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张扬厉 pū zhāng yáng lì
1. 拼音:pū zhāng yáng lì。
2. 意思:原指竭力铺陈渲染,力求发扬光大。后多形容过分讲究排场。
3. 出处: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作为歌诗,荐之郊庙,纪泰山之封,镂白玉之牒,铺张对天之闳休,扬厉无前之伟绩。”
4. 近义词及意思
近义词:大肆渲染。
意思:比喻为了达到目的肆意夸大事实,加以宣传。与“铺张扬厉”都有极力宣扬、夸大的意思。
5. 反义词及意思
反义词:实事求是。
意思: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和“铺张扬厉”那种夸大、讲究排场的意思相反。
6. 例句
他做事总是铺张扬厉,一点小事也要搞得人尽皆知。
这家公司的开业典礼铺张扬厉,花费巨大。
婚礼本是喜事,但有些人铺张扬厉,造成了浪费。
他在介绍自己的成就时,铺张扬厉,让人感觉很不真实。
有些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在广告宣传上铺张扬厉。
他的演讲铺张扬厉,虽然很有气势,但内容空洞。
这位明星的生日派对铺张扬厉,尽显奢华。
不要铺张扬厉地搞形式主义,要注重实际效果。
报告内容应该实事求是,而不是铺张扬厉地吹嘘。
他在讲述自己的旅行经历时铺张扬厉,增添了许多夸张的情节。
成语词典:铺张扬厉
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张三李四: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东张西望: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声色俱厉:指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俱:都。厉:严厉。
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
其貌不扬:指某人外貌不好看。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 不扬:不好看。
慌慌张张:形容举止慌张,不稳重。
张冠李戴: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记俗谚:“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后用“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冠:帽子。
沸沸扬扬:形容议论 纷纷,好像水沸腾后气泡、热气蒸腾翻滚一样。
趾高气扬:走路时脚抬得高高的,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变本加厉: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现指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恶劣(含贬义)。厉:猛烈。
再接再厉:唐韩愈和孟郊《斗鸡联句》中孟郊的诗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后用以指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接:交战。厉:同“砺”,磨快。
分道扬镳:也说分路扬镳。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北史·魏宗室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 丰沛,自应分路扬镳。” 扬镳:驱马前进。镳(biāo):马嚼子。
神采飞扬: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厉行节约:厉:严格。严格地实行节约。
发扬光大:使事业或优良 作风、传统等在原来基础上发展、扩大或提高。
纷纷扬扬:状态词。(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鹅毛大雪~。
飞扬跋扈:原指意态举 动放纵,不受约束。唐杜甫《赠李白》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现多形容骄横放肆。
疾言厉色:也说疾言遽色。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铺张扬厉: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铺张对天之闳休,扬厉无前之伟迹。” 后多用以形容过分铺张,讲究排场。铺张:铺叙渲染。扬厉:宣扬扩大。
激浊扬清:比喻抨击、清除坏的,表彰、发扬好的。《尸子·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
改弦更张:换掉旧的琴弦,再安上新的。比喻去旧更新,改变制度或作法等。《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宋书·乐志》:“琴瑟时未调,改弦当更张。矧乃治天下,此要安可 忘。”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严厉,内心怯懦软弱。《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厉:凶猛。荏(rěn):软弱。
厉兵秣马:见〖秣马厉兵〗。
雷厉风行: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执行政策、命令等要求严,行动快。《新唐书·韩愈传》:“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飞。”
欲扬先抑: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
一张一弛:《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比喻宽严要互相补充,交替使用。今也比喻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有紧有松,劳逸结合。张:弓上弦。弛:弓卸弦。
宛转悠扬:委宛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
铺张浪费:铺张:讲究排场。为了场面好看而浪费人力物力。
臭名远扬:名: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
明目张胆:指无所畏忌。《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现多用来形容公开地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张口结舌:形容理屈词穷、无言答对,或紧张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张王赵李: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斗志昂扬:战斗意志高 昂旺盛:全国人民~,决心战胜一切困难和险阻。
张牙舞爪: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
虚张声势:并无实力,故意大造声势。
剑拔弩张:《汉书·王莽传下》:“省中相惊传,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 后南朝梁袁昂用“剑拔弩张”形容书法雄健。今用“剑拔弩张”意同“拔刃张弩”,指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弩(nǔ):古时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自作主张: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声名远扬:名声传得很广,远近闻名。常用来形容人、地方、事物等因某种特色、成就等而被广泛知晓。
正言厉色:正:严正;言:言辞;厉:严厉;色: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扬眉吐气:形容摆脱受压的困境后,高兴、痛快的样子。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扬眉:眉头舒展。
扬长避短:发扬长处,避开短处:知人善任,~。
名扬四海:四海:天下。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
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 模很大。张:展开。
扬扬得意: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张皇失措:慌张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
张袂成阴: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扬风扢雅:品评诗文。
铺谋设计:巧作安排设下计谋。
我武惟扬:形容威武凌厉,奋发向上的样子。
选士厉兵:厉:磨;兵:武器。挑选士兵,磨利武器。
假虎张威:犹言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思归张翰:泛指思乡欲弃官归隐的人。
张本继末: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大肆铺张:为了形式上的好看,不顾一切地过分讲究排场。
遏恶扬善:隐瞒缺点或过失 而宣扬其长处。《周易·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张王李赵: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游光扬声:流传荣誉,播扬名声。
鼓舌扬唇: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斗挹箕扬:比喻无实用。斗、箕皆星宿名,一象斗,一象箕,故以为名。
隐恶扬善:隐瞒别人坏的方面,宣扬其好的方面。《礼记·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恶(è)。
设计铺谋:设下计谋。
扬镳分路: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趾气高扬:楚国的屈瑕带兵讨伐罗国,大夫斗伯比前往送行,返回时对车夫说∶“莫敖(屈瑕字)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骗口张舌:搬弄唇舌。
张狂妄行:张狂:嚣张,轻狂。气焰嚣张,胡作非为。
跃马扬鞭:跃:跳。跳上骏马,举起马鞭。形容扬鞭催马急驰而去的样子。也比喻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
播土扬尘:谓尘土飞扬。亦形容飞奔。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二折:“恨不得播土揚塵,又無個過性的人。”《水浒传》第五四回:“却早黑氣冲天,狂風大作,飛砂走石,播土揚塵。”
神气扬扬:形容人精神焕发。
饭来张口:指吃现成饭。形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救时厉俗: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救火扬沸:泼开水去救火。比喻治标而不治本,灾祸依然如故。《史记·酷吏列传》:“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
鸱张鱼烂:比喻外表嚣张,内则溃烂而自行覆灭。
纲举目张:提起鱼网上的大绳一抛,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了。比喻文章条理分明,也指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汉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 纲:鱼网上的大绳。目:网上的眼。
滑泥扬波:指同流合污,随俗浮沉。
厉精更始:厉:振作,奋勉;更始:除旧布新。振奋精神,进行革新。
慌张慌智:犹慌里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