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张西望 dōng zhāng xī wàng
1. 拼音:dōng zhāng xī wàng
2. 意思: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3.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4. 近义词及意思: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也可表示观察周围的情况,和东张西望都有四处张望的意思)
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也有犹豫不决、四处张望的含义)
5. 反义词及意思:
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与东张西望相反,强调专注)
聚精会神(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突出专注认真的状态,和东张西望的分散注意力形成对比)
6. 例句:
他在人群中东张西望,似乎在寻找什么人。
上课时,那个调皮的学生总是东张西望,不认真听讲。
小偷在小区里东张西望,寻找作案目标。
她站在路口东张西望,等着朋友来接她。
孩子在商场里东张西望,被各种玩具吸引。
他在图书馆里东张西望,影响了其他读者。
小狗在院子里东张西望,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
那个人在车站东张西望,可能是在找车次信息。
他在公园里东张西望,像是在欣赏风景又像是在找人。
侦探在案发现场东张西望,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成语词典:东张西望
东山再起: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
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张三李四: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喝西北风:指没有东西吃;挨饿。
东张西望: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东拉西扯:形容说话没有中心或条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旭日东升:旭日:初升的太阳。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也比喻艰苦的岁月已过去,美好的日子刚刚来到。
慌慌张张:形容举止慌张,不稳重。
望尘莫及:远远望着前面人马行走时扬起来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常用作和人比较时自谦的话。《后汉书·赵咨传》:“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莫:不。及:到,赶上。
声东击西: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声:扬言。
大喜过望:所得超过了所 希望的,因而特别高兴。《汉书 英布传》:“布又大喜过望。”
守望相助:为了防御外来的侵害,邻近的村落协同看守瞭望,遇警互相帮助。
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宋苏轼《与李之仪》之二:“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又 有很高的声望。
张冠李戴: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记俗谚:“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后用“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冠:帽子。
中西合璧: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东施效颦: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姿态很美,也学她的样子,却丑得可怕(见于《庄子·天运》)。后人把这个丑女人称作东施。“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望风披靡:形容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见对方的一点影子,没有交锋便溃败了。披靡(pīmǐ):草木随风倒伏。
望而却步:一看就往后退缩。形容十分害怕困难和危险。
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不孚众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铺张扬厉: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铺张对天之闳休,扬厉无前之伟迹。” 后多用以形容过分铺张,讲究排场。铺张:铺叙渲染。扬厉:宣扬扩大。
改弦更张:换掉旧的琴弦,再安上新的。比喻去旧更新,改变制度或作法等。《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宋书·乐志》:“琴瑟时未调,改弦当更张。矧乃治天下,此要安可 忘。”
望洋兴叹:《庄子·秋水》记载,河伯(黄河神)自以为大得了不得。后来到了海边,望见无边无际的海洋,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仰望着海神,发出了叹息。后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望洋:仰望的样子。
得陇望蜀:东汉光武帝刘秀下命令给岑彭:“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教他平定陇右(今甘肃一带)以后领兵南下,攻取西蜀(见于《后汉书·岑彭传》)。后来用“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一张一弛:《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比喻宽严要互相补充,交替使用。今也比喻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有紧有松,劳逸结合。张:弓上弦。弛:弓卸弦。
大失所望:非常失望。
铺张浪费:铺张:讲究排场。为了场面好看而浪费人力物力。
明目张胆:指无所畏忌。《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现多用来形容公开地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西装革履: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张口结舌:形容理屈词穷、无言答对,或紧张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说东道西:说东家,讲西家。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望子成龙:希望儿子能成为出人头地或有作为的人。
东倒西歪:形容行走、坐立时身体歪斜或摇晃不稳的样子。
张王赵李: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功高望重:功劳大而名望高。
张牙舞爪: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
东窗事发:传说宋代秦桧曾与妻子在自己家的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后来秦桧得病而死。他妻子请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见秦桧在阴间身戴铁枷受苦,秦桧对他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见于元刘一清《钱塘遗事·二·东窗事发》)后来用“东窗事发”指罪行、阴谋败露。也说东窗事犯。
一望无际: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麦浪翻滚,~。
虚张声势:并无实力,故意大造声势。
剑拔弩张:《汉书·王莽传下》:“省中相惊传,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 后南朝梁袁昂用“剑拔弩张”形容书法雄健。今用“剑拔弩张”意同“拔刃张弩”,指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弩(nǔ):古时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指东画西: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福如东海:祝颂的话。祝 愿一个人的福气像东海那样广大无边。常与“寿比南山”连用。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 佛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佳期。从今后,儿孙昌盛,个个赴丹墀。”
自作主张: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江东父老: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东拼西凑:比喻零乱地加以拼凑。
望梅止渴:《世说新语·假谲》记载,三国时,曹操带兵长途行军,士兵们都很口喝,曹操便说:“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们听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来加以安慰。
东西南北: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不负众望: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遥遥在望:在望:可看见。远远地可以看到。
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 模很大。张:展开。
夕阳西下: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张皇失措:慌张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日薄西山: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刘氏,李密的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太阳靠近西山,将要落下。比喻衰老的人临近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快要灭亡。薄:迫近。
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想念的迫切。宋杨万里《晨炊横塘桥酒家小窗》诗:“饥望炊烟眼欲穿,可人最是一青帘。”
张袂成阴: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东躲西跑: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扫墓望丧: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指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
东撙西节:指从各方面节省。
望门贵族:旧指富贵人家。
马策西州: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 卒前扶病还都经 西州 门,安 死,其甥 羊昙 伤痛,“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后因以“马策西州”为痛悼死者之典。
令闻令望:令闻:美好的名声;令望:有美好的威仪,使人景仰。有美好的名声和品德,使人仰慕效仿。
望风而溃:刚看到敌方的影子就溃不成军。形容军旅不堪一击。
西山日迫: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同“西山日薄”。
望风而逃: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
假虎张威:犹言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东郭先生:明马中锡 《中山狼传》中的人物。赵简子到中山地方打狼,为民除害。狼中箭逃跑,求救于东郭先生。东郭先生 千方百计地救了狼,结果几乎为狼所害。后借指那些对恶人讲仁慈的糊涂人。
思归张翰:泛指思乡欲弃官归隐的人。
资浅望轻:资历浅,
张本继末: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涂东抹西: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倚门之望:靠着家门向远处眺望。
大肆铺张:为了形式上的好看,不顾一切地过分讲究排场。
东劳西燕: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张王李赵: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望尘僄声:比喻听见风就是雨,不辨事情的虚实真伪。
东零西散:形容零落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