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图强 fèn fā tú qiáng
1. 拼音:fèn fā tú qiáng
2. 意思: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3. 出处: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4. 近义词:
发愤图强: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与奋发图强意思相近,都表达积极向上努力改变现状的决心。
奋发向上:精神振作,情绪高昂地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强调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励精图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或地区。也可用于形容努力把事情做好,有积极奋进之意。
5. 反义词:
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与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态度完全相反。
安于现状: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没有奋发图强那种进取精神。
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缺少奋发图强所具备的振作精神。
6. 例句:
我们要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他在困境中奋发图强,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运动员们奋发图强,刻苦训练,为国家争光。
这个国家的人民奋发图强,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
年轻人应该奋发图强,在青春岁月里绽放光彩。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必须奋发图强,提升自己的能力。
科学家们奋发图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她奋发图强的精神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艰难的创业阶段,他们奋发图强,使公司逐渐发展壮大。
同学们奋发图强,为即将到来的考试积极准备。
成语词典:奋发图强
百发百中:射箭、打枪、打炮等每次都能打中目标。《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 后也用来形容料事有充分把握。中(zhòng)。
弱肉强食:原指动物中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品。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弱之肉,强之食。” 后比喻弱者被强者吞并。
千钧一发:也说一发千钧。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丝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唐韩愈《与孟尚书书》:“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钧:古时三十斤为一钧。
振奋人心: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披头散发:形容头发长而散乱。
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图谋不轨:不轨:越出常轨,不守法度。谋划越出常规、法度之事。
图文并茂:(同一书刊的)图画和文字都很丰富精美。
自强不息:《周易·乾》:“君子以自强不息。” 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息:停止。
励精图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宋史·神宗纪赞》:“励精图治,将大有为。”
白发苍苍:苍苍:灰白色。头发灰白。形容人的苍老。
容光焕发:脸上的光彩四射。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求好马。原作按图索骏。明杨慎《艺林伐山》卷七记载,伯乐有个儿子根据伯乐《相马经》上有关马的描写去寻求好马,结果把一个大蛤蟆当成了马。伯乐知道后讥笑他说:“所谓按图索骏也。” 本比喻拘泥而不能灵活变通(含贬义)。现多用在正面,比喻根据线索去寻找或追究事物。
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自告奋勇: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先发制人:《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原指战争中的双方先发动的能制人,后发动的就受制于人。后泛指先下手为强。
发愤忘食:下决心努力学 习和工作,连吃饭也忘记了。形容勤奋和专心。《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 至。”
差强人意:《后汉书·吴汉传》:“吴公差强人意。” 原意是吴汉很能振奋其部下的意志。后用来指尚能使人满意。差:古代义为甚;现代义为大致,比较。
发人深省:也作发人深醒。启发人们作深刻的思考,引起醒悟。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省(xǐng):思考,检查。
奋发有为: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振聋发聩:响声很大,使聋人都能听见。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梁昭明太子与湘东王书云:‘…未闻吟咏性情,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喻指言论、文章有使人醒悟、启发愚蒙的作用。聩(kuì)。
擢发难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范睢问须贾有多少罪,须贾回答:“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后用“擢发难数”比喻罪行极多,难以数清。擢发:拔下头发。
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勉强比附。
发扬光大:使事业或优良 作风、传统等在原来基础上发展、扩大或提高。
繁荣富强: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益富足强大。
雄姿英发:姿容威武雄壮。
奋笔疾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强颜欢笑: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图穷匕见: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后发制人:指先让一步,等对方动手暴露了弱点,再加以反击,制服对方。制:制服,控制。
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发号施令:发命令,下指 示。《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结发夫妻:指男女成年后第一次结婚的原配夫妻。汉苏武《诗四首》之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结发:束发,指初成年。
箭不虚发:箭射得准,每发必中。常用来形容射箭技术高超,也可引申为做事有充分的把握,成功率高。
强人所难: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他不会唱戏,你偏要他唱,这不是~吗?
矢无虚发:形容射箭本领极高,每支箭都能射中目标,不浪费一支箭。也可引申为做事精准有效,每次行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
争强好胜:争:争夺;强:优胜;好:喜爱。争为强者,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
锄强扶弱:铲除强暴,扶助弱者。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霆:响雷。
弹无虚发:子弹射出去每颗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一件事成一件事,没有落空的。
外强中干:《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张脉偾兴,外强中干。” 意思是打仗时乘用异国的马,紧急时马就会血脉张动,外表很强大,实际内里很空虚。后多用来形容外表强大而实际虚弱的事物。
一言不发:一句话也不说。
生根发芽:种子发芽长出根来,比喻事物建立起牢固的基础并得到发展。
身强力壮:身体强壮有力。
大发慈悲: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艰苦奋斗:不畏艰难困苦,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
东窗事发:传说宋代秦桧曾与妻子在自己家的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后来秦桧得病而死。他妻子请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见秦桧在阴间身戴铁枷受苦,秦桧对他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见于元刘一清《钱塘遗事·二·东窗事发》)后来用“东窗事发”指罪行、阴谋败露。也说东窗事犯。
借题发挥:借谈论另一个题目来表达自己真正的意思。
以强凌弱: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心细如发:极言小心谨慎,考虑周密。亦作“心细于发”。
身体发肤: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
发愤图强: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精神焕发:情绪饱满振奋。
兵强马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升官发财:指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人强马壮: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也泛指实力强,阵容大。
强弩之末:《汉书·韩安国传》:“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gǎo)。” 意思是说,即使强弩射出的箭,到最后力量也会减弱,连鲁地产的薄绸子也穿不透。比喻势力已经衰弱,起不了任何作用了。
宏图大志:宏伟的计划,远大的志向。
从轻发落:发落:处分,处置。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
武艺高强:指本领、武艺等非常厉害。一般用于形容在武术、战斗技能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大展宏图:展:把卷画打开,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与计划。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
蓬勃发展:繁荣旺盛地发展。指事物发展得非常好,呈现出积极向上、快速发展的态势。
恃强凌弱:凌:欺凌。依仗强大,欺侮弱小。
旧病复发:原来的病又犯了。
一触即发:原指箭在弦上,张弓待发。比喻事态发展到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会立即爆发。
整装待发:整理收拾好行装,等待出发。
唯利是图:也作惟利是图。一心为利,别的什么也不顾:损人利己,~,是资本家的本性。
奋起直追:振作起来,紧紧赶上去。
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孤军奋战: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逞强称能:炫耀卖弄自己的才能和本事。
枯木发荣:枯萎的树木恢复生机。比喻衰亡的事物重获新生。
举首奋臂:犹昂首振臂。谓振作奋发。宋 苏轼《论积欠六事状》:“民爲積欠所壓,如負千鈞而行,免於僵仆則幸矣;何暇舉首奮臂,以營求於一飽之外哉?”
革图易虑:改变计谋策略。
奋发图强: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强而示弱:比喻力量强大,却故意装作力量很小,造成对方的错觉,给予意外的打击。
蓄势待发:蓄:积聚,储存。积蓄势力或能量等待发作。黄蓓佳《没有名字的身体》:“我哥哥无意中提到了当时蓄势待发的海湾战争时,郭卫星忽然地来了劲儿,开始掉他的书袋子。”
鹤发鸡皮:鹤发:白发;鸡皮:形容皮肤有皱纹。皮肤发皱,头发苍白。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