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革履 xī zhuāng gé lǚ
拼音:xī zhuāng gé lǚ
意思: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出处:孙犁《澹定集摘抄》:“这位‘管乐’西服革履,趾高气扬。后来忽然低头丧气起来。”
近义词:
衣冠楚楚:形容衣帽穿戴得整齐漂亮。侧重于整体穿着整洁、有风度。
峨冠博带:高帽子和阔衣带,古代士大夫的装束。后比喻穿着礼服。突出穿着正式、庄重,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历史感。
衣装笔挺:形容衣服平整、挺直,穿着显得精神、得体。强调服装的版型和穿着效果。
反义词:
衣衫褴褛:衣服破破烂烂。形容生活贫困,衣着不整的样子。与 “西装革履” 所代表的整洁、时尚形成鲜明对比。
不修边幅: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表示对穿着打扮不在意,不注重形象。
鹑衣百结:鹌鹑的尾巴短而秃,像打满补丁一样。形容衣服非常破烂。突出穿着的破旧程度。
例句:
他每天都西装革履地去上班,显得十分专业。
那位企业家总是西装革履,出席各种重要场合。
今天的会议很重要,大家都西装革履,以示重视。
新郎在婚礼上西装革履,帅气十足。
参加商务谈判,西装革履是基本的礼仪要求。
只见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走进了咖啡厅,气质不凡。
新入职的员工都被要求西装革履,展现良好的企业形象。
颁奖典礼上,获奖者们西装革履,光彩照人。
他为了这次面试,特意西装革履,希望能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
一群西装革履的年轻人走在街头,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成语词典:西装革履
喝西北风:指没有东西吃;挨饿。
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不要靠~来吓人。
东张西望: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东拉西扯:形容说话没有中心或条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装模作样:故作姿态,故意装作了不起的样子。
声东击西: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声:扬言。
银装素裹: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或冬天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包裹。(形容雪后一片白色的世界。)
步履艰难: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中西合璧: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如履平地:履:踩。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
乔装打扮:改变服饰,装扮成另外模样,以隐瞒身份(现多含贬义)。
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步履维艰:形容行走极为困难(一般指老年或有病的人)。《金史·章宗纪》:“年高艰于步履者,并听策杖,仍令舍人护卫扶之。” 维:文言助词。
削足适履: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些以适应小鞋。比喻过分迁就现成条件,或生搬硬套。《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足:脚。履:鞋。
装聋作哑:假装聋哑,形容故意不理睬,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西装革履: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装神弄鬼:装扮成鬼神(骗人)。
说东道西:说东家,讲西家。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东倒西歪:形容行走、坐立时身体歪斜或摇晃不稳的样子。
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不懂装懂: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
指东画西: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东拼西凑:比喻零乱地加以拼凑。
装疯卖傻:故意装作疯癫痴呆的样子。
东西南北: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洗心革面:清除坏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改过自新。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自今以始,洗心革面。”
整装待发:整理收拾好行装,等待出发。
夕阳西下: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起来。指在战场上壮烈牺牲。《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日薄西山: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刘氏,李密的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太阳靠近西山,将要落下。比喻衰老的人临近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快要灭亡。薄:迫近。
红装素裹: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
东躲西跑: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履机乘变:犹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东撙西节:指从各方面节省。
革图易虑:改变计谋策略。
马策西州: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 卒前扶病还都经 西州 门,安 死,其甥 羊昙 伤痛,“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后因以“马策西州”为痛悼死者之典。
西山日迫: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同“西山日薄”。
纳履踵决: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涂东抹西: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金革之患:金革:兵器和铠甲;患:灾祸。指战乱。
东劳西燕: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偃革尚文:停息武备,注重文教。
革新图强:改革创新,发愤图强。
戴清履浊: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东零西散:形容零落分散。
行不履危: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东封西款:谓边境罢战修好。封,封爵;款,归顺。
金革之世:金革:兵器和铠甲;世:时代。战乱的年月。
戴高履厚:头顶天脚踩地。
临深履薄:《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用“临深履薄”比喻谨慎戒惧。
跋履山川: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履穿踵决: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东挨西问:挨:接近。形容四处打听、寻问。
轻裘朱履:形容闲适安逸的生活。
杖履相从:指追随左右。
东作西成:犹言春种秋熟。
东迁西徙:指四处迁移,居止不定。
东躲西逃: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践冰履炭:踩冰踏炭。比喻历经各种艰险。
足履实地:履:踩踏。脚踏实地。比喻实事求是,平实而不虚浮。
装怯作勇:本来胆怯,却装出勇敢的样子。
革命反正:变革天命,使之恢复正常。借指改朝换代。
临深履险:深:深渊;履:踩踏;薄:薄冰。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据义履方: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东眺西望:眺:向无处看。向东西两面眺望。
东兔西乌: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洗心革志:指彻底改变旧有心思和志向。
包元履德: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
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朝东暮西:朝:早晨。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孤履危行:指行为孤高独特。
蹈仁履义:遵循仁义之道。
足不履影:比喻循规蹈矩。
革命创制:指变革天命,创立新制。多指改朝换代。
西歪东倒:歪:偏斜。指身不由己,倾斜不稳。也形容物体倾斜不牢固。
东扭西歪:嘴唇不停地做怪样而实际并未说话。
登高履危:比喻诚惶诚恐。
东行西步:谓举动失措,行无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