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词夺理 qiǎng cí duó lǐ
1. 拼音:qiǎng cí duó lǐ。
2. 意思: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却硬说有理。
3.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4. 近义词:
蛮不讲理:态度粗暴,不讲道理。和“强词夺理”意思相近,都表示不讲理的状态。
无理取闹:毫无理由地跟人吵闹、故意捣乱。与“强词夺理”类似,突出没有依据地胡搅蛮缠。
5. 反义词:
理屈词穷: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与“强词夺理”相反,是在道理面前无法辩驳的状态。
通情达理:指说话、做事很讲道理。和“强词夺理”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讲道理的良好品质。
6. 例句:
他明明错了,还强词夺理,不肯承认。
做错了事就应该承认,不要强词夺理。
那个小贩强词夺理,试图为缺斤少两的行为辩解。
他在辩论中强词夺理,让观众很反感。
你不能总是强词夺理,要尊重事实。
面对确凿的证据,他还在强词夺理。
强词夺理的人往往无法赢得别人的尊重。
他强词夺理地把责任推给了别人。
不要和强词夺理的人过多纠缠,浪费时间。
即使输了比赛,也不能强词夺理,要保持风度。
成语词典:强词夺理
弱肉强食:原指动物中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品。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弱之肉,强之食。” 后比喻弱者被强者吞并。
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他说话做事总是~的。
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自强不息:《周易·乾》:“君子以自强不息。” 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息:停止。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心安理得:自以为道理上过得去,心里很坦然。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元赵孟《赠放烟火者》诗:“人间巧艺夺天工。”
光彩夺目: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
陈词滥调:陈旧、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
夺眶而出:眶:眼眶。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词不达意:(说话、写文章)语句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
据理力争:依据道理,竭力维护自己方面的权益、观点等。
差强人意:《后汉书·吴汉传》:“吴公差强人意。” 原意是吴汉很能振奋其部下的意志。后用来指尚能使人满意。差:古代义为甚;现代义为大致,比较。
义正词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也作义正辞严。
喧宾夺主:客人的声音比主人的还要大,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侵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无理取闹:毫无理由地跟人吵闹;故意捣乱。
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勉强比附。
璀璨夺目:璀璨:美玉发光。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繁荣富强: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益富足强大。
顺理成章:形容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至理名言: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伤天害理: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
强颜欢笑: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通情达理:懂得道理,说话、做事合情合理。
大放厥词:原意指写出很 多优美的文字。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词。” 现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厥(jué):其。
支吾其词:支吾:说话含混躲闪。指用含混的话搪塞应付,以掩盖真实情况。
入情入理:合乎情理:他说得~,大家听得心服口服。
生杀予夺:指有权势的人所掌握的能任意处置别人生命财产的权力。生杀:让人活或把人杀死。予夺:给予或剥夺财物等。
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也作振振有辞。
理屈词穷:(在争论中)理由站不住脚,被驳得没话可说。
岂有此理: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强人所难: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他不会唱戏,你偏要他唱,这不是~吗?
夸大其词:说话或写文章不切实际,扩大了事实。也作夸大其辞。
以理服人:用道理来说服人。
争强好胜:争:争夺;强:优胜;好:喜爱。争为强者,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
争权夺利:争夺权柄和利益。
锄强扶弱:铲除强暴,扶助弱者。
争分夺秒: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
公平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外强中干:《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张脉偾兴,外强中干。” 意思是打仗时乘用异国的马,紧急时马就会血脉张动,外表很强大,实际内里很空虚。后多用来形容外表强大而实际虚弱的事物。
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身强力壮:身体强壮有力。
巧取豪夺:用欺诈的手段取得或凭强力夺取(财物、权利)。
日理万机:一天之内要处理成千上万件的事。形容政务繁忙(多用于高级领导人)。
争名夺利:争夺名位和利益。
以强凌弱: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各执一词: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相持不下。
天理不容:天理:天道;容:容忍、宽容。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
合情合理:合乎情理。
发愤图强: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蛮不讲理:蛮横而不讲道理。
夺人所好:强夺别人所喜欢的人或物。
兵强马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人强马壮: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也泛指实力强,阵容大。
强弩之末:《汉书·韩安国传》:“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gǎo)。” 意思是说,即使强弩射出的箭,到最后力量也会减弱,连鲁地产的薄绸子也穿不透。比喻势力已经衰弱,起不了任何作用了。
武艺高强:指本领、武艺等非常厉害。一般用于形容在武术、战斗技能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恃强凌弱:凌:欺凌。依仗强大,欺侮弱小。
闪烁其词: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
一面之词:争执双方的一方所说的话。
爱答不理:(~的)像是理睬又不理睬,形容对人冷淡、怠慢:别人跟她说话,她~的。
念念有词:旧时迷信的人小声念咒语或说祈祷的话。
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扑击遏夺:扑击:打击。指拦路打劫。
逞强称能:炫耀卖弄自己的才能和本事。
光耀夺目:形容颜色鲜艳耀眼。
冗词赘句:冗:繁杂;赘:多余无用的。指诗文中多余无用的话。
衡情酌理:估量情况,斟酌道理。
奋发图强: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强而示弱:比喻力量强大,却故意装作力量很小,造成对方的错觉,给予意外的打击。
喻之以理:喻:晓喻,开导。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人。
石赤不夺: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革新图强:改革创新,发愤图强。
理过其辞:说理多而文采不足。
造言捏词:捏造虚假的言词。
逆理违天:逆:违反;悖:违背。违背天道常理。
搜神夺巧:多指园林景致非常精妙。
强死强活:比喻非常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