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 huà lóng diǎn jīng

1. 拼音:huà lóng diǎn jīng

2. 意思: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3. 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4. 近义词:

锦上添花(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与画龙点睛类似,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让事物更出色)

点石成金(比喻把不好的文字改好。也可形容在关键处使事物发生本质变化,和画龙点睛都有使事物升华的意思)

5. 反义词: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与画龙点睛相反,是破坏了原本的完美)

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突出原本想做好却适得其反,和画龙点睛的正面效果相反)

6. 例句:

这篇文章的结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升华了主题。

他在演讲中那几句精彩的话语真是画龙点睛

设计师在房间的装饰上添加了一幅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评语画龙点睛,让学生明白改进方向。

这个方案已经很不错了,你的建议简直是画龙点睛

画家在这幅山水画上添了几笔飞鸟,有画龙点睛之妙。

广告语中的一个关键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吸引了顾客。

在表演中,最后的一个动作设计堪称画龙点睛

文章中间插入的那段话有画龙点睛之效,使逻辑更清晰。

她在服装搭配上选了一条亮色的围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画龙点睛

成语词典:画龙点睛

诗情画意 [ shī qíng huà yì ] 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妙的意境和情趣。也形容景色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星星点点 [ xīng xīng diǎn diǎn ] 形容数量很少或很零散。也形容事物细小而不密集。

画龙点睛 [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龙飞凤舞 [ lóng fēi fèng wǔ ] 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指手画脚 [ zhǐ shǒu huà jiǎo ]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也可形容站在一旁乱加批评、指点。

一点一滴 [ yī diǎn yī dī ] 形容微小零星。

龙潭虎穴 [ lóng tán hǔ xué ]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斑斑点点 [ bān bān diǎn diǎn ] 物体的表面颜色不纯净,夹杂着别的颜色或痕迹,形容斑点很多。

目不转睛 [ mù bù zhuǎn jīng ] 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笔走龙蛇 [ bǐ zǒu lóng shé ]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

鱼龙混杂 [ yú lóng hùn zá ]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老态龙钟 [ lǎo tài lóng zhōng ] 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也可形容人精神萎靡、衰弱的状态。

画地为牢 [ huà dì wéi láo ] 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降龙伏虎 [ xiáng lóng fú hǔ ]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煽风点火 [ shān fēng diǎn huǒ ] 比喻煽动别人闹事。

点头哈腰 [ diǎn tóu hā yāo ] 形容恭顺或过分客气。

龙争虎斗 [ lóng zhēng hǔ dòu ] 像龙与虎争斗一样,形容斗争或竞赛非常激烈。

龙的传人 [ lóng de chuán rén ] 中国人自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传人指的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力量和悠久文化传承,承载着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龙凤呈祥 [ lóng fèng chéng xiáng ] 龙和凤一同出现,象征祥瑞吉利,多用来形容婚姻美满、生活幸福或事物呈现吉祥的征兆。

望子成龙 [ wàng zǐ chéng lóng ]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成为杰出、优秀的人,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望。

车水马龙 [ chē shuǐ mǎ lóng ] 形容街道上行人、车马往来不绝,像水流和游龙一样密集,多用来描绘城市繁华热闹的景象。

龙马精神 [ lóng mǎ jīng shén ] 形容人精神旺盛、充满活力,如同龙和马一样矫健昂扬,多用来比喻积极向上、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  

指东画西 [ zhǐ dōng huà xī ] 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叶公好龙 [ yè gōng hào lóng ] 比喻表面上喜欢或推崇某事物,实际上并非真正喜爱,甚至害怕或排斥,形容言行不一、虚伪的态度。

来龙去脉 [ lái lóng qù mài ] 原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后比喻事情的前因后果或全部过程,强调对事物发展脉络的梳理与了解。

画蛇添足 [ huà shé tiān zú ] 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人中之龙 [ rén zhōng zhī lóng ] 指人中豪杰,形容出类拔萃、卓越非凡的人,多用来称赞某人才能、品格远超常人,是众人中的佼佼者。

攀龙附凤 [ pān lóng fù fèng ] 指攀爬龙身、依附凤凰,比喻依附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利益或地位,含贬义。

画饼充饥 [ huà bǐng chōng jī ] 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欺骗他人,实际无法解决问题。

蜻蜓点水 [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 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侧重行为或观察停留在表面,未触及本质。

一丁点儿 [ yī dīng diǎnr ] 形容极少或极小的一点儿,多用来表示数量、程度非常轻微,含强调“极少”的语气。

生龙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人或事物活泼矫健、充满活力,精神饱满且动作敏捷。

火眼金睛 [ huǒ yǎn jīn jīng ] 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经八卦炉锻炼后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现形容人眼光锐利,能洞察事物真相或识别伪装,多用于比喻观察力极强。

卧虎藏龙 [ wò hǔ cáng lóng ]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潜藏着的杰出人物,也比喻某地或某群体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特殊才能的人。

群龙无首 [ qún lóng wú shǒu ] 指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众人或团队没有领头者,处于无法统一行动、秩序混乱的状态。

琴棋书画 [ qín qí shū huà ] 本指古琴、围棋、书法、绘画四种传统技艺,是古代文人雅士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现多泛指各种文艺技艺或文化素养。

可圈可点 [ kě quān kě diǎn ] 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

泥金万点 [ ní jīn wàn diǎn ] 原指菊花花瓣色泽金黄,如万千金点洒落,后多形容花开繁茂、色泽灿烂的景象,也可比喻文字、作品等光彩夺目。

铄金点玉 [ shuò jīn diǎn yù ] 指黄金经熔铸后更精纯,美玉经雕琢后更精美,比喻通过琢磨和修饰使事物更加完美。

鳌愤龙愁 [ áo fèn lóng chóu ] 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蛟龙戏水 [ jiāo lóng xì shuǐ ] 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

虎跃龙骧 [ hǔ yuè lóng xiāng ] 像老虎跳跃、蛟龙腾跃般威武雄壮,形容气势豪迈、动作矫健有力,也可比喻人才奋发有为或军队气势磅礴。

人中龙虎 [ rén zhōng lóng hǔ ] 比喻人中豪杰。

龙门笔法 [ lóng mén bǐ fǎ ] 指史传笔法。

矫若惊龙 [ jiǎo ruò jīng lóng ] 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点头会意 [ diǎn tóu huì yì ] 形容机灵乖觉。

点金作铁 [ diǎn jīn zuò tiě ] 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坏。也比喻把好事办坏。同“点金成铁”。

龙威燕颔 [ lóng wēi yàn hàn ] 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

云起龙骧 [ yún qǐ lóng xiāng ] 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雕龙画凤 [ diāo lóng huà fèng ] 刻绘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