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笔立就 yuán bǐ lì jiù
援笔立就的意思
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同“援笔立成”。
成语词典:援笔立就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半推半就:又要推开又要靠近,形容心里愿意,表面却装出不愿意而推辞的样子。
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一笔勾销:把账一笔抹去,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
势不两立:指敌对双方矛盾尖锐,不能并存。《战国策·楚策一》:“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 势:情势。立:存。
开基立业:开创基业,通常比喻旧时开国君主建立新的朝代或国家。
程门立雪: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站立等待。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见于《宋史·杨时传》)。后来用“程门立雪”形容尊师重道,恭敬受教。
神来之笔:指绝妙的文思或词句。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孤立无援: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巍然屹立:形容高大雄伟,不可动摇。
戴罪立功:在承当某种罪名的情况下建立功劳。
按部就班:晋陆机《文赋》:“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指文章结构、选词造句合乎规范。现指按照正常的条理、步骤去做。有时也指拘泥陈规,缺乏创新精神。
树碑立传: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加以颂扬,现在比喻通过某种途径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含贬义)。
立竿见影:把竹竿立在太阳光下,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收效迅速。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下:“立竿见影,呼谷传响。”
标新立异:《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支道林与冯怀两人在白马寺共同讨论《庄子·逍遥游》,“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原意是说支能独创新意,立论与其他人不同。后多指提出新的见解。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奔狄,娶季隗,“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木:棺材。
奋笔疾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茕茕孑立:孤独无依地站着。形容孤苦伶仃。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茕茕:孤独,无依无靠的样子。孑:单独。
巧立名目: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编造理由定出一些名目。
口诛笔伐:用语言文字进行揭露、批判和声讨。
就事论事:按照事情本身的情况来评论是非得失。
将计就计: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使计策。
立足之地:站脚的地方。也比喻容身的处所。
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也说功成名立、功成名遂。
安家立业:安置家庭,建立事业。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将错就错:事情既然已经做错了,索性顺着错的做下去。
各就各位:各自到各自的位置或岗位上。
金鸡独立:指用一条腿站立的姿势。
束手就擒:捆起手来由人捉拿,形容因无法脱逃或无力反抗而甘愿被擒获。
自立门户:指单独成立家庭。也指学术上不依赖前人而另立一派。现也指离开某一集体,自己另搞一套。
当机立断:汉陈琳《 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形容剑的锋利。后以“当机立断”比喻 把握时机,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
避重就轻: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
就地正法:正法:执行死刑。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坐立不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另谋高就:指另找一份职业,意即辞去原职。
三足鼎立:像鼎的三条腿那样站立着,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
就地取材:就:随。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
著书立说:撰写著作,创立学说,泛指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工作。
建功立业:建:建立;功:功勋;业:事业。建立功勋,成就大业。
鹤立鸡群:《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后多用“鹤立鸡群”形容一个人的仪表或本领出众。
有例可援:有成例可以援引。
涉笔成趣:涉笔:动笔:趣:风趣,意味。形容一动笔就画出或写出很有意趣的东西。
比肩而立: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援笔立就: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同“援笔立成”。
孤立寡与:指没有人扶持,没有人援助。
立国安邦: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俯首就缚:低下头让人捆绑。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
垂手侍立:两手放下来,在旁边陪着。形容恭敬地站在旁边,准备随时听从吩咐。
龙门笔法:指史传笔法。
举箸提笔:意为拿筷子和提笔。
矜功不立:矜:自夸。自以为能立大功而大功必不成。
詟谀立懦:指使谄谀者知所畏忌,怯懦者知所自立。
振笔疾书:振笔:挥笔。挥动笔杆,急速地书写。形容书写速度很快。
立扫千言:形容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很快。
破旧立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移风易俗。
就深就浅:比喻做事善于因地制宜,能够变通。
将陋就简:后指就着原来简陋的条件办事。
立贤无方:推举贤人不以常法。《孟子·离娄下》:“湯 執中,立賢無方。”焦循 正义:“方,常也……惟賢則立,而無常法,乃申上執中之有權。”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此必得虚明爲國、淡名利忘報復之人,柄政當朝,立賢無方,庶可辦也。”
立谈之间:站着说话的一会儿时间。形容时间极短。
援鳖失龟:比喻得不偿失。
避繁就简:避开繁杂的,从事简单的。
笔削褒贬: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策名就列:书名于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笔底烟花:比喻文章写得生动、出色。
持橐簪笔:橐,口袋;簪,插。指侍从之臣携带书和笔,以备顾问。
浮笔浪墨:指多余累赘的文字。
摇笔即来:不用多思索,一动笔就写出来了。形容写文章快。
移的就箭:移动箭靶靠近箭。比喻曲意迁就。
推干就湿:形容抚育孩子的辛劳。同“推燥居湿”。
弃文就武: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鸿鶱凤立: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卓突出。
立马良久:让马停下来很久。
笔墨之林:斯文萃集的地方。
明推暗就: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子。
随行就市:价格随着市场的行情而变动:农产品充足了,价格自然会~落下来。
援笔而就: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同“援笔立成”。
笔底春风: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