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薄西山 rì bó xī shān
日薄西山的意思
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刘氏,李密的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太阳靠近西山,将要落下。比喻衰老的人临近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快要灭亡。薄:迫近。
1. 【解释】: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2. 【出自】: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 【示例】:君须听取:怕日薄西山,易生愁阻。 ◎明·瞿佑《剪灯新话·爱卿传》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贬义
日薄西山的近义词
喷薄欲出、日薄崦嵫、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每况愈下、江河日下、日暮途穷、朝不虑夕
日薄西山的反义词
春秋鼎盛、喷薄欲出、来日方长、旭日初升、方兴未艾、喷薄而出、旭日东升、势不可当、如日中天、蒸蒸日上、朝气蓬勃
成语词典:日薄西山
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河。
白日做梦:比喻幻想根本不能实现。
风和日丽:形容天气晴朗暖和(多用于春天)。
东山再起: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
山清水秀:形容山水风景优美。也说山明水秀。
日积月累:长时间地积累:每天读几页书,~就读了很多书。
度日如年: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漫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羊群~,到处都是。
寿比南山:寿命像终南山一样长久。用作对老年人的祝颂(多与“福如东海”连用;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南)。
喝西北风:指没有东西吃;挨饿。
东张西望: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三山五岳:三山: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东拉西扯:形容说话没有中心或条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夜以继日:形容日夜不停。多指工作或学习等。《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
旭日东升:旭日:初升的太阳。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也比喻艰苦的岁月已过去,美好的日子刚刚来到。
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的环境,重新见到光明。
喷薄欲出:喷薄:涌起,上升的样子;欲:将要。形容水涌起或太阳初升时涌上地平线的样子。
偷天换日:比喻暗中以假代真,掩盖事物的真相,以达到欺骗、蒙混的目的。
崇山峻岭:高大陡峻的山岭。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声东击西: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声:扬言。
拨云见日:拨开云雾,看见了太阳。比喻冲破黑暗,重见光明。《晋书·乐广传》:“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
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慢待另一方,指对人或事不同等看待。
翻山越岭:翻:翻过;越:过;岭:山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来日方长:将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将来会大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体育场上,观众~。
日月如梭: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似的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重于泰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后常用以形容死得有意义,也用于形容情义深重。参见〔泰山〕
有朝一日:将来有一天。
暗无天日:形容社会极端黑暗。
执法如山: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中西合璧: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山肴野蔌:肴:熟的鱼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日臻完善:臻:达到。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
计日程功:按照日程,要求工作进度。
牛山濯濯:濯濯:光秃,无草木的样子。牛山上光秃秃的。形容寸草不生的荒山。
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蒸蒸日上:形容事物天天向上发展:我们的祖国~。蒸蒸:上升和兴盛的样子。
心劳日拙:用尽心机,弄虚作假,不但不能得逞,反而越来越不好过。《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拙(zhuō):笨。
山重水复:指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日削月割: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绿水青山:泛称美好山河。
游山玩水:游览玩赏自然风景。也说游山逛水。
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荒山野岭:指荒凉没有人烟的山岭。
童山濯濯:童山:没有树木的山;濯濯:光秃的样子。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
名落孙山:宋范公偁《过庭录》第六十一条记载,孙山考取了末名举人,回乡后,有人问他:“我的儿子考中没有?” 孙山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意思是榜上最后一名是孙山,你的儿子还在孙山的后边。后指考试没有考取或选拔时没被录取。解(jiè)。
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发展、进步很快:祖国的面貌~。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也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穷:尽。
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出头之日:出头:摆脱困境等。指从困厄、冤屈、压抑的处境中摆脱出来的日子。
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计划的完成~。
永无宁日:永远没有安宁的翌日,指社会不安。
地动山摇: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和风丽日:指天气温暖而晴朗,也可用于形容美好的情境、氛围等,给人一种舒适、惬意的感觉。
开门见山:比喻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进入正题,不绕圈子。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率然而成者…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敲山震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同“敲山振虎”。
愚公移山:传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下决心要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回答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凿去一点就少一点,终有一天要凿平的。”(见于《列子·汤问》)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风吹日晒:狂风吹,烈日晒。形容无所遮挡。
泰山压顶:比喻压力极大:~不弯腰。
西装革履: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深山老林: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
高山流水:也说流水高山。《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
说东道西:说东家,讲西家。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日理万机:一天之内要处理成千上万件的事。形容政务繁忙(多用于高级领导人)。
湖光山色:湖和山相映衬的秀丽景色。
东倒西歪:形容行走、坐立时身体歪斜或摇晃不稳的样子。
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放火烧山: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山珍海味:也说山珍海错。山间海中出产的珍贵食品。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炰羔如折葵。” 海错:海味。
山旮旯儿:偏僻的山区。
稳如泰山: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也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乱。
势孤力薄:势力孤单,力量薄弱。指人少马微,不足以抗拒困境。
指东画西: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赤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天气很热。
千山万水: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军令如山: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泰山北斗: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