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信半疑 bàn xìn bàn yí
1. 拼音:bàn xìn bàn yí
2. 意思: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3. 出处: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
4. 近义词及意思:
将信将疑(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和半信半疑意思相近,都表示对事情的真实性持有不确定的态度)
疑信参半(指半信半疑。强调怀疑和相信各占一半,与半信半疑表意相同)
5. 反义词及意思:
深信不疑(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与半信半疑相反,体现出对事物的完全信任)
坚信不疑(坚决相信,毫不怀疑。突出坚定的信任态度,和半信半疑的不确定形成对比)
6. 例句:
他对这个消息半信半疑,决定再去核实一下。
她听了他的解释,还是半信半疑的样子。
对于那些神奇的传说,很多人都是半信半疑。
老人对这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半信半疑。
我对他的承诺半信半疑,因为他以前失信过。
大家对这个陌生人的话半信半疑,不敢轻易相信。
他对半仙的预言半信半疑,不知该如何是好。
她对网上的减肥广告半信半疑,没有轻易尝试。
对于那些小道消息,我们应该半信半疑,不要盲目传播。
他对同事的建议半信半疑,在考虑是否采纳。
成语词典:半信半疑
一知半解: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半推半就:又要推开又要靠近,形容心里愿意,表面却装出不愿意而推辞的样子。
半信半疑: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毋庸置疑:毋庸:不必。不必怀疑。
一年半载:一年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毁誉参半:毁谤和赞誉各占一半:对这部电视剧众说纷纭,~。
半身不遂:即“偏瘫”
形迹可疑:举动和神色值得怀疑。
信誓旦旦:誓言诚挚可信。《诗经·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旦旦:诚恳的样子。
难以置信:难于使人相信。
毫不迟疑:毫:一点儿。一点儿也不迟疑。
一鳞半爪:也说东鳞西爪。原指龙(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不见全身。见清赵执信《谈龙录》。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也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断,不完整。
毫无疑义:疑义:可疑的道理。一点也没有可以使人怀疑的地方。
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半途而废: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途:道路。废:停止。
信口开河:也作信口开合。随口乱说。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将信将疑:有点儿相信,又有点儿怀疑。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将:且,又。
智子疑邻:主人家看来,儿子是非常机智的,邻居的老人是非常值得怀疑的。通常拿来做交浅不能言深的世故教训。听别人的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
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原作口中雌黄。《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能言,“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时人都称他为“口中雌黄”。雌黄:黄色矿物,可做颜料。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重写。
背信弃义:不守信用,不讲道义。
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半斤八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坚信不疑:非常相信,毫不怀疑。常用来表示对某种观念、理论、人或事物有着坚定的信念。
半梦半醒:指睡眠尚未清醒。
善男信女:佛教用语,指信仰佛教的人们。
深信不疑: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
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事半功倍:《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通风报信:向别人暗中透露消息,多指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知另一方。
信以为真: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
半死不活:形容快要死的样子:这些~的秧苗怕缓不过来了。
半老徐娘:《南史·元帝徐妃传》:“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来用“半老徐娘”指中年色衰的妇女。
疑神疑鬼:形容人多疑:人家没议论你,别那么~的。
半大不小:指人未到成年但已不是儿童的年龄。
疑难杂症:难辨或难治的各种病症。比喻难以理解或解决的问题。
半生不熟:食物没完全加工熟;果实没有完全成熟:肉煮得~的,没法吃。葡萄~的,太酸。
言而不信:说话不讲信用。
无可置疑:也说毋庸置疑。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表示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
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疑信参半:指半信半疑。
一言之信:信:信用。对自己说的话都很讲信用。
治兵以信:兵:军队。要用信义来管理军队。
满腹疑团:疑团:许多弄不清的问题。形容心里充满了疑问。
多闻阙疑:闻:听;阙疑:有疑问的地方要保留。虽然见多识广,有不懂之处,还应存有疑问。指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
一男半女:指一个儿子或女儿。
达诚申信:表达真诚忠贞。
狐疑不定: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喜半参忧:表达内心一半欢喜一半忧愁的情感。
信及豚鱼: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抱柱之信: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质疑辨惑:指提出疑问,请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
一星半点:形容极少。
信受奉行:信:信仰;奉:执行。接受教诲,虔敬奉行。比喻坚信不移,奉行不悖。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形容写文章时,善于运用词汇和组织材料。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 拈(niān):用手指拿东西。
疑似之间:疑似:既像又不像。指有所怀疑,不敢肯定的事。
疑团莫释:心里有很多疑问,没有解开。
半零不落:破旧不堪的意思。
进退狐疑: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疑事无功:工作信心不足,就不会有效果。
陇头音信: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思过半矣:指已领悟大半。
主少国疑: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贪而无信:贪婪而又不守信用。
言信行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信而有征:可靠而且有证据。《左传·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征(zhēng):证验。
轻诺寡信:轻易许下诺言的,往往很少守信用。《老子·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诺:答应。
信托担保:以确保信托财产的安全,保护受托人的合法权益为目的而设立的信托。
疑人偷斧:没有根据,胡乱猜疑的人。
民保于信: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一支半节:指一小部分。
半部论语: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半三不四:指心神不定,无精打采。
赏罚不信:奖赏和惩罚不讲信用。
半信不信:指不完全相信。
信马由缰: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行动,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
徙木为信: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半明不灭:形容半明半暗,将要熄灭。
青鸟传信:青鸟:传说中受西王母役使的神鸟,后借指传递信息的使者。比喻使者传递信息。
不令而信:令:命令;信:信服。不用三令五申能使之遵守服从。
恫疑虚喝:虚张声势,恐吓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