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本加厉 biàn běn jiā lì
1. 拼音:biàn běn jiā lì。
2. 意思: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厉:猛烈。
3. 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4. 近义词及意思
雪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和变本加厉都有程度加深、情况更糟的意思。
火上浇油: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侧重于让不好的情况进一步恶化。
5. 反义词及意思
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表示程度轻,与变本加厉表示程度加重相反。
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和变本加厉意思有些接近,但变本加厉更强调在原有基础上变得更严重。其反义词可以是“蒸蒸日上”,表示事业等一天天地向上发展,越来越好。
6. 例句
他不但没有改正错误,反而变本加厉,继续做坏事。
敌人的进攻变本加厉,我方的防御压力越来越大。
她对他的抱怨变本加厉,让他感到很头疼。
孩子的叛逆行为变本加厉,父母为此十分担忧。
环境污染问题如果不加以控制,只会变本加厉。
公司的财务危机变本加厉,已经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他的懒惰变本加厉,整天无所事事,什么都不想干。
对手的诋毁变本加厉,严重影响了他的声誉。
这种不良风气在社会上变本加厉地传播,必须加以遏制。
她的奢侈行为变本加厉,完全不顾家庭的经济状况。
成语词典:变本加厉
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
声色俱厉:指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俱:都。厉:严厉。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勃然变色: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添砖加瓦:比喻为宏伟的事业做一点小小的贡献:我们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
舍本逐末:又说弃本逐末。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形容轻重倒置。《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弃本逐末。”
添枝加叶: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也说添油加醋。
雪上加霜: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受损害的程度加重。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风云突变: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变本加厉: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现指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恶劣(含贬义)。厉:猛烈。
再接再厉:唐韩愈和孟郊《斗鸡联句》中孟郊的诗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后用以指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接:交战。厉:同“砺”,磨快。
蜕化变质:蜕化:虫类脱皮变化。比喻人堕落变坏。
厉行节约:厉:严格。严格地实行节约。
追本溯源: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也说追本穷源。
亘古不变: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引申义:空间和时间上延续不断。
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形容变化很快、很多。
照本宣科:照着本子读。形容只是死板地照着念,毫无创造发挥。宣科:道士诵经。
疾言厉色:也说疾言遽色。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铺张扬厉: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铺张对天之闳休,扬厉无前之伟迹。” 后多用以形容过分铺张,讲究排场。铺张:铺叙渲染。扬厉:宣扬扩大。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严厉,内心怯懦软弱。《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厉:凶猛。荏(rěn):软弱。
厉兵秣马:见〖秣马厉兵〗。
雷厉风行: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执行政策、命令等要求严,行动快。《新唐书·韩愈传》:“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飞。”
一成不变:《礼记·王制》:“刑者,侀(型)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原指刑法一经制定,不可改变。后用以指固定不变。成:形成。
英雄本色: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罪加一等:指对罪犯加重处罚。
恶语相加: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一本万利:形容本钱很小,利润很大。
快马加鞭:对快跑的马再打几鞭子,使它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
谈虎色变:一谈到老虎,吓得脸色就变了。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后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就感到恐怖。
本位主义:一种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不顾大局和整体利益。
风雪交加:风和雪同时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
正言厉色:正:严正;言:言辞;厉:严厉;色: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风雨交加: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
本固枝荣:树木主干强固,枝叶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础巩固了,其他部分才能发展。
节哀顺变:节制哀痛,顺应变故。对父母或其他亲人去世的人的慰唁之辞。《礼记·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
原原本本:也作源源本本。
小本经营:本钱小、利润少的买卖。
摇身一变:神怪小说中描写人物或妖怪一晃身就变成别的形体。现指坏人改换面目出现。
添油加醋: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雷电交加:指风雨天既有雷也有闪电,两种现象同时出现。现也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
变化多端:端:头绪。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随机应变:根据情况灵活地应付事态的变化。《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孙权)乃问曰:‘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统(庞统)曰:‘不必拘执,随机应变。’”
大加挞伐:大规模地进行武力讨伐。
卓诡变幻:卓诡:卓异,卓越。指超绝特异,变幻莫测。
还原反本:回复到事物的本来形态。
履机乘变:犹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重本抑末:中国 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战国 时 李悝、商鞅 和 韩非 等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和富国强兵的源泉,因而把农业称为“本”,把工商业称为“末”,认为重农必须抑商和禁末,以保证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对巩固封建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日益增加。南宋 以后,反对抑商的人也渐多。到了近代,反对抑商又包含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新内容。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下册第五章三:“重本抑末口号自 战国 后期以来已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其间虽也有思想家把本末概念作了新的解释,认为农工商各有本末……可是,从未有人公开地否定过重本抑末观点。”
汲古阁本:版本名。指明毛晋汲古阁的刻本。也称毛本。
大人虎变: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选士厉兵:厉:磨;兵:武器。挑选士兵,磨利武器。
诡谲多变:谲:欺诈;诡谲:怪异。形容人的性情怪异多变。
张本继末: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冠上加冠:同画蛇添足,比喻多余的举动。
原本穷末:原本:探求根源;穷末:寻究到尽头。追溯事物的由来。
无以复加:再也不能增加。指达到了顶点。宋王安石《周礼义序》:“至于后世,无以复加。”
盘水加剑:汉代大臣自杀处死的一种表示。加剑:自杀。
本来面目:事物原来的样子。
报本反始: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蝉蜕龙变:犹言蝉蜕蛇解。《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序》:“蟬蜕龍變,棄俗登仙。”吕延济 注:“蟬蜕,謂脱殼出其身,龍變,謂解其骨而騰形,棄俗登仙,有如此者。”
贫病交加: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
足尺加二:比喻过分、过头。
反本溯源:比喻追寻事情的根源。
强加于人:把一个人或一方的意见、看法勉强加诸于别人。
矫世变俗:指纠正和改变不良的世风民俗。
变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悔恨交加:恨:遗憾;交加:一起出现。形容非常懊悔。
将本求利:用本钱谋求利润。
风云万变: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龙行虎变:比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
知机识变:指能了解、掌握时机,识别、适应时局的变化。
救时厉俗: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以手加额:把手放在额头上。表示欢欣、庆幸或敬意。宋杨万里《章贡道院记》:“斯言一出,十邑之民,以手加额,家传人诵。” 参见〔额手称庆〕
通时合变: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同“通权达变”。
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舍本事末:舍:舍弃;事:从事。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用夏变夷: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权变锋出:随机应变,锋芒毕露。形容言辞辩捷锐利。
水源木本:水的源头,树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