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屈衔冤 fù qū xián yuān
1. 拼音:fù qū xián yuān。
2. 意思: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遭受冤屈,得不到昭雪。强调一个人被冤枉后的一种心理和处境状态。
3.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白,负屈衔冤。”
4. 近义词及意思
含冤负屈:遭受委曲,忍受冤枉。和“负屈衔冤”意思相近,都表达遭受不公正对待而内心委屈冤枉的意思。
沉冤莫白:长期得不到申雪的冤屈。与“负屈衔冤”类似,重点在冤屈难以得到洗刷,体现出一种冤屈的沉重感。
5. 反义词及意思
平冤昭雪:洗清冤枉。与“负屈衔冤”完全相反,一个是遭受冤屈,一个是洗清冤屈。
沉冤得雪:长久得不到昭雪的冤屈得到洗刷。体现出冤屈得到解决的状态,和“负屈衔冤”所表达的含冤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6. 例句
他被人诬陷,负屈衔冤,却无处申诉。
窦娥负屈衔冤而死,她的故事令人悲愤。
许多无辜的人在古代的冤案中负屈衔冤,含恨终生。
这位忠臣被奸臣陷害,负屈衔冤,却依旧坚守正义。
她在那场官司中负屈衔冤,财产也被无理剥夺。
小说中的主角被冤枉入狱,负屈衔冤,一直在寻找真相。
他被错认为小偷,负屈衔冤,周围人的目光让他倍感痛苦。
历史上有很多人因为政治斗争而负屈衔冤,他们的遭遇令人同情。
她在公司被同事冤枉,负屈衔冤,最终选择了辞职。
那名嫌疑人负屈衔冤,一直强调自己是被冤枉的。
成语词典:负屈衔冤
首屈一指:屈指计数总是先屈大拇指,因以“首屈一指”表示位居第一:他在班上,品德学业,~。
负荆请罪:《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 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后用“负荆请罪”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 方责罚。
负隅顽抗:也作负嵎顽抗。依靠险要的地方顽固对抗:尽管敌人~,最终还是被我军全部歼灭。隅、嵎(yú):山势弯曲险要的地方。
忘恩负义: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誓死不屈:立誓宁死也不屈服。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穀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释:放下。重负:重担。
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卑躬屈膝:也说卑躬屈节。形容低声下气,奉承讨好的样子。卑躬:弯腰。屈膝:下跪。
负屈衔冤: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屈打成招:清白无罪的人冤枉受刑,被迫招认。
能屈能伸:能弯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的时候能忍耐,在得志的时候能施展才干、抱负。
久负盛名: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理屈词穷:(在争论中)理由站不住脚,被驳得没话可说。
宁死不屈:宁可死去,也不屈服。
不分胜负:分不出谁胜谁负。形容竞赛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一决胜负:进行最后的较量以决定高下。
冤家路窄: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容易相逢,无可回避。
忍辱负重:忍受屈辱来承担重任。《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威武不屈: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不负众望: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欢喜冤家:表示又爱又恨的意思。小说戏曲中多用作对情人或儿女的亲热称呼。
不白之冤:指无法辩白或难以洗雪的冤枉:蒙受~。
负债累累:形容负债甚多。
刚毅不屈:刚强坚毅,不肯屈服。
衔尾相随:后面一匹马的嚼子和前面一匹马的尾巴相接。形容马一匹跟着一匹成单行前进。《汉书·匈奴传》:“如遇险阻,衔尾相随。”
冤家对头:指仇人,仇敌。
冤冤相报:冤:冤仇;报:报复,报应。佛家语,认为冤仇总会有报应。
负薪之病:负薪:指有病。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铮铮不屈: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性格刚强的人。
夫负妻戴:指夫妻远徙避世,不慕荣利。
我负子戴:指夫妻同安于贫贱。详“我黼子佩”。
坚贞不屈:坚守节操,不向恶势力屈服。
负材矜地:指以其才能、出身而自负骄矜。
屈身辱志:形容精神和肉体都受到损害。
沉冤昭雪:沉积很久的冤情得到洗刷。
负鼎之愿:希图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
降颜屈体:犹言卑躬屈膝。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枯鱼衔索:衔:含;索:绳子。穿在绳上的干鱼。形容事物存在的日子已经不多。
负乘斯夺:指才德不称其职会招致祸患。
沉冤莫白: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白:无法辩白,不能弄清。长期得不到申雪的冤屈。
不堪重负:承受不了繁重的负荷,不能担当重任,指在经济上或别的方面无法承受。
孤恩负德:指忘恩负义。
衔石填海:比喻为实现既定目标,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
夙世冤家:前世的仇人。形容积怨极深。
负薪投璧:指 汉武帝 率群臣背柴草、沉玉璧以塞 黄河 瓠子 决口事。见《史记·河渠书》。
诡衔窃辔:诡衔:吐出马嚼;窃辔:摆脱笼头。马吐出嚼子,咬断缰绳。比喻不受束缚。
矜能负才:矜:自夸。自以为才华横溢,能力超群。
名负其实:出自汉·曹操《与王修书》,指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符,是名副其实的反义词。
屈指而数:形容数量很少。
判冤决狱:判:评判;决:判决;狱:案件。评判冤案,判决官司。
洗雪逋负:洗雪:队掉;逋负:旧欠,引伸为旧恨。报仇雪恨,以偿夙愿。
负弩前驱:背着弓箭走在 前头开道,表示尊敬。《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 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
冤天屈地:形容非常冤枉委屈。
矜功负气:矜:自恃。自以为有功而赌气。
卷甲衔枚:指行军时轻装疾进,保持肃静,以利奇袭。
屈膝求和:下跪降服,请求和解。形容以奴颜婢膝的丑态,向强者献媚求和。
蚊力负山:比喻力虽小却身负重任。
挟冤记仇:把冤仇记在心上。
屈一伸万:伸:展开。能屈服于一人,才能凌驾于万人之上。比喻心胸宽广,能屈能伸。
龙伸蠖屈:形容笔势飞动,书法高超。
披裘负薪: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
负薪之议:地位低微的人的言论。
负气含灵:指有生气和灵性的人。
委委屈屈: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十分难过。
深负重望:辜负大家的期望。
违恩负义:违逆自己的恩人,有负其往日情义,使之受到伤害。
衔哀致诚:衔:含着。胸怀哀痛之情,致真诚之意。
宁折不屈: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
计斗负才:比喻才高。
屈艳班香: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辞》、汉赋那样词藻艳丽,情味浓郁。称赞诗文优美。
屈尊就卑:原指降低尊贵的身份以就低下的礼仪。现用来形容委屈自己去屈就比自己低下的职位或人。
风流冤孽:男女风情事而造成的冤仇罪孽。
活天冤枉:形容冤枉之极。
覆盘之冤:形容无处申诉的冤枉。
钳马衔枚:钳马:用器具夹住马口,不使鸣叫;衔枚:形如箸,两端有带,可系于颈上。形容古代急行军时听不到马的嘶叫和人的说话声。
抱屈含冤:抱屈:受委屈。形容人遭受冤屈。
龙蛰蠖屈:比喻隐居不仕。
义不屈节:节:节操。为了追求正义,决不失去节操。
负薪之疾: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蛙蟆胜负:青蛙与蛤蟆斗争的胜负。比喻不足介意的荣哀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