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推半就 bàn tuī bàn jiù
1. 拼音:bàn tuī bàn jiù
2. 意思:一面推辞,一面靠拢上去。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推辞的样子。
3.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4. 近义词:
欲拒还迎(心理上是想拒绝,但行动上却又不坚决,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和半推半就都有表面拒绝实则接受的意味)
装模作样(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突出故意做出某种姿态,与半推半就表意相近,都有虚假表现的成分)
5. 反义词:
毅然决然(指意志坚决,毫不犹豫。与半推半就相反,体现出果断、坚定的态度)
坚辞不受(坚决推辞不接受。强调坚决拒绝,和半推半就的假意推辞不同)
6. 例句:
她半推半就地接受了他送的礼物。
面对对方的邀请,他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那个女孩半推半就地被拉上了舞台。
他半推半就地跟着大家一起去玩了。
她对这份工作机会半推半就,其实心里很想去。
看到大家的热情,他半推半就地参与到活动中了。
她半推半就地吃了对方递过来的零食。
面对大家的劝说,他半推半就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这位演员半推半就地答应了出演新角色。
她半推半就地和大家一起跳舞了。
成语词典:半推半就
一知半解 [ yī zhī bàn jiě ]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推陈出新 [ tuī chén chū xīn ] 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后泛指在各方面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事物。
半推半就 [ bàn tuī bàn jiù ] 一面推辞,一面靠拢上去。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推辞的样子。
半信半疑 [ bàn xìn bàn yí ]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一年半载 [ yī nián bàn zǎi ] 一年或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毁誉参半 [ huǐ yù cān bàn ] 毁:诋毁;誉:称赞;参半:各占一半。有人诋毁,有人称赞。
半身不遂 [ bàn shēn bù suí ] 原为医学病症名,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有时比喻诗文部分好,部分不好,不够匀称。遂:通“随”,顺从。
按部就班 [ àn bù jiù bān ] 原指写文章按照内容需要来安排章节、选词、定句。后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行将就木 [ xíng jiāng jiù mù ] 行将:将要;就:接近;木:指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常用来形容人临近死亡的状态。
推心置腹 [ tuī xīn zhì fù ]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推崇备至 [ tuī chóng bèi zhì ] 推崇:推重,敬佩。极其推重和敬佩。
一鳞半爪 [ yī lín bàn zhǎo ]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一官半职 [ yī guān bàn zhí ] 泛指官职。
推波助澜 [ tuī bō zhù lán ] 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半途而废 [ bàn tú ér fèi ] 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途:道路。废:停止。
就事论事 [ jiù shì lùn shì ] 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现常指仅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静止、片面地议论。
反复推敲 [ fǎn fù tuī qiāo ] 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常指写文章时对内容、词句等进行仔细斟酌。
将计就计 [ jiāng jì jiù jì ] 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功成名就 [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 指功业建立了,名声也随之树立,形容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达到了名利双收的状态。
将错就错 [ jiāng cuò jiù cuò ] 指事情已经做错了,索性顺着错误继续做下去,不加以纠正,有时也指用错误的方法应对错误的情况。
以此类推 [ yǐ cǐ lèi tuī ] 根据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他事物的道理。指从这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形容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各就各位 [ gè jiù gè wèi ] 指各自到各自的位置或岗位上,做好准备,也泛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回到指定的位置,进入预定的状态。
束手就擒 [ shù shǒu jiù qín ] 形容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指放弃反抗、甘愿被擒的状态。
事倍功半 [ shì bèi gōng bàn ] 指做事花费的力气大,收到的成效却很小,形容效率低下。
半斤八两 [ bàn jīn bā liǎng ] 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多含贬义)。
半梦半醒 [ bàn mèng bàn xǐng ] 形容人处于睡眠与清醒之间的模糊状态,也指意识不清醒、对事物认知模糊的样子。
推三阻四 [ tuī sān zǔ sì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形容人不愿承担责任或接受任务,故意找理由推辞。
避重就轻 [ bì zhòng jiù qīng ] 指避开重要的事情,只谈无关紧要的方面;也指处理问题时回避要害,只讲容易解决的部分,含贬义,侧重行为上的逃避重点。
事半功倍 [ shì bàn gōng bèi ] 指做事得法,只用一半的力气就能取得双倍的成效,形容效率高,方法正确则效果显著。
就地正法 [ jiù dì zhèng fǎ ] 在犯罪现场或当地执行死刑(现多比喻对坏人或严重违规行为立即处理),侧重指对违法犯罪行为当场依法惩处,强调处理的即时性和严厉性。
半死不活 [ bàn sǐ bù huó ] 形容人或事物生命力微弱、没有生气的状态,也指事物发展停滞、缺乏活力,或处于接近死亡又未完全消亡的境地,强调生存状态的困顿与萎靡。
半老徐娘 [ bàn lǎo xú niáng ] 指已到中年但仍保留风韵的女性,多形容年纪较大但容貌、神情仍有魅力的女子,有时带调侃意味。
互相推诿 [ hù xiāng tuī wěi ] 指彼此之间互相推托、推卸责任,谁也不愿承担任务或过错。
另谋高就 [ lìng móu gāo jiù ] 指离开当前的职位或环境,另外寻找更好的工作或发展机会,多含主动寻求更高待遇或更优平台的意味。
就地取材 [ jiù dì qǔ cái ] 指在本地选取需要的材料或资源,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利用周围的事物解决问题。
半大不小 [ bàn dà bù xiǎo ] 指人未到成年但已不是儿童的年龄。
半生不熟 [ bàn shēng bù shú ] 形容食物没有完全煮熟,也比喻对人或事物的认识、了解不深入,或技艺、知识等掌握得不熟练、不精通,处于中间状态,不够完善。
援笔立就 [ yuán bǐ lì jiù ] 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同“援笔立成”。
推贤下士 [ tuī xián xià shì ] 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
疑信参半 [ yí xìn cān bàn ] 指对事情一半怀疑,一半相信,形容对事物的真假难以判断,心存疑虑。
俯首就缚 [ fǔ shǒu jiù fù ] 低下头让人捆绑。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
推涛作浪 [ tuī tāo zuò làng ] 作:兴起。推动波涛,掀起浪头。比喻助长坏人坏事,煽动情绪,制造事端。
一男半女 [ yī nán bàn nǚ ] 指一个儿子或女儿。
解衣推食 [ jiě yī tuī shí ] 把衣服脱给别人穿,把食物让给别人吃。形容对别人生活极为关怀。《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就深就浅 [ jiù shēn jiù qiǎn ] 比喻做事善于因地制宜,能够变通。
将陋就简 [ jiāng lòu jiù jiǎn ] 后指就着原来简陋的条件办事。
一星半点 [ yī xīng bàn diǎn ] 形容极少的一点点,多表示数量极少或程度极轻。
避繁就简 [ bì fán jiù jiǎn ] 指避开繁杂的部分,趋向简单的部分,形容做事或处理问题时选择简便的方法,力求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策名就列 [ cè míng jiù liè ] 书名于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七推八阻 [ qī tuī bā zǔ ] 比喻有意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