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靴戴帽 chuān xuē dài mào
穿靴戴帽的意思
比喻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也说穿鞋戴帽。
1. 穿着衣服鞋帽的方式或习惯
2. 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的前后硬加进一些例行的政治说教。也说穿鞋戴帽
成语词典:穿靴戴帽
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辛劳。
张冠李戴: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记俗谚:“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后用“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冠:帽子。
戴罪立功:在承当某种罪名的情况下建立功劳。
百步穿杨:相传春秋时楚国的将领养由基,善于射箭,能射中一百步外杨柳树的叶子。后来就用“百步穿杨”形容枪法或箭法非常高明。参见〔百发百中〕
披红戴花:披着绸,戴着红花。表示喜庆或光荣。
不共戴天:不愿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对敌人的深仇大恨。《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感恩戴德:感激别人的恩德(现多含讽刺意)。
万箭穿心:犹万箭攒心。形容万分伤痛。
穿靴戴帽:比喻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也说穿鞋戴帽。
披麻戴孝:旧俗子女为父母居丧,要服重孝,如身穿粗麻布孝服,腰系麻绳等,叫披麻戴孝。
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想念的迫切。宋杨万里《晨炊横塘桥酒家小窗》诗:“饥望炊烟眼欲穿,可人最是一青帘。”
孟嘉落帽:《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温(桓温)燕 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嘉 不之觉。
少吃缺穿:缺乏衣食。比喻贫困。
穿井得人:穿井:打井。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个劳力,却传说成打井时挖得一个人。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戴清履浊: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穿杨贯虱:战国 时 养由基 射箭能百步穿杨,纪昌 射箭能正中虱心。事见《战国策·西周策》和《列子·汤问》。后因以“穿楊貫虱”形容技艺高超。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弧矢》:“但戰陣之上,洞胸徹札,功必歸於挽强者。而下力倘能穿楊貫虱,則以巧勝也。”明 归有光《与沈敬甫书》:“科舉自來皆撞着,必無穿楊貫虱之技。”参见“穿楊”。
学如穿井: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夫负妻戴:指夫妻远徙避世,不慕荣利。
我负子戴:指夫妻同安于贫贱。详“我黼子佩”。
戴高履厚:头顶天脚踩地。
短褐穿结:短褐:粗布短衣;穿:破;结:打结。形容衣衫褴褛。
穿壁引光:也说凿壁偷光。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后用来形容贫穷而好学。
履穿踵决: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雨巾风帽:遮蔽风雨的头巾和帽子。常借指浪游之客。
穿房入户:在人家内室里出出进进。形容和主人的关系极为密切。
穿窬之盗: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青衣乌帽:平民的衣着。青衣自汉以后即为卑贱者之服。乌帽即乌纱帽,本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间。
戴鸡佩豚:戴雄鸡形的帽子,佩野猪形的饰物。雄鸡野猪皆好斗,古时以冠带像其形,表示好勇。
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形容发奋读书,持久不懈。《新五代史·桑维翰传》:“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为‘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通“他”)求仕者,维翰慨然。…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
戴头识脸:比喻有面子有身分。
听人穿鼻:听:任凭;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听凭别人摆布。
乱扣帽子:指随意给别人定性。
戴日戴斗:犹言普天之下。
七穿八洞:形容破旧不堪。
丁氏穿井: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穿云裂石:(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
笔冢研穿:秃笔成坟,砚磨穿孔。指写作著述功力极深。
戴圆履方:顶天立地。指生活在人世间。《淮南子 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 人。”
朝穿暮塞:比喻频繁地兴建房屋。
含牙戴角:有牙有角,形容兽类。同“含牙带角”。
举首戴目:抬头仰望。谓期待殷切。宋 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二:“天下舉首戴目,屬心執事者,難以一二計。”宋 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二:“使天下舉首戴目者,盈其願而退。”
戴天蹐地:犹戴天履地。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磨穿铁鞋:形容长途跋涉,历尽艰辛。
披罗戴翠:形容衣饰华丽。
七穿八穴:穿:洞,孔;穴:窟窿。形容窟窿很多。
噙齿戴发:形容男子汉的豪迈气概。
脱靴磨墨:指极力侍侯与讨好文人。
心坚石穿:意志坚决,能将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意志坚定,事情就能成功。
眼穿肠断:眼穿:望眼欲穿。眼欲望穿,肠欲盼断。形容盼望、相思之极。
杅穿皮蠹:杅:饮水器。比喻事先充分准备,谋定而后行动。
穿花蛱蝶:穿戏花丛中的蝴蝶。唐 杜甫《曲江》诗之二:“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后以喻迷恋女色者。明 陈汝元《红莲债》第二折:“只爲師兄 五戒,暗淫女子 紅蓮,戒犯如來,身沉惡道。穿花蛺蝶,暫奪了座右鸚哥;戲水鴛鴦,權當了佛前獅子。”
眼穿心死:眼穿:望眼欲穿;心死:心如死灰。眼睛望穿,心也死了。形容殷切的盼望落空而极度失望。
穿宵连夜:通宵。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八:“下白团子霜,落水霜子的几天夜里,谢庆元 邀了几个后生子,穿宵连夜跟寒潮斗争。”
斗筲穿窬:筲:竹器,容十二升。斗筲:喻人气度狭小,见识浅陋。穿:穿墙。窬:翻墙。
戴霜履冰: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鼠啮虫穿:指鼠咬虫蛀。
望穿秋水:比喻盼望得十分殷切。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 穿:穿透。秋水:眼睛。
谢郎着帽:谓不拘礼数。典出《晋书·谢安传》:“温 后诣 安,值其理髮。
戴盆望天:头顶盆子,想看天空而看不见。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 后以“戴盆望天”喻指手段与 目的相反。
好戴高帽: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
贯穿古今:贯穿:贯通,通达。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
椎理穿掘:杀人埋尸,发冢盗墓。泛指行凶作恶。
感戴二天:形容那些把人从危险、艰难、疾病当中挽救出来的人。
披毛戴角:指牲畜。
衣弊履穿:衣服破败,鞋子穿孔。形容贫穷。汉 刘向《说苑·善说》:“君將掘君之偶錢,發君之庾粟以補士,則衣弊履穿而不贍耳。”亦作“衣敝履空”。《汉书·鲍宣传》:“唐尊 衣敝履空,以瓦器飲食,又以歷遺公卿,被虚僞名。”颜师古 注:“著敝衣躡空履也。空,穿也。”
倾耳戴目:形容期待、盼望的样子。
步雪履穿:形容人穷困潦倒。
杨穿三叶:原指射技高超。也比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
妄生穿凿:妄:胡乱地。指胡乱地去穿凿附会。
鞭丝帽影:马鞭和帽子。借指出游。
贯虱穿杨:形容箭术高超。
戴高帽子:比喻对人说恭维的话。也说戴高帽儿。
含齿戴发:口中有齿,头上长发。指人类。
隔靴搔痒:隔着靴子挠痒。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抓住要害,不解决问题。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
山溜穿石: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户限为穿:门槛都踏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智永禅师住吴兴永欣寺,人来觅书者如市,所居户限为穿穴。” 户限:门槛。
吃穿用度:指日常衣食费用。
嚼齿穿龈:齿:牙齿。穿:咬破。龈:牙龈。紧咬牙齿,竟咬破了牙龈。形容对敌人恨之入骨。
穿荆度棘:穿越荆棘丛生处。喻多经艰难路途。《西游记》第六四回:“原來那 孫大聖 與 八戒、沙僧,牽着馬,挑着擔,一夜不曾住脚,穿荆度棘,東尋西找。”
失之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