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末归本 qù mò guī běn
去末归本的意思
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
1. 【解释】: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
2. 【出自】:《后汉书·章帝本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馑屡臻。深惟先帝忧人之本,……诚欲元元去末归本。”
去末归本的反义词
去本就末、抱枝拾叶
成语词典:去末归本
无家可归:没有家可回。指流离失所。
责有攸归:责任有所归属。指责任归谁承担是推卸不了的。攸(yōu):所。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细枝末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死去活来:死过去又醒过来,形容极度悲哀或疼痛。
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
穷途末路:路的尽头。比喻无路可走的地步。
舍本逐末:又说弃本逐末。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形容轻重倒置。《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弃本逐末。”
衣锦荣归:衣锦还乡。
完璧归赵:战国时代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璧去换城。相如到秦国献了璧,见秦王没有诚意,不肯交出城池,就设法把璧弄回,派人送回赵国(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同归于尽:一同毁灭。尽:完结,灭亡。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满载而归:(车、船)装得满满地回来。比喻收获很大。
言归于好:《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指彼此重新和好。言:文言虚词,用于句首,没有实际意义。
变本加厉: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现指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恶劣(含贬义)。厉:猛烈。
返璞归真: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也说归真返璞。
追本溯源: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也说追本穷源。
照本宣科:照着本子读。形容只是死板地照着念,毫无创造发挥。宣科:道士诵经。
改邪归正:离开邪路,回到正路上来。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英雄本色: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归心似箭: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回家心切。
言归正传:说话或写文章回到正题上来(评话和旧小说中常用的套语)。
物归原主:归:还给。把物品还给原来的主人。
说不过去:指不合情理;无法交代:你这样对待人家,太~了。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一本万利:形容本钱很小,利润很大。
归真返璞:也说返璞归真。去其外饰,反回原貌。《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真:本来面目。璞(pú):含玉的石头。
宾至如归:客人到此,有在家之感。形容接待客人热情周到。《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
眉来眼去:形容以眉眼传情。也用来形容暗中勾结。
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来龙去脉:山形地势像龙一样连贯着。本是迷信的人讲风水的话,后来比喻人、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早出晚归:出去得很早,回来得很晚,形容辛勤劳作。
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本位主义:一种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不顾大局和整体利益。
大势已去: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有利的形势已经丧失,前途已经没有希望。
何去何从:离开哪里,走向哪里?指在重大问题上选择什么方向。《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去:离开。从:跟随。
本固枝荣:树木主干强固,枝叶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础巩固了,其他部分才能发展。
认祖归宗:寻认祖先,并归还本宗。
原原本本:也作源源本本。
说来说去:反复阐说。
小本经营:本钱小、利润少的买卖。
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也说实至名随。
强弩之末:《汉书·韩安国传》:“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gǎo)。” 意思是说,即使强弩射出的箭,到最后力量也会减弱,连鲁地产的薄绸子也穿不透。比喻势力已经衰弱,起不了任何作用了。
不知去向:向:方向。不知道哪里去了。
荣归故里:指光荣地回到家乡。一般是指某人在外面取得了成功或者获得荣誉后返回故乡。
直来直去:径直去径直回:这次去广州是~,过不几天就回来了。
放虎归山:也说纵虎归山。把已捕获的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末路之难: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还原反本:回复到事物的本来形态。
旧燕归巢:从前的燕子又飞回老窝。比喻游子喜归故里。
相去天渊:天渊:高天和深渊。比喻二者相隔极远,差别极大。
重本抑末:中国 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战国 时 李悝、商鞅 和 韩非 等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和富国强兵的源泉,因而把农业称为“本”,把工商业称为“末”,认为重农必须抑商和禁末,以保证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对巩固封建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日益增加。南宋 以后,反对抑商的人也渐多。到了近代,反对抑商又包含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新内容。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下册第五章三:“重本抑末口号自 战国 后期以来已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其间虽也有思想家把本末概念作了新的解释,认为农工商各有本末……可是,从未有人公开地否定过重本抑末观点。”
诠才末学: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汲古阁本:版本名。指明毛晋汲古阁的刻本。也称毛本。
以肉去蚁:用肉驱赶蚂蚁,蚂蚁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解黏去缚:解除粘着和束缚。
刮骨去毒: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末作之民:末作: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业,工商各业为末业。指从事农业以外的经营者。
归了包堆:总共一起。
丝来线去:比喻纠缠连挂。
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思归张翰:泛指思乡欲弃官归隐的人。
张本继末: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颠来倒去:翻过来,倒过去。形容反反复复。
左来右去:形容来回折腾。
归邪返正:指改正错误,返回正确道路。
登高去梯:攀登到高处后把梯子拿掉。表示已无退路。
趋之如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
归全返真:回复到完满的本原的境界。
久归道山: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原本穷末:原本:探求根源;穷末:寻究到尽头。追溯事物的由来。
本来面目:事物原来的样子。
临难如归:犹言视死如归。《魏书·节义传序》:“至於輕生蹈節,臨難如歸,殺身成仁,死而無悔,自非耿介苦心之人,郁怏激氣之士,亦何能若斯。”《北史·崔挺等传论》:“模 雄壯之烈,楷 忠貞之操,殺身成義,臨難如歸,非大丈夫亦何能若此矣。”
断还归宗:指出嫁或被卖的女子由官府判决归还母家。
报本反始: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解甲归田:脱掉铠甲,回到乡村。指将士离开军队,回乡务农。
反本溯源:比喻追寻事情的根源。
去国怀乡:意为:离开国都,思念家乡,出自《岳阳楼记》。。
汤去三面:泛言普施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