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忘食 fā fèn wàng shí
1. 拼音:fā fèn wàng shí。
2. 意思: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3. 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 近义词及意思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和发愤忘食都表达因专注于某事而忽略饮食的意思。
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强调不间断地持续进行。
5. 反义词及意思
得过且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进取心,与发愤忘食的勤奋进取相反。
游手好闲: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突出懒散的状态,和勤奋努力的发愤忘食对比鲜明。
6. 例句
他为了准备考试,发愤忘食,每天都学习到深夜。
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发愤忘食地进行研究,希望能取得新的突破。
这位作家在创作新书期间,发愤忘食,几乎忘记了外界的一切。
他为了能在比赛中获奖,发愤忘食地练习,技术进步很快。
工匠们发愤忘食地雕琢作品,力求让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瑕。
许多学生在高考冲刺阶段发愤忘食,为自己的未来拼搏。
她为了能在舞蹈比赛中脱颖而出,发愤忘食地训练,累了也不停歇。
考古学家们发愤忘食地挖掘整理文物,对工作充满热情。
他在学习新的编程语言时发愤忘食,一心只想掌握这门技术。
艺术家发愤忘食地投入到绘画创作中,常常忘记了吃饭的时间。
成语词典:发愤忘食
百发百中:射箭、打枪、打炮等每次都能打中目标。《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 后也用来形容料事有充分把握。中(zhòng)。
念念不忘:牢记在心,时刻不忘:他所~的是祖国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
弱肉强食:原指动物中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品。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弱之肉,强之食。” 后比喻弱者被强者吞并。
千钧一发:也说一发千钧。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丝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唐韩愈《与孟尚书书》:“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钧:古时三十斤为一钧。
披头散发:形容头发长而散乱。
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愤世嫉俗:指对黑暗的 社会现实和不良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嫉:憎恨。
忘恩负义: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愤愤不平: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废寝忘食:也说废寝忘 餐。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非常勤奋专心。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 寝,昃晷忘餐。”
白发苍苍:苍苍:灰白色。头发灰白。形容人的苍老。
流连忘返: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容光焕发:脸上的光彩四射。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钟鸣鼎食: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唐王勃《滕王阁序》:“阎闾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鼎:古代炊具。
先发制人:《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原指战争中的双方先发动的能制人,后发动的就受制于人。后泛指先下手为强。
发愤忘食:下决心努力学 习和工作,连吃饭也忘记了。形容勤奋和专心。《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 至。”
发人深省:也作发人深醒。启发人们作深刻的思考,引起醒悟。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省(xǐng):思考,检查。
奋发有为: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振聋发聩:响声很大,使聋人都能听见。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梁昭明太子与湘东王书云:‘…未闻吟咏性情,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喻指言论、文章有使人醒悟、启发愚蒙的作用。聩(kuì)。
擢发难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范睢问须贾有多少罪,须贾回答:“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后用“擢发难数”比喻罪行极多,难以数清。擢发:拔下头发。
发扬光大:使事业或优良 作风、传统等在原来基础上发展、扩大或提高。
自食其力:依赖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
雄姿英发:姿容威武雄壮。
后发制人:指先让一步,等对方动手暴露了弱点,再加以反击,制服对方。制:制服,控制。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政务忙碌。《旧唐书·刘传》:“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 宵:夜晚。旰(gàn):晚。
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因噎废食:因为吃东西噎住,索性就什么也不吃了。比喻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把应该做的事情停下来不干了。《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发号施令:发命令,下指 示。《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结发夫妻:指男女成年后第一次结婚的原配夫妻。汉苏武《诗四首》之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结发:束发,指初成年。
箭不虚发:箭射得准,每发必中。常用来形容射箭技术高超,也可引申为做事有充分的把握,成功率高。
矢无虚发:形容射箭本领极高,每支箭都能射中目标,不浪费一支箭。也可引申为做事精准有效,每次行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霆:响雷。
得意忘形: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
弹无虚发:子弹射出去每颗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一件事成一件事,没有落空的。
人神共愤: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
一言不发:一句话也不说。
生根发芽:种子发芽长出根来,比喻事物建立起牢固的基础并得到发展。
饮食男女:泛指人的本性。
见利忘义:看见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而去干。《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锦衣玉食:华美的衣服,珍贵的食品。形容奢侈豪华的生活。
丰衣足食:足:够。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没齿难忘:没齿:终身。一辈子也忘不了。
大发慈悲: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东窗事发:传说宋代秦桧曾与妻子在自己家的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后来秦桧得病而死。他妻子请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见秦桧在阴间身戴铁枷受苦,秦桧对他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见于元刘一清《钱塘遗事·二·东窗事发》)后来用“东窗事发”指罪行、阴谋败露。也说东窗事犯。
永世难忘:指一辈子也难以忘怀,形容印象深刻,记忆长久。
自食其果:比喻自己做了坏事,自己遭受到损害或惩罚。
衣食住行:穿衣、吃饭、居住、行路,指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借题发挥:借谈论另一个题目来表达自己真正的意思。
心细如发:极言小心谨慎,考虑周密。亦作“心细于发”。
饥不择食:饿极了的时候,就不挑拣食物了。比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选择。
身体发肤: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
发愤图强: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精神焕发:情绪饱满振奋。
升官发财:指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从轻发落:发落:处分,处置。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
自食其言:不守信用,说了话不算数。
蓬勃发展:繁荣旺盛地发展。指事物发展得非常好,呈现出积极向上、快速发展的态势。
旧病复发:原来的病又犯了。
一触即发:原指箭在弦上,张弓待发。比喻事态发展到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会立即爆发。
整装待发:整理收拾好行装,等待出发。
食古不化:指学了古代的文化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跟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义愤。膺:胸。
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也说忘其所以。
眷眷不忘:眷眷:爱恋。眷恋不已,难以忘怀。
鳌愤龙愁: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食不下咽: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食不累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得新忘旧:得到新的,遗忘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晚食当肉:饿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样。后泛指不热衷名利。
枯木发荣:枯萎的树木恢复生机。比喻衰亡的事物重获新生。
奋发图强: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衣租食税:租、税:田赋和各种税款的总称。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
狂饮暴食:大吃大喝。
解衣推食:把衣服脱给别人穿,把食物让给别人吃。形容对别人生活极为关怀。《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蓄势待发:蓄:积聚,储存。积蓄势力或能量等待发作。黄蓓佳《没有名字的身体》:“我哥哥无意中提到了当时蓄势待发的海湾战争时,郭卫星忽然地来了劲儿,开始掉他的书袋子。”
鹤发鸡皮:鹤发:白发;鸡皮:形容皮肤有皱纹。皮肤发皱,头发苍白。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