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铜臭 shū xiāng tóng chòu
书香铜臭的意思
书香,读书的家风;铜臭,铜钱上的臭味。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
成语词典:书香铜臭
鸟语花香:鸟儿叫,花儿飘香,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桃红柳绿,~。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古色古香:形容字画、器物等带 有古代的色彩、情调。
遗臭万年:也说遗臭万载。坏名声流传下去,永远被人所唾骂。《晋书·桓温传》:“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香消玉殒: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罄竹难书:《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诉说隋炀帝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故用“罄竹难书”比喻罪恶很多,难以写完。竹:竹简,古代写字用的竹片。
铜墙铁壁:比喻极坚固的防御工事。也比喻人民群众团结一致而形成的强大的防御力量。
奋笔疾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臭名昭著:臭名声人人知道。昭著:非常显明。
花香鸟语: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花飘散着清香,鸟唱着悦耳的歌。
臭味相投: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臭名远扬:名: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
破铜烂铁:破旧锈烂无用的铜铁器。
无声无臭:比喻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臭(xiù):气味。
国色天香:形容牡丹花的香色可贵,不同于一般花卉。唐李正封《咏牡丹花》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后也用以形容女子的美丽。
乳臭未干: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完全退掉,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有时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蔑或不信任。
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怜香惜玉:惜、怜:爱怜;玉、香:比喻女子。比喻男子对所爱女子的照顾体贴。
书香门第: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著书立说:撰写著作,创立学说,泛指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工作。
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 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令焚烧《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另外,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其他不属于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等限期交出烧毁。私自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欲学法令的以吏为师。次年,查出犯禁的方士、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全部坑杀于咸阳。历 史上把这两件事叫做焚书坑儒。
暗香疏影:原用来描写梅花的姿态和香味,后用作梅花的代称。宋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温香艳玉:比喻妇女的美好姿质。
名书锦轴:将名字写在史书上。
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玉殒香消:美人死去。
馨香祷祝:旧指陈设祭品,向神祷告。也指心中祈愿。馨香:祭品的香味。
香火鼎盛:形容人很多.
蝇头细书:指像苍蝇头一样细小的字。
书香铜臭:书香,读书的家风;铜臭,铜钱上的臭味。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
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流芳遗臭:“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简称。
活色生香:形容花的颜色鲜丽,香味浓郁。
振笔疾书:振笔:挥笔。挥动笔杆,急速地书写。形容书写速度很快。
班香宋艳:班固和宋玉均善辞赋,以富丽见称,后以之泛称辞赋之美者。
虎墨沉香:说墨汁在一定期限范围内会发出特别的清香味。
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郢书燕说:《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郢地有人晚上给燕国丞相写信,因烛光不亮,命拿烛的人举烛,于是不自觉地把“举烛”二字写在信里。燕相读后,高兴地说:举烛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选用贤德的人。后用“郢书燕说”比喻误解原意,穿凿附会。燕(yān)。
能书善画:擅长书法(写文章)又擅长画画,形容多才多艺。
旁得香气:在一旁的人也能嗅到香味。喻指无关的人,由于条件便利,同样得到好处。
雁足留书:大雁能传递书信。
白面书生:指年轻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压脚图书:亦称“压脚章”。
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虫书鸟篆:鸟虫书。比喻无法认读的字,借指外国文字。《文明小史》第五十回:“勞航芥 上 黄撫臺 那裏去,正在外簽押房裏談天,巡捕傳進一個洋式片子來,上面寫著蟲書鳥篆,説有位洋老爺拜會大人。”
臭腐神奇:《庄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爲神奇,其所惡者爲臭腐,臭腐復化爲神奇,神奇復化爲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意谓同一事物,其是非美丑,随人之好恶而异。后以之谓化无用为有用;化废为宝。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蜂蜜》:“凡蜂釀蜜……咀嚼花心汁,吐積而成,潤以人小遺,則甘芳並至,所謂臭腐神奇也。”明 宋应星《丹麴》:“凡丹麴一種,法出近代。其義臭腐神奇,其法氣精變化。”
名书竹帛: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油壁香车:称妇女所乘油壁车。
拥书百城: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绣阁香闺:指富贵人家青年女子的住处。
异香异气:特异的香味和气息。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铜雀分香:三国 魏 曹操 临终遗令云:“吾婕妤妓人,皆著 铜雀臺 ……汝等时时登 铜雀臺,望吾西陵墓田。”又云:“餘香可分与诸夫人。”文见 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序》。后用为人临死前对妻妾的恋念之典。
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香药脆梅:果脯名。
咫尺之书: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香温玉软:形容年轻女子肌肤的娇嫩温香。也代指美女。
箧书潜递:谓秘密传递书信。明 沈德符《野獲编·科场二·阁试》:“而同鄉中篋書潛遞,露揭顯攻者,至不避友戚,年誼衰薄,終身切齒,往往見告。”
口齿生香:嘴和牙齿都有香味。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隽永宜人。
史不绝书: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香销玉沉:旧诗文中美女的代称。
雁足传书:指大雁能传递书信。
知书达礼: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仪。
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黄耳寄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
香火不绝:指信神者所供养的香烛不断绝。亦作“香火不断”。
接绍香烟:比喻生养子孙,繁衍不断。
书生之见: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分香卖履: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乡书难寄: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铜浇铁铸:形容体格非常强壮。
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神奇臭腐:指好和坏、无用和有用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