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 míng míng bái bái
1. 拼音:míng míng bái bái
2. 意思: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3.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账目已明明白白,并无分文来去。”
4. 近义词及意思:
清清楚楚(清晰明白有条理)
清清白白(品行纯洁,没有污点,也指清楚明白)
真真切切(真实确切,强调真实性和准确性)
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
显而易见(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
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黑白分明(黑色与白色对比鲜明。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
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彰明较著(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很容易看清)
5. 反义词及意思:
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指内容混乱的样子)
模模糊糊(思想上不清晰,看东西不真切,也表示对事物的印象不深刻)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含含糊糊(含混不清的样子,说话不明确,态度不明朗)
不明不白(指说话含含糊糊,很不清楚;也形容行为暧昧)
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错综复杂(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
云雾迷蒙(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似是而非(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混淆是非(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6. 例句:
他把事情的经过明明白白地讲了一遍,大家都清楚了。
老师的讲解明明白白,同学们很快就理解了知识点。
合同上的条款写得明明白白,双方都要遵守。
做人要明明白白,不要搞那些小动作。
这件事你要给我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她的心思明明白白地写在脸上,大家都看得出来。
我们要把工作任务明明白白地分配下去,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
账目必须明明白白,不能有任何模糊不清的地方。
他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错误,却不愿意改正。
把话说明明白白,不要让别人猜来猜去。
成语词典:明明白白
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白日做梦:比喻幻想根本不能实现。
窗明几净:窗户明亮,桌子干净。形容屋里明亮整洁。几(jī)。
白手起家: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耳聪目明: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明知故犯:明明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或违法的,却故意去做。
赏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弃暗投明: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与黑暗势力断绝关系,走上光明的道路。
若明若暗:比喻对问题或情况有所认识却不很清楚,也指对某事态度不明朗。
白发苍苍:苍苍:灰白色。头发灰白。形容人的苍老。
阳春白雪:春秋时楚国歌曲名。因为高深难懂,能和唱的人很少。后多用来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与“下里巴人”相对。
明察秋毫:《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察:看出。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
深明大义:指识大体,顾大局。
白驹过隙:《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隙。” 意思是如同白色的马在缝隙前飞驰而过,转眼就不见了。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死乞白赖:同“死气白赖”。
光明磊落:形容没有私心,胸怀坦白。
明眸善睐: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
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
苍白无力: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明心见性:佛教语。指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
素车白马: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明珠暗投:把闪闪发光的珍珠投到黑暗的地方。《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而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后用“明珠暗投”比喻贵重的东西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也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或好人误入了歧途。
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现指怕有损自己,回避斗争的处世态度。
开宗明义:原为《孝经》第一章名。后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主要的意思。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义。
爱憎分明:指爱什么、恨什么的态度和立场非常鲜明。
白璧微瑕:洁白的玉上面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有些小缺点。
柳暗花明: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后多用“柳暗花明”形容树木成荫、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真相大白:大白:彻底弄清楚。真实情况完全弄明白了。
简明扼要: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明枪暗箭:比喻公开的与隐蔽的各种攻击。
掌上明珠:拿在手掌里的珠子。晋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原比喻极钟爱的人。后多用来专指父母特别疼爱的女儿。
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正大光明:行为正派,襟怀坦白。
恩怨分明: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平白无故:平白:凭空;故:缘故。指无缘无故。
清清白白:品行纯洁,没有污点,特指廉洁自律或没有做过不正当、不道德的事情。
白浪滔天:形容波浪滚滚,无边无际,多形容大海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也可引申形容局势剧烈动荡。
明辨是非:把是非分清楚。
先见之明:指对事物有预见性;事先能料及事后的结果。《后汉书·杨彪传》:“愧无(金)日(mì)?(dī)先见之明。”
明目张胆:指无所畏忌。《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现多用来形容公开地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明升暗降:指表面上升官,而实际上被削去权力。
一穷二白:形容基础差,底子薄(穷,指工农业不发达;白,指文化科学水平不高)。
冰雪聪明:比喻人聪明非凡。
白璧无瑕: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白头到老:白头:头发白。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下落不明:下落:着落,去处。指不知道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春光明媚: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明白了当:形容说话或做事干净利落。
青红皂白:四种不同的颜色。比喻是非或情由:不问~。
奉若神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民奉其君…敬之如神明。” 指盲目崇拜对方,像迷信的人敬奉神一样。神明:泛指神。
光明正大:原指明白不偏邪。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形容一个人做事、为人没有私心,公正无私。
明媒正娶:旧时指有媒人说合,按传统结婚仪式迎娶的婚姻。
来历不明:来历:由来。人或事物的来历与经过不清楚。
心明眼亮: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洞察事物,明辨是非。
白衣天使:护士的美称。
简单明了:简明扼要,一看就明白。形容事物或表述简洁清晰,没有复杂的内容或结构,让人容易理解。
聪明睿智:指聪颖明智。
聪明才智:指有丰富敏捷的智力和显著的才能。
明争暗斗:明里暗里都在进行争斗。
白纸黑字:白纸上写的黑字,指见于书面的确凿的证据:这是~,赖是赖不掉的。
一清二白:比喻十分清白。亦比喻非常清楚。
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赏罚严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处理清楚明白。
赏罚不明:赏罚不清楚不明白。该奖赏的不奖赏,该惩罚的不惩罚。
是非分明: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不白之冤:指无法辩白或难以洗雪的冤枉:蒙受~。
聪明伶俐:聪明:智力发达,天资高。伶俐:灵活、乖巧。形容小孩头脑机灵,活泼且乖巧。
莫明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不明不白:指说话含含糊糊,很不清楚。也形容行为暧昧。
月明风清:月光明朗,微风爽人。形容美好的月夜。
自知之明:《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后用以指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人贵有~。
听聪视明:听:听觉;聪:灵敏;视:视觉;明:清楚。听得清,看得明。形容对事物有清楚而正确的认识。
明正典刑:指依法公开处置。宋吕颐浩《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当明正典刑;如委实抱病,伏望天慈,放臣闲退。”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执行法律。
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洁严明,多用来形容官员处理政务时秉持公正、廉洁的态度。
两头白面:白面:面粉,比喻糊涂或被人蒙骗。对两头都掩饰、隐瞒。形容作事情表里不一,两面糊弄,两头讨好。
白鸡之梦:《晋书·谢安传》:“﹝ 安 ﹞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因悵然谓所亲曰:‘昔 桓温 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 温 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 温 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寻薨,时年六十六。”后用以泛指不祥之兆。唐 李德裕《怀崧楼记》:“洎 太和 己丑岁,復接旧老,同升台阶,或纔叹止舆,已协白鸡之梦;或未闻税驾,遽有黄犬之悲。向之荣华,可以悽愴。”亦省作“白鸡梦”。唐 李白《东山吟》:“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懽。”
脱白挂绿:脱去白衣,换上绿袍。指初登仕途。
聪明出众:聪明:智力发达,天资高;出从:超众。指智力超过一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