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号施令 fā hào shī lìng
1. 拼音:fā hào shī lìng
2. 意思:发布命令,下达指示。
3. 出处:《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4. 近义词及意思
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侧重于通过神态来指挥别人。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含有指挥别人做事的意思,略带贬义。
5. 反义词及意思
俯首听命:听:服从,顺从;命:命令。形容人驯顺的样子,即乖乖地听从命令,和主动发布命令相反。
唯命是从: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强调完全听从别人的命令。
6. 例句
作为团队的领导,他习惯发号施令,指挥大家完成任务。
将军站在城楼上发号施令,士兵们立刻按照指示行动起来。
他在公司里总是发号施令,让同事们按照他的想法做事。
这位指挥官镇定自若地发号施令,带领军队取得了胜利。
班主任在教室里发号施令,安排大扫除的各项任务。
教练在场边发号施令,调整运动员们的战术。
导演在拍摄现场发号施令,让演员们按照他的要求表演。
交通警察在十字路口发号施令,指挥着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
老板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各个部门都忙碌起来。
活动组织者在现场发号施令,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成语词典:发号施令
百发百中:射箭、打枪、打炮等每次都能打中目标。《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 后也用来形容料事有充分把握。中(zhòng)。
千钧一发:也说一发千钧。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丝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唐韩愈《与孟尚书书》:“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钧:古时三十斤为一钧。
披头散发:形容头发长而散乱。
因材施教: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狂风怒号: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号啕大哭: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白发苍苍:苍苍:灰白色。头发灰白。形容人的苍老。
令人神往:令:使,让;神往:心神向往。使人非常向往。
容光焕发:脸上的光彩四射。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倒行逆施:《史记 伍 子胥列传》记载,春秋时伍子胥为父报仇,领吴兵攻打楚国,挖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申包胥责 备他,子胥回答说:“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指做事违背常理。
东施效颦: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姿态很美,也学她的样子,却丑得可怕(见于《庄子·天运》)。后人把这个丑女人称作东施。“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先发制人:《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原指战争中的双方先发动的能制人,后发动的就受制于人。后泛指先下手为强。
发愤忘食:下决心努力学 习和工作,连吃饭也忘记了。形容勤奋和专心。《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 至。”
发人深省:也作发人深醒。启发人们作深刻的思考,引起醒悟。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省(xǐng):思考,检查。
奋发有为: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振聋发聩:响声很大,使聋人都能听见。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梁昭明太子与湘东王书云:‘…未闻吟咏性情,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喻指言论、文章有使人醒悟、启发愚蒙的作用。聩(kuì)。
擢发难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范睢问须贾有多少罪,须贾回答:“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后用“擢发难数”比喻罪行极多,难以数清。擢发:拔下头发。
发扬光大:使事业或优良 作风、传统等在原来基础上发展、扩大或提高。
雄姿英发:姿容威武雄壮。
后发制人:指先让一步,等对方动手暴露了弱点,再加以反击,制服对方。制:制服,控制。
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和告诫。
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发号施令:发命令,下指 示。《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结发夫妻:指男女成年后第一次结婚的原配夫妻。汉苏武《诗四首》之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结发:束发,指初成年。
箭不虚发:箭射得准,每发必中。常用来形容射箭技术高超,也可引申为做事有充分的把握,成功率高。
矢无虚发:形容射箭本领极高,每支箭都能射中目标,不浪费一支箭。也可引申为做事精准有效,每次行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霆:响雷。
弹无虚发:子弹射出去每颗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一件事成一件事,没有落空的。
一言不发:一句话也不说。
朝令夕改:也说朝令暮改。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变。《汉书·食货志上》:“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后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使人无所适从。
生根发芽:种子发芽长出根来,比喻事物建立起牢固的基础并得到发展。
大发慈悲: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软硬兼施:软的手段和硬的手段一齐用(含贬义)。
无计可施:计:策略、办法;施:施展。没有办法可用。
东窗事发:传说宋代秦桧曾与妻子在自己家的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后来秦桧得病而死。他妻子请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见秦桧在阴间身戴铁枷受苦,秦桧对他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见于元刘一清《钱塘遗事·二·东窗事发》)后来用“东窗事发”指罪行、阴谋败露。也说东窗事犯。
借题发挥:借谈论另一个题目来表达自己真正的意思。
心细如发:极言小心谨慎,考虑周密。亦作“心细于发”。
军令如山: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乐善好施:爱做好事,喜欢施舍。
身体发肤: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
发愤图强: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精神焕发:情绪饱满振奋。
升官发财:指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从轻发落:发落:处分,处置。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
蓬勃发展:繁荣旺盛地发展。指事物发展得非常好,呈现出积极向上、快速发展的态势。
旧病复发:原来的病又犯了。
一触即发:原指箭在弦上,张弓待发。比喻事态发展到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会立即爆发。
整装待发:整理收拾好行装,等待出发。
令行禁止: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执行命令坚决迅速。《韩非子·八经》:“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
枯木发荣:枯萎的树木恢复生机。比喻衰亡的事物重获新生。
奋发图强: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令闻令望:令闻:美好的名声;令望:有美好的威仪,使人景仰。有美好的名声和品德,使人仰慕效仿。
蓄势待发:蓄:积聚,储存。积蓄势力或能量等待发作。黄蓓佳《没有名字的身体》:“我哥哥无意中提到了当时蓄势待发的海湾战争时,郭卫星忽然地来了劲儿,开始掉他的书袋子。”
鹤发鸡皮:鹤发:白发;鸡皮:形容皮肤有皱纹。皮肤发皱,头发苍白。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
令行如流:指命令的推行象水流向下一样迅速顺利。
施朱傅粉:泛指修饰打扮。
施谋用计:施:施行;计:计谋。运用策略计谋。
虎啸狼号:比喻强暴者欲有所掠夺时的叫嚣。清 南荃外史《叹老》:“你看那境内啊!弄潢池鼠偷狗盜。你看那境外啊!獵中原虎嘯狼號。”
白发青衫:青衫:无功名者的服饰。谓年老而功名未就。
号啕痛哭:大哭声。放声大哭。
黄发骀背: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同“黄发台背”。
被发缨冠: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毛发尽竖: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
此发彼应:这里发动,那里响应。
断发请战:旧时指将士急于出征,士气高昂。
对号入座:本指按指定的座位就座。比喻把有关的人或事物跟自己对比联系起来,也比喻把某人所做的事跟规章制度相比,联系起来。
无令擅为:没有命令而擅自作为。
飙发电举:形容声势迅猛。
散发抽簪:指弃官隐居。
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栗烈觱发:形容气候寒冷。栗,通“凓”。
便宜施行:指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同“便宜从事”。
奉令唯谨:指遵守命令,不敢稍有违背。
言由衷发:衷:内心。言语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指口说的和心想的一致。
略施小计:稍微运用小小计谋。
毛发皆竖:形容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
令出如山:命令一发出就一定彻底执行。
赌咒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