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冠纳履 zhěng guān nà lǚ
整冠纳履的意思
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1. 【解释】: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2. 【出自】: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3. 【示例】: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谓无过!而整冠纳履,当避嫌疑者也。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
成语词典:整冠纳履
张冠李戴: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记俗谚:“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后用“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冠:帽子。
步履艰难: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海纳百川: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如履平地:履:踩。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
衣冠楚楚:形容衣帽穿戴得整齐漂亮。楚楚:鲜明整齐的样子。
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体面的样子(含贬义)。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
步履维艰:形容行走极为困难(一般指老年或有病的人)。《金史·章宗纪》:“年高艰于步履者,并听策杖,仍令舍人护卫扶之。” 维:文言助词。
凤冠霞帔: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
削足适履: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些以适应小鞋。比喻过分迁就现成条件,或生搬硬套。《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足:脚。履:鞋。
西装革履: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衣冠禽兽:外表衣帽整齐,像个人,行为却如禽兽。比喻卑劣的人。
化整为零: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
整装待发:整理收拾好行装,等待出发。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说藏垢纳污。
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也说重振旗鼓。
履机乘变:犹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毁冠裂裳:毁坏帽子和衣裳。用作表示彻底决裂的意思。
一齐二整:形容穿戴整齐的样子。
神武挂冠:指辞官隐居。
纳履踵决: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冠上加冠:同画蛇添足,比喻多余的举动。
衣冠甚伟:伟:壮美。人的仪表神态端庄美好。
戴清履浊: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裂冠毁冕:比喻背弃王室。《左传·昭公九年》:“王使 詹桓伯 辭於 晉,曰:‘……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南史·齐纪上·高帝》:“桂陽 負衆,輕問九鼎,裂冠毁冕,拔本塞源,烈火焚於王城,飛矢集乎君屋,羣后憂惶,元戎無主。”
衣冠礼乐: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超今冠古: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
行不履危: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戴高履厚:头顶天脚踩地。
整顿干坤:乾坤:卦名,象征天地,阴阳等。治理国家,使混乱的局面变得有秩序。
被发缨冠: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临深履薄:《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用“临深履薄”比喻谨慎戒惧。
跋履山川: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履穿踵决: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冠盖相望:也说冠盖相属。形容政府的使者或官员来往不断。《战国策·魏策四》:“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冠盖:古时官员的冠服和车篷。相望:相互能看到,形容连续不断。
虎冠之吏:指凶狠残暴的官吏,虽穿衣戴帽却凶残如虎。
衣冠辐辏:衣冠:古代士人阶层以上戴冠;辐辏:车辐聚集。指聚集一处。比喻达官显宦汇聚一处。
轻裘朱履:形容闲适安逸的生活。
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整整截截:形容端庄严肃。
招降纳款:招:招引;纳:接纳;款:投诚。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纳奇录异:接纳录用有奇异才能的人。
杖履相从:指追随左右。
巍冠博带:高帽子和阔衣带。
践冰履炭:踩冰踏炭。比喻历经各种艰险。
足履实地:履:踩踏。脚踏实地。比喻实事求是,平实而不虚浮。
新沐弹冠:比喻人要洁身自好。
临深履险:深:深渊;履:踩踏;薄:薄冰。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据义履方: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衣冠南渡:西晋末,晋元帝渡江,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
包元履德: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
孤履危行:指行为孤高独特。
蹈仁履义:遵循仁义之道。
倒冠落佩: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衣冠扫地:谓士大夫不顾名节,丧尽廉耻。宋 文天祥《留远亭》诗序:“諸酋又嗾婦抱 劉(劉岊)以爲戲。衣冠掃地,殊不可忍!”清 侯方域《拟思宗改元廷臣谢表》:“始焉以 豎刁 之謀,媚於天子;終焉以國老之勢,廣置門生。家國無人,衣冠掃地。”
足不履影:比喻循规蹈矩。
登高履危:比喻诚惶诚恐。
登锋履刃: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分香卖履: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好整以暇:《左传·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 后用“好整以暇”形容既严整而又从容。多指繁忙之中表现得从容不迫。整:严整,有秩序。暇:从容。
承星履草: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目所履历:履历:经历。眼睛所看到的。
齐齐整整:姿容匀称;整齐美观。
濯缨弹冠:濯缨:洗涤帽缨;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比喻准备出仕。
平平整整:指平坦整齐,没有凹凸。
按纳不下:心里忍耐不住,情绪急躁或忧虑。
方领圆冠: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
戴圆履方:顶天立地。指生活在人世间。《淮南子 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 人。”
整整齐齐:保持整洁和有条不紊。
招权纳贿:招权:弄权,揽权;纳贿:接受贿赂。抓权力,受贿赂。
齐整如一:整齐一律。
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忝列衣冠:名列士绅的行列之中而感到惭愧。
纳忠效信:纳;献纳;效:献出。献出忠心和诤言。
纳叛招亡:招收逃亡的人。
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美如冠玉:冠:帽子。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后形容男子长相漂亮。
挂冠而去:冠:官帽。指辞去官职。
杖履纵横:形容游人来往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