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李戴

张冠李戴 zhāng guān lǐ dài

1. 拼音:zhāng guān lǐ dài。

2. 意思: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3. 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4. 近义词及意思:

破绽百出:比喻说话做事漏洞非常多。例句:他的谎言破绽百出,很容易就被看穿了。

似是而非: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例句:他的观点似是而非,不能让人信服。

5. 反义词及意思:

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例句: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老师,深受学生喜爱。

对号入座:比喻有些人沉不住气,对于未点名的批评自己跳出来认账。也比喻把人或物放到应该放的位置上去。例句:大家要对号入座,找到自己的座位。

6. 例句:

他老是张冠李戴,把历史人物的事迹搞混。

你不能张冠李戴,把这两个人的观点混淆起来。

做学问要严谨,不能张冠李戴,否则会闹笑话。

他讲故事的时候总是张冠李戴,让大家哭笑不得。

这种张冠李戴的错误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避免。

她在介绍嘉宾时张冠李戴,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别张冠李戴了,那是小李的功劳,不是小王的。

他对那些复杂的公式总是张冠李戴,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如果读书不认真,就容易张冠李戴,理解偏差。

记忆的时候不能张冠李戴,每个细节都要准确。

成语词典:张冠李戴

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古诗《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后用“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张灯结彩zhāng dēng jié cǎi: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张三李四zhāng sān lǐ sì: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东张西望dōng zhāng xī wàng: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慌慌张张huāng huāng zhāng zhāng:形容举止慌张,不稳重。

披星戴月pī xīng dài yuè: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辛劳。

张冠李戴zhāng guān lǐ dài: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记俗谚:“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后用“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冠:帽子。

衣冠楚楚yī guān chǔ chǔ:形容衣帽穿戴得整齐漂亮。楚楚:鲜明整齐的样子。

戴罪立功dài zuì lì gōng:在承当某种罪名的情况下建立功劳。

投桃报李tóu táo bào lǐ:他送给我桃儿,我拿李子回送他(语本《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比喻友好往来。

李代桃僵lǐ dài táo jiāng:古乐府《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后来用“李代桃僵”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冠冕堂皇guān miǎn táng huáng:形容外表庄严体面的样子(含贬义)。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

铺张扬厉pū zhāng yáng lì: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铺张对天之闳休,扬厉无前之伟迹。” 后多用以形容过分铺张,讲究排场。铺张:铺叙渲染。扬厉:宣扬扩大。

披红戴花pī hóng dài huā:披着绸,戴着红花。表示喜庆或光荣。

改弦更张gǎi xián gēng zhāng:换掉旧的琴弦,再安上新的。比喻去旧更新,改变制度或作法等。《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宋书·乐志》:“琴瑟时未调,改弦当更张。矧乃治天下,此要安可 忘。”

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不愿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对敌人的深仇大恨。《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凤冠霞帔fèng guān xiá pèi: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

一张一弛yī zhāng yī chí:《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比喻宽严要互相补充,交替使用。今也比喻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有紧有松,劳逸结合。张:弓上弦。弛:弓卸弦。

感恩戴德gǎn ēn dài dé:感激别人的恩德(现多含讽刺意)。

铺张浪费pū zhāng làng fèi:铺张:讲究排场。为了场面好看而浪费人力物力。

明目张胆míng mù zhāng dǎn:指无所畏忌。《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现多用来形容公开地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穿靴戴帽chuān xuē dài mào:比喻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也说穿鞋戴帽。

张口结舌zhāng kǒu jié shé:形容理屈词穷、无言答对,或紧张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张王赵李zhāng wáng zhào lǐ: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张牙舞爪zhāng yá wǔ zhǎo: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

虚张声势xū zhāng shēng shì:并无实力,故意大造声势。

剑拔弩张jiàn bá nǔ zhāng:《汉书·王莽传下》:“省中相惊传,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 后南朝梁袁昂用“剑拔弩张”形容书法雄健。今用“剑拔弩张”意同“拔刃张弩”,指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弩(nǔ):古时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自作主张zì zuò zhǔ zhāng: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衣冠禽兽yī guān qín shòu:外表衣帽整齐,像个人,行为却如禽兽。比喻卑劣的人。

大张旗鼓dà zhāng qí gǔ:比喻声势和规 模很大。张:展开。

披麻戴孝pī má dài xiào:旧俗子女为父母居丧,要服重孝,如身穿粗麻布孝服,腰系麻绳等,叫披麻戴孝。

张皇失措zhāng huáng shī cuò:慌张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张袂成阴zhāng mèi chéng yīn: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整冠纳履zhěng guān nà lǚ: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桃李精神táo lǐ jīng shén: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

毁冠裂裳huǐ guān liè cháng:毁坏帽子和衣裳。用作表示彻底决裂的意思。

神武挂冠shén wǔ guà guàn:指辞官隐居。

公门桃李gōng mén táo lǐ:对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的尊称。《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假虎张威jiǎ hǔ zhāng wēi:犹言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思归张翰sī guī zhāng hàn:泛指思乡欲弃官归隐的人。

张本继末zhāng běn jì mò: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李广难封lǐ guǎng nán fēng:以之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同“李广未封”。

大肆铺张dà sì pū zhāng:为了形式上的好看,不顾一切地过分讲究排场。

门墙桃李mén qiáng táo lǐ: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冠上加冠guān shàng jiā guān:同画蛇添足,比喻多余的举动。

张王李赵zhāng wáng lǐ zhào: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衣冠甚伟yī guān shèn wěi:伟:壮美。人的仪表神态端庄美好。

浓桃艳李nóng táo yàn lǐ: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焕发。

戴清履浊dài qīng lǚ zhuó: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夫负妻戴fū fù qī dài:指夫妻远徙避世,不慕荣利。

裂冠毁冕liè guàn huǐ miǎn:比喻背弃王室。《左传·昭公九年》:“王使 詹桓伯 辭於 晉,曰:‘……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南史·齐纪上·高帝》:“桂陽 負衆,輕問九鼎,裂冠毁冕,拔本塞源,烈火焚於王城,飛矢集乎君屋,羣后憂惶,元戎無主。”

衣冠礼乐yī guàn lǐ lè: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超今冠古chāo jīn guàn gǔ: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

我负子戴wǒ fù zǐ dài:指夫妻同安于贫贱。详“我黼子佩”。

沉李浮瓜chén lǐ fú guā: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戴高履厚dài gāo lǚ hòu:头顶天脚踩地。

被发缨冠pī fà yīng guàn: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冠盖相望guān gài xiāng wàng:也说冠盖相属。形容政府的使者或官员来往不断。《战国策·魏策四》:“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冠盖:古时官员的冠服和车篷。相望:相互能看到,形容连续不断。

李广不侯lǐ guǎng bù hòu:以之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同“李广未封”。

桃李满门táo lǐ mǎn mén:比喻学生很多。

虎冠之吏hǔ guān zhī lì:指凶狠残暴的官吏,虽穿衣戴帽却凶残如虎。

衣冠辐辏yī guān fú còu:衣冠:古代士人阶层以上戴冠;辐辏:车辐聚集。指聚集一处。比喻达官显宦汇聚一处。

骗口张舌piàn kǒu zhāng shé:搬弄唇舌。

怒发冲冠nù fà chōng guān:愤怒得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张狂妄行zhāng kuáng wàng xíng:张狂:嚣张,轻狂。气焰嚣张,胡作非为。

戴鸡佩豚dài jī pèi tún:戴雄鸡形的帽子,佩野猪形的饰物。雄鸡野猪皆好斗,古时以冠带像其形,表示好勇。

戴头识脸dài tóu shí liǎn:比喻有面子有身分。

巍冠博带wēi guān bó dài:高帽子和阔衣带。

饭来张口fàn lái zhāng kǒu:指吃现成饭。形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新沐弹冠xīn mù tán guān:比喻人要洁身自好。

衣冠南渡yī guàn nán dù:西晋末,晋元帝渡江,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

鸱张鱼烂chī zhāng yú làn:比喻外表嚣张,内则溃烂而自行覆灭。

桃李春风táo lǐ chūn fēng: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纲举目张gāng jǔ mù zhāng:提起鱼网上的大绳一抛,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了。比喻文章条理分明,也指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汉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 纲:鱼网上的大绳。目:网上的眼。

倒冠落佩dǎo guān luò pèi: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衣冠扫地yī guàn sǎo dì:谓士大夫不顾名节,丧尽廉耻。宋 文天祥《留远亭》诗序:“諸酋又嗾婦抱 劉(劉岊)以爲戲。衣冠掃地,殊不可忍!”清 侯方域《拟思宗改元廷臣谢表》:“始焉以 豎刁 之謀,媚於天子;終焉以國老之勢,廣置門生。家國無人,衣冠掃地。”

慌张慌智huāng zhāng huāng zhì:犹慌里慌张。

张嘴结舌zhāng zuǐ jié shé:形容理屈词穷、害怕或惊愕。

改柱张弦gǎi zhù zhāng xián:改换琴柱,另张琴弦。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桃来李答táo lái lǐ dá:比喻互相酬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