已尽了最大的努力。至、尽:到底的意思。
微言大义:《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后用“微言大义”指精微的语言里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微:精深,精微。
开宗明义:原为《孝经》第一章名。后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主要的意思。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义。
仗义疏财:为了正义或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疏:分散。
久负盛名: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毫无疑义:疑义:可疑的道理。一点也没有可以使人怀疑的地方。
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后用“舍生取义”表示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
感恩戴德:感激别人的恩德(现多含讽刺意)。
不分胜负:分不出谁胜谁负。形容竞赛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一决胜负:进行最后的较量以决定高下。
恩怨分明: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不义之财: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得意忘形: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
见利忘义:看见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而去干。《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没齿难忘:没齿:终身。一辈子也忘不了。
背信弃义:不守信用,不讲道义。
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知恩报恩: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
永世难忘:指一辈子也难以忘怀,形容印象深刻,记忆长久。
恩同再造:恩德极大如同 使人再生。《宋书·王僧达传》:“再造之恩,不可妄属。” 再造:再生。
忍辱负重:忍受屈辱来承担重任。《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不仁不义: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
本位主义:一种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不顾大局和整体利益。
多情多义:指重情谊。
情深义重:情感深厚,义重如山。指情感和义气都很深厚,常用来形容朋友、亲人之间的关系。
义薄云天: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小恩小惠:为了笼络人而给人的一点好处(含贬义)。
大恩大德: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义结金兰: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大仁大义: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知遇之恩: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
不负众望: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仁义道德: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无情无义: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负债累累:形容负债甚多。
再造之恩:再造:再生。象救了自己性命那样大的恩德。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义愤。膺:胸。
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也说忘其所以。
顾名思义:从事物的名称联想到它的 含义。《三国志·魏书·王昶传》记载,王昶给他的子侄等起名字都用谦实等词,并写信给他们说:“ 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断章取义:不顾文章 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渐仁摩义:渐:浸渍;摩:磨砺。用仁惠浸润人们,用节义砥砺人们。形容用道德教育百姓。
义不旋踵:旋踵:旋转脚跟。在道义上只能奋勇向前,不能退缩。
眷眷不忘:眷眷:爱恋。眷恋不已,难以忘怀。
得新忘旧:得到新的,遗忘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道义之交: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恩深法弛:弛:废弛。因恩情深厚而不执行法纪,使犯罪的人逃脱应受到的惩罚。
恩重丘山: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深文大义:指深奥的大道理。
卖弄国恩:旧指官僚恃恩弄权。
动必缘义:行动必定遵循公正合理的原则。
负薪之病:负薪:指有病。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恩逾慈母: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数典忘祖:《左传·昭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责问晋国为什么不贡献器物。籍回答说,晋国没有受到过周王室的赏赐。景王历举晋国受赏的事实,责备他“数典而忘其祖。”后用“数典忘祖”比喻忘本或对本国历史的无知。数:数说。典:历史上的事迹、典章制度。
重财轻义:指看重财利而轻视道义。
急公好义:热心给大家办好事,肯帮助人。
义不得辞:义:道义;得:得到;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夫负妻戴:指夫妻远徙避世,不慕荣利。
乡利倍义: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我负子戴:指夫妻同安于贫贱。详“我黼子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