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光明 zhèng dà guāng míng
1. 拼音:zhèng dà guāng míng
2. 意思:心怀坦白,言行正派。形容一个人做事光明磊落,没有私心。
3. 出处:宋·朱熹《答吕伯恭书》:“大抵圣贤之心,正大光明,洞然四达。”
4. 近义词及意思
光明磊落: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和“正大光明”一样,都强调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没有不可告人之处。
堂堂正正:原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现也形容光明正大。也用于表示人的行为正直,有正义感,与“正大光明”类似。
5. 反义词及意思
心怀叵测:心怀:民心,存心;叵:不可。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与“正大光明”相反,形容人有恶意,心思不正。
鬼鬼祟祟: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祸人。指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体现出行为的不正当和隐蔽,和“正大光明”形成鲜明对比。
6. 例句:
他为人正大光明,从不会在背后搞小动作。
我们做事要正大光明,经得起别人的检验。
这位官员一向正大光明,深受百姓爱戴。
在商业竞争中,应该采取正大光明的手段。
他在处理问题时,总是保持正大光明的态度。
正大光明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尊重。
比赛要正大光明地进行,严禁任何作弊行为。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正大光明的气质。
企业应该在正大光明的原则下追求利润。
他对待朋友和同事都一直是正大光明的。
成语词典:正大光明
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大吃大喝:狼吞虎咽地吃。
窗明几净:窗户明亮,桌子干净。形容屋里明亮整洁。几(jī)。
鹅毛大雪: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大显身手: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运动员在赛场上~。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耳聪目明: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他一句话把大家逗得~。
大禹治水: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大雪纷飞:纷:多而杂乱。雪花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大。
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展出的中外名画~。
明知故犯:明明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或违法的,却故意去做。
胆大妄为: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
博大精深:(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
小惩大诫:因受到小的惩罚,就加倍警惕自己,不至于犯大错误。《周易·系辞下》:“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财大气粗:形容人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
大言不惭:《论语 宪问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宋朱熹《四书集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 否矣。欲践其言,岂不难哉。” 后形容说大话不觉惭愧。
波光粼粼:形容波光明净。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
赏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弃暗投明: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与黑暗势力断绝关系,走上光明的道路。
大模大样: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
拨乱反正:《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汉书·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 指治理混乱的局面,恢复正常的秩序。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我国~,人口众多。
声势浩大: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号啕大哭: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目光炯炯:炯炯:明亮的样子。两眼明亮有神。
大义灭亲:《左传 隐公 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同谋弑桓公,后来石碏杀掉石厚,《左传》称赞石碏的行动为“大义灭亲”。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对为非作恶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制 裁。
若明若暗:比喻对问题或情况有所认识却不很清楚,也指对某事态度不明朗。
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动闪烁:华灯闪烁,~。
大喜过望:所得超过了所 希望的,因而特别高兴。《汉书 英布传》:“布又大喜过望。”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大惊失色: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唐柳宗元《黔之驴》说,老虎第一次见到驴,“庞然大物,以为神。”后也用来形容表面强大而内里虚弱的事物。
溜之大吉:偷偷地走开;一走了事(含诙谐意):他一看势头不对,转身就从后门~。
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
风华正茂:风采和才 华正在美好的时候。
光彩夺目: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
大摇大摆:形容走路挺神气、满不在乎的样子:~地闯了进去。
熊熊大火:形容火势旺盛而猛烈。
轩然大波: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事件。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轩然:高高的样子。
正儿八经:很正经;严肃认真:他是个~的庄稼人。咱们~地请他来吃顿饭。
落落大方:落落:坦率,开朗的样子。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
明察秋毫:《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察:看出。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
嚎啕大哭:大声哭叫。
容光焕发:脸上的光彩四射。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深明大义:指识大体,顾大局。
珠光宝气: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光明磊落:形容没有私心,胸怀坦白。
光怪陆离:形容五光十色,形象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明眸善睐: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
大浪淘沙:淘:用水冲洗。去掉杂质。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激烈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筛选。
大材小用: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屈才。
贻笑大方:也说见笑大方。给懂行的人留下笑柄。《庄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贻笑:见笑。大方:专家,内行人。
麻痹大意:麻痹:肢体失去知觉和运动机能障碍,比喻失去警觉。指粗心、疏忽,对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
大有裨益: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
大相径庭:《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后来用“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他们的意见~,无法折中。
光阴荏苒: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一掠而过的影子。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唐褚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 波深。”
义正词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也作义正辞严。
尾大不掉:尾巴太大,难以摆动。比喻部下势力强大,无法指挥调度。《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也比喻机构臃肿,不好调度。掉:摆动。
大声疾呼:大声而急切地 呼喊,以引起人的注意或使人醒悟。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大义凛然:坚持正义,不 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严峻不可侵犯的态度。凛(lǐn)。
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
发扬光大:使事业或优良 作风、传统等在原来基础上发展、扩大或提高。
宽大为怀:待人接物胸怀开阔,态度宽容厚道。
硕大无朋:大得没法比。形容极大。《诗经·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朋:比。
明心见性:佛教语。指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
勃然大怒: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大煞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回光返照: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短时发亮。常用以指人临死前精神的暂时兴奋或事物灭亡前呈现的暂时虚假的好转现象。《景德传灯录》卷三○:“石头和尚《草庵歌》,回光返照便归来,廓达灵根非向背。”
酩酊大醉:酩酊:沉醉的样子。形容醉得很厉害。
雄才大略:杰出的才智和宏大的谋略。
明珠暗投:把闪闪发光的珍珠投到黑暗的地方。《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而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后用“明珠暗投”比喻贵重的东西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也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或好人误入了歧途。
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现指怕有损自己,回避斗争的处世态度。
志大才疏:也说才疏志大。志向很大而能力很低。《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宋史·王安礼传》:“徐僖计议边事。安礼曰:‘僖志大才疏,必误国。’”
大吹大擂:原意是敲锣 打鼓,众乐齐奏。现用来讥讽人言语浮夸,大肆宣扬。吹:吹奏乐器。擂(léi):敲锣打鼓。
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明朗洁净的景象。比喻人的胸怀坦白开朗。宋陈亮《贺周丞相启》:“风光霁月,足以荡漾英游。”《宋史·周敦颐传》:“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霁(jì):雨后转晴。
微言大义:《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后用“微言大义”指精微的语言里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微:精深,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