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推半就 bàn tuī bàn jiù
1. 拼音:bàn tuī bàn jiù
2. 意思:一面推辞,一面靠拢上去。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推辞的样子。
3.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4. 近义词及意思:
欲拒还迎(心理上是想拒绝,但行动上却又不坚决,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和半推半就都有表面拒绝实则接受的意味)
装模作样(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突出故意做出某种姿态,与半推半就表意相近,都有虚假表现的成分)
5. 反义词及意思:
毅然决然(指意志坚决,毫不犹豫。与半推半就相反,体现出果断、坚定的态度)
坚辞不受(坚决推辞不接受。强调坚决拒绝,和半推半就的假意推辞不同)
6. 例句:
她半推半就地接受了他送的礼物。
面对对方的邀请,他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那个女孩半推半就地被拉上了舞台。
他半推半就地跟着大家一起去玩了。
她对这份工作机会半推半就,其实心里很想去。
看到大家的热情,他半推半就地参与到活动中了。
她半推半就地吃了对方递过来的零食。
面对大家的劝说,他半推半就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这位演员半推半就地答应了出演新角色。
她半推半就地和大家一起跳舞了。
成语词典:半推半就
一知半解: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半推半就:又要推开又要靠近,形容心里愿意,表面却装出不愿意而推辞的样子。
半信半疑: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一年半载:一年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毁誉参半:毁谤和赞誉各占一半:对这部电视剧众说纷纭,~。
半身不遂:即“偏瘫”
按部就班:晋陆机《文赋》:“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指文章结构、选词造句合乎规范。现指按照正常的条理、步骤去做。有时也指拘泥陈规,缺乏创新精神。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奔狄,娶季隗,“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木:棺材。
推心置腹:推出自己的赤心,放置在别人的腹中。表示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比喻真诚待人。
推崇备至:推崇:推重,敬佩。极其推重和敬佩。
一鳞半爪:也说东鳞西爪。原指龙(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不见全身。见清赵执信《谈龙录》。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也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断,不完整。
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推波助澜:比喻从旁助长或推动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扩大声势或影响。宋朱熹《朱子全书·治道一》:“此等议论,正是推波助澜,纵风止燎。” 澜:大浪。
半途而废: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途:道路。废:停止。
就事论事:按照事情本身的情况来评论是非得失。
反复推敲: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将计就计: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使计策。
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也说功成名立、功成名遂。
将错就错:事情既然已经做错了,索性顺着错的做下去。
以此类推:根据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他事物的道理。
各就各位:各自到各自的位置或岗位上。
束手就擒:捆起手来由人捉拿,形容因无法脱逃或无力反抗而甘愿被擒获。
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半斤八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半梦半醒:指睡眠尚未清醒。
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形容人不愿承担责任或接受任务,故意找理由推辞。
避重就轻: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
事半功倍:《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就地正法:正法:执行死刑。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半死不活:形容快要死的样子:这些~的秧苗怕缓不过来了。
半老徐娘:《南史·元帝徐妃传》:“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来用“半老徐娘”指中年色衰的妇女。
互相推诿:诿:也作“委”,推辞;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彼此之间互相推托,谁也不愿承担责任。
另谋高就:指另找一份职业,意即辞去原职。
就地取材:就:随。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
半大不小:指人未到成年但已不是儿童的年龄。
半生不熟:食物没完全加工熟;果实没有完全成熟:肉煮得~的,没法吃。葡萄~的,太酸。
援笔立就: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同“援笔立成”。
推贤下士: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
疑信参半:指半信半疑。
俯首就缚:低下头让人捆绑。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
推涛作浪:作:兴起。推动波涛,掀起浪头。比喻助长坏人坏事,煽动情绪,制造事端。
一男半女:指一个儿子或女儿。
喜半参忧:表达内心一半欢喜一半忧愁的情感。
解衣推食:把衣服脱给别人穿,把食物让给别人吃。形容对别人生活极为关怀。《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就深就浅:比喻做事善于因地制宜,能够变通。
将陋就简:后指就着原来简陋的条件办事。
一星半点:形容极少。
避繁就简:避开繁杂的,从事简单的。
策名就列:书名于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七推八阻:比喻有意为难。
半零不落:破旧不堪的意思。
推门入桕:比喻两相凑合。
移的就箭:移动箭靶靠近箭。比喻曲意迁就。
推干就湿:形容抚育孩子的辛劳。同“推燥居湿”。
推三宕四:推:推托;宕:拖延。形容一再推托拖延。
弃文就武: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思过半矣:指已领悟大半。
明推暗就: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子。
随行就市:价格随着市场的行情而变动:农产品充足了,价格自然会~落下来。
援笔而就: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同“援笔立成”。
上推下卸:把责任推给上级,卸给下级,自己却不负责任。
功名成就: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一支半节:指一小部分。
推亡故存:推倒乱亡之国,巩固已存之邦。
半部论语: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三推六问:推:推究;问:审问。旧时指反复审训。
半三不四:指心神不定,无精打采。
半信不信:指不完全相信。
半明不灭:形容半明半暗,将要熄灭。
推贤举善:推荐贤士,举荐好人。
移船就岸:就:凑近,靠近。改变原来主张,乘势凑上去办成某事。也比喻不招自来。
避实就虚:本作避实击虚。《孙子兵法·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意思是避开敌人的主力,进攻其薄弱环节。后也指谈问题或处理问题时回避要害。
甄繁就简:甄别繁杂的,采用简便的。
虚推古人:虚:凭空。凭空推崇古人。
不知就里:就里:其中,内情。不知道内幕。
便还就孤:就撤回到我这里.
推东主西:犹言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
半路夫妻:谓男子再娶或女子再嫁所结成的夫妻。
就棍打腿:比喻乘便或顺势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