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东画西 zhǐ dōng huà xī
1. 拼音:zhǐ dōng huà xī。
2. 意思: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3.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四:“说青道黄,指东划西。”
4. 近义词及意思
指东说西:①见“指东话西”。②犹言指桑骂槐,和指东画西一样,都有说话不针对主题、言语混乱或故意绕弯子的意思。
东拉西扯: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指说话条理斋乱,没有中心,与指东画西类似,强调说话内容的杂乱无章。
5. 反义词及意思
开门见山: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和指东画西相反,突出表达的直接性。
直截了当:形容说话做事爽快、不绕圈子,与指东画西形成鲜明对比,体现说话内容直奔主题。
6. 例句
他说话总是指东画西,让人摸不着头脑。
你别指东画西了,有话直说。
在讨论重要问题时,不要指东画西,浪费时间。
他回答问题时指东画西,显然是不想正面回答。
老师让他总结课文,他却指东画西,说了一堆无关的话。
这个人指东画西的,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我们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你指东画西地空谈。
他在演讲时指东画西,没有重点,听众都很失望。
别再指东画西了,我们的时间有限,赶紧进入主题。
他一紧张就指东画西,完全偏离了话题。
成语词典:指东画西
诗情画意:富有诗画的意境。形容自然环境或文艺作品给人以美感。
东山再起: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
十指连心:手指头感觉灵敏,十个手指碰伤了哪一个,心里都感到疼痛,常用来比喻某人和有关的人或事具有极密切的关系。
画龙点睛:传说梁代张僧繇(yóu)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了四条龙,不点眼睛,说点了就会飞走。听到的人不相信,偏叫他点上。刚点了两条,就雷电大发,震破墙壁,两条龙乘云上天,只剩下没有点眼睛的两条(见于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喝西北风:指没有东西吃;挨饿。
指手画脚:形容一边说话一边比画。也形容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
东张西望: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首屈一指:屈指计数总是先屈大拇指,因以“首屈一指”表示位居第一:他在班上,品德学业,~。
东拉西扯:形容说话没有中心或条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旭日东升:旭日:初升的太阳。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也比喻艰苦的岁月已过去,美好的日子刚刚来到。
指鹿为马:秦朝二世皇帝的时候,丞相赵高想造反,怕别的臣子不附和,就先试验一下。他把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问旁边的人,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事后赵高就暗中把说是鹿的人杀了(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比喻颠倒是非。
声东击西: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声:扬言。
雕梁画栋:在栋梁等 木结构上雕刻花纹并加上彩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艺术。后来也指豪华的建筑。
了如指掌:清楚得好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样。形容对事物的了解非常透彻。《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中西合璧: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东施效颦: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姿态很美,也学她的样子,却丑得可怕(见于《庄子·天运》)。后人把这个丑女人称作东施。“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监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 后用以比喻只许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活动。
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指桑骂槐: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也说指鸡骂狗。
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计划的完成~。
西装革履: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弹指之间:弹指:按佛经说法,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比喻时间极短暂。
说东道西:说东家,讲西家。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东倒西歪:形容行走、坐立时身体歪斜或摇晃不稳的样子。
东窗事发:传说宋代秦桧曾与妻子在自己家的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后来秦桧得病而死。他妻子请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见秦桧在阴间身戴铁枷受苦,秦桧对他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见于元刘一清《钱塘遗事·二·东窗事发》)后来用“东窗事发”指罪行、阴谋败露。也说东窗事犯。
指东画西: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指名道姓:毫不避讳地直接说出姓名(含不够恭敬意)。
福如东海:祝颂的话。祝 愿一个人的福气像东海那样广大无边。常与“寿比南山”连用。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 佛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佳期。从今后,儿孙昌盛,个个赴丹墀。”
画蛇添足:《战国策·齐策二》记载,楚国有一个人请人喝酒,酒少人多,大家约定: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喝酒。一个人先画成,左手拿过酒准备喝,同时用右手为蛇画脚,并说:“我还能给蛇画脚呢!” 脚还没有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好,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给它添上脚呢?” 于是拿过酒一饮而尽。后用“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江东父老: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东拼西凑:比喻零乱地加以拼凑。
东西南北: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指腹为婚:在怀孕时就为子女定下婚约。
画饼充饥:用画的饼解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dàn)也。” 后用“画饼充饥”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也用以比喻只有虚名而没有实惠。
千夫所指:《汉书·王嘉传》:“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形容众怒难犯。千夫:很多人。指:指责。
夕阳西下: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日薄西山: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刘氏,李密的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太阳靠近西山,将要落下。比喻衰老的人临近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快要灭亡。薄:迫近。
拟规画圆:按照圆规画圆形。比喻照老规矩办事,不知道变通。
指天说地:指着天说着地。形容无所不谈。
东躲西跑: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颐指气役: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役: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眼语颐指:用眼色或面部表情示意别人为之奔走。形容有权势者气焰之盛。明 刘若愚《酌中志·正监蒙难纪略》:“監不開口明説,止於膝上或案上用右手食指作畫字寫字形,或眼語頤指,非久侍者不能通其意。”
东撙西节:指从各方面节省。
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豫州,古地名,现在河南省黄河以南。
马策西州: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 卒前扶病还都经 西州 门,安 死,其甥 羊昙 伤痛,“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后因以“马策西州”为痛悼死者之典。
指日高升:指很快就可升官。旧时官场预祝之词。
指矢天日:指着天、日发誓,表白心迹。同“指天誓日”。
画虎刻鹄: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
西山日迫: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同“西山日薄”。
描神画鬼:描画鬼神,指凭臆想描写不存在的事物。
东郭先生:明马中锡 《中山狼传》中的人物。赵简子到中山地方打狼,为民除害。狼中箭逃跑,求救于东郭先生。东郭先生 千方百计地救了狼,结果几乎为狼所害。后借指那些对恶人讲仁慈的糊涂人。
涂东抹西: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东劳西燕: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雕龙画凤:刻绘龙凤。
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能书善画:擅长书法(写文章)又擅长画画,形容多才多艺。
东零西散:形容零落分散。
东南之宝:指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较如画一:指规章法令一致。
指山卖岭:比喻不着边际的空谈。
毁瓦画墁:打碎屋瓦,涂灭已画好的田地界线。比喻一种无益不害的行为。
东封西款:谓边境罢战修好。封,封爵;款,归顺。
如诗如画:好像诗和画一样美丽。
指亲托故:指为亲戚,假托故旧。即指攀附有权势的人。
南金东箭: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画中有诗:指画里富有诗意。
东挨西问:挨:接近。形容四处打听、寻问。
出画入画:电影艺术处理镜头结构的一种手法。
折胶堕指:极言天气寒冷。
斠若画一:公平持正;整齐画一。
食指大动: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血指汗颜:手指出血,脸上冒汗。形容不善其事的窘态。
朝衣东市:指大臣等待被杀。
指麾可定:指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
东作西成:犹言春种秋熟。
东迁西徙:指四处迁移,居止不定。
发踪指示: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逐。比喻在幕后操纵指挥。《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