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笔疾书

奋笔疾书 fèn bǐ jí shū

1. 拼音:fèn bǐ jí shū。

2. 意思:奋笔:提起笔来。疾书:快速地书写。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常用来形容写作时的状态,表现出书写者的专注和创作的激情。

3. 出处:宋·张克庄《题方汝一班师赞后》:“或隐匿未彰,而奋笔疾书;或一语之乖谬,或一行之谄曲,虽其人之骨已朽,必绳以《春秋》之法,读之使人汗出。”

4. 近义词及意思

挥毫泼墨:原指作画,后泛指写字、画画、作文。形容书写或绘画时潇洒豪迈的状态,和“奋笔疾书”类似,都表现出书写绘画时的投入和畅快,但“挥毫泼墨”更侧重气势豪迈。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写速度很快。与“奋笔疾书”意思相近,都体现书写速度快,不过“笔走龙蛇”更强调书法的艺术性和气势。

5. 反义词及意思

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与“奋笔疾书”完全相反,一个是快速积极,一个是缓慢从容。

拖拖拉拉:以拖延为特征的行动、习惯或性格。体现出做事缓慢、拖沓的状态,和“奋笔疾书”所表达的快速书写形成鲜明对比。

6. 例句

他文思泉涌,奋笔疾书,很快就完成了一篇精彩的文章。

考场上,考生们都在奋笔疾书,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答完试卷。

作家一旦进入创作状态,便会奋笔疾书,忘记周围的一切。

他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记录下脑海中闪过的灵感。

书法家现场挥毫,奋笔疾书,引得众人阵阵喝彩。

记者们在发布会现场奋笔疾书,记录着重要的信息。

她为了赶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报告,正在奋笔疾书。

每当有了新的想法,他就会奋笔疾书,把想法详细地写下来。

这位学者在查阅资料后,奋笔疾书,开始撰写学术著作。

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常在灵感来袭时奋笔疾书,留下许多千古名篇。

成语词典:奋笔疾书

振奋人心zhèn fèn rén xīn: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发奋图强fā fèn tú qiáng: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一笔勾销yī bǐ gōu xiāo:把账一笔抹去,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

博览群书bó lǎn qún shū: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神来之笔shén lái zhī bǐ:指绝妙的文思或词句。

笔走龙蛇bǐ zǒu lóng shé: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积劳成疾jī láo chéng jí:因长期连续的劳累而得了病。

妙笔生花miào bǐ shēng huā: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奋不顾身fèn bù gù shēn: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自告奋勇zì gào fèn yǒng: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书声琅琅shū shēng láng láng: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读书得间dú shū dé jiàn: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痛心疾首tòng xīn jí shǒu:形容痛恨到了极点。《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疾首:头痛。

奋发有为fèn fā yǒu wéi: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诉说隋炀帝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故用“罄竹难书”比喻罪恶很多,难以写完。竹:竹简,古代写字用的竹片。

大声疾呼dà shēng jí hū:大声而急切地 呼喊,以引起人的注意或使人醒悟。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奋笔疾书fèn bǐ jí shū: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疾言厉色jí yán lì sè:也说疾言遽色。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口诛笔伐kǒu zhū bǐ fá:用语言文字进行揭露、批判和声讨。

眼疾手快yǎn jí shǒu kuài:见〖手疾眼快〗。

一介书生yī jiè shū shēng: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疾风骤雨jí fēng zhòu yǔ:疾:又快又猛;骤:突然而猛烈。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或情绪等。

艰苦奋斗jiān kǔ fèn dòu:不畏艰难困苦,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

疾恶如仇jí è rú chóu:疾:憎恨;恶:指坏人坏事。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

书香世家shū xiāng shì jiā: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书香门第shū xiāng mén dì: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奋起直追fèn qǐ zhí zhuī:振作起来,紧紧赶上去。

著书立说zhù shū lì shuō:撰写著作,创立学说,泛指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工作。

琴棋书画qín qí shū huà: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焚书坑儒fén shū kēng rú:公元前213年 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令焚烧《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另外,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其他不属于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等限期交出烧毁。私自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欲学法令的以吏为师。次年,查出犯禁的方士、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全部坑杀于咸阳。历 史上把这两件事叫做焚书坑儒。

深恶痛疾shēn wù tòng jí: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孤军奋战gū jūn fèn zhàn: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世代书香shì dài shū xiāng: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涉笔成趣shè bǐ chéng qù:涉笔:动笔:趣:风趣,意味。形容一动笔就画出或写出很有意趣的东西。

援笔立就yuán bǐ lì jiù: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同“援笔立成”。

丹书白马dān shū bái mǎ: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名书锦轴míng shū jǐn zhóu:将名字写在史书上。

废书而叹fèi shū ér tàn: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蝇头细书yíng tóu xì shū:指像苍蝇头一样细小的字。

龙门笔法lóng mén bǐ fǎ:指史传笔法。

举首奋臂jǔ shǒu fèn bì:犹昂首振臂。谓振作奋发。宋 苏轼《论积欠六事状》:“民爲積欠所壓,如負千鈞而行,免於僵仆則幸矣;何暇舉首奮臂,以營求於一飽之外哉?”

举箸提笔jǔ zhù tí bǐ:意为拿筷子和提笔。

书香铜臭shū xiāng tóng chòu:书香,读书的家风;铜臭,铜钱上的臭味。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

临池学书lín chí xué shū: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奋发图强fèn fā tú qiáng: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振笔疾书zhèn bǐ jí shū:振笔:挥笔。挥动笔杆,急速地书写。形容书写速度很快。

书空咄咄shū kōng duō duō: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郢书燕说yǐng shū yān shu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郢地有人晚上给燕国丞相写信,因烛光不亮,命拿烛的人举烛,于是不自觉地把“举烛”二字写在信里。燕相读后,高兴地说:举烛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选用贤德的人。后用“郢书燕说”比喻误解原意,穿凿附会。燕(yān)。

能书善画néng shū shàn huà:擅长书法(写文章)又擅长画画,形容多才多艺。

雁足留书yàn zú liú shū:大雁能传递书信。

忧愤成疾yōu fèn chéng jí:忧愁气愤得病了。形容极其忧愤。

白面书生bái miàn shū shēng:指年轻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压脚图书yā jiǎo tú shū:亦称“压脚章”。

笔削褒贬bǐ xuē bāo biǎn: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疾之若仇jí zhī ruò chóu:疾:同“嫉”,嫉恨,痛恨。嫉恨他人如同仇敌。

狐鸣鱼书hú míng yú shū: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笔底烟花bǐ dǐ yān huā:比喻文章写得生动、出色。

持橐簪笔chí tuó zān bǐ:橐,口袋;簪,插。指侍从之臣携带书和笔,以备顾问。

浮笔浪墨fú bǐ làng mò:指多余累赘的文字。

虫书鸟篆chóng shū niǎo zhuàn:鸟虫书。比喻无法认读的字,借指外国文字。《文明小史》第五十回:“勞航芥 上 黄撫臺 那裏去,正在外簽押房裏談天,巡捕傳進一個洋式片子來,上面寫著蟲書鳥篆,説有位洋老爺拜會大人。”

摇笔即来yáo bǐ jí lái:不用多思索,一动笔就写出来了。形容写文章快。

名书竹帛míng shū zhú bó: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枕经籍书zhěn jīng jí shū: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笔墨之林bǐ mò zhī lín:斯文萃集的地方。

拥书百城yōng shū bǎi chéng: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援笔而就yuán bǐ ér jiù: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同“援笔立成”。

笔底春风bǐ dǐ chūn fēng: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意在笔外yì zài bǐ wài:意思或含义表现于笔墨之外。

亟疾苛察jí jí kē chá:指急剧猛烈,以苛刻烦琐为明察。

黄耳传书huáng ěr chuán shū: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落笔成蝇luò bǐ chéng yíng:把屏风上的因误笔而成的污点画成苍蝇。形容绘画技术十分高超。

大笔如椽dà bǐ rú chuán: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书囊无底shū náng wú dǐ: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甘心首疾gān xīn shǒu jí:甘心:情愿,乐意;首:头;疾:病,引申为痛。想得头痛也心甘情愿。形容男女之间相互思念的痴情。

心慕笔追xīn mù bǐ zhuī:心中仰慕而追随仿效。同“心慕手追”。

奋矜之容fèn jīn zhī róng:自我认为比别人有能力的骄傲表现。

笔诛墨伐bǐ zhū mò fá:笔、墨:指文字。诛:谴责。伐:声讨。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

投笔请缨tóu bǐ qǐng yīng:玩弄文字技巧。

疾恶好善jí wù hào shàn:憎恨丑恶,喜好善美。形容事非界线清楚。

咫尺之书zhǐ chǐ zhī shū: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