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加冠 guān shàng jiā guān
冠上加冠的意思
同画蛇添足,比喻多余的举动。
1. 【解释】:同画蛇添足,比喻多余的举动。
2. 【出自】:清·赵翼《陔馀丛考·成语》:“画蛇添足、冠上加冠,二皆陈轸说楚令尹昭阳之言。”
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形容多此一举
冠上加冠的近义词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成语词典:冠上加冠
七上八下:也说七上八落。形容心神不定。
添砖加瓦:比喻为宏伟的事业做一点小小的贡献:我们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
锦上添花:在锦上面再绣上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
添枝加叶: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也说添油加醋。
甚嚣尘上:楚国跟晋国作战,楚王登车窥探敌情,对侍臣说:“甚嚣,且尘上矣。”意思是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见于《左传·成公十六年》)。后来用“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
雪上加霜: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受损害的程度加重。
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也说成千累万、成千成万。
张冠李戴: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记俗谚:“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后用“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冠:帽子。
扶摇直上:形容迅速直升。《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后比喻仕途得志,地 位等迅速上升。扶摇:急剧而上的大旋风。
衣冠楚楚:形容衣帽穿戴得整齐漂亮。楚楚:鲜明整齐的样子。
变本加厉: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现指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恶劣(含贬义)。厉:猛烈。
赤膊上阵: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不顾一切,不讲策略或毫不掩饰地做事。
上吐下泻:呕吐与腹泻。指人患病。
至高无上: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淮南子·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 汉许慎《说文解字·一部》:“天,颠也。至高无上。”
天上人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蒸蒸日上:形容事物天天向上发展:我们的祖国~。蒸蒸:上升和兴盛的样子。
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体面的样子(含贬义)。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
坂上走丸:像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凤冠霞帔: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
掌上明珠:拿在手掌里的珠子。晋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原比喻极钟爱的人。后多用来专指父母特别疼爱的女儿。
上窜下跳:比喻四处奔走,多方串连,策划活动。
罪加一等:指对罪犯加重处罚。
上蹿下跳:(动物)到处蹿蹦:小松鼠~,寻找食物。
恶语相加: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快马加鞭:对快跑的马再打几鞭子,使它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
走马上任:指官吏就职。
上下交困:上面下面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上方宝剑:皇帝用的宝剑。戏曲和近代小说中常说持有皇帝赏赐的上方宝剑的大臣,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上方:制作或储藏御用器物的官署。也作尚方)。现多比喻上级特许的权力。
喜上眉梢: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衣冠禽兽:外表衣帽整齐,像个人,行为却如禽兽。比喻卑劣的人。
风雪交加:风和雪同时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
风雨交加: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
后来居上:《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原来是表示不满的话,认为帝王用臣不能像堆柴禾那样,把新进的放在旧臣之上。后用以指后起的超过了先前的。
火上浇油:也说火上加油。比喻使别人更加愤怒,使事态更加严重。
纸上谈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代廉颇为赵将,只照搬兵书,不知变通。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后用以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举国上下: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高高在上:形容领导者不深入实际,脱离群众。
添油加醋: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雷电交加:指风雨天既有雷也有闪电,两种现象同时出现。现也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
媚上欺下:指是讨好上司,欺压下属的意思。
敬如上宾:上宾:尊贵之客。像对待尊贵的客人那样敬重某人。
大加挞伐:大规模地进行武力讨伐。
席上之珍:筵席上的珍品。比喻至美的义理或人才。
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损上益下:减少君上的权利以施惠下民。
毁冠裂裳:毁坏帽子和衣裳。用作表示彻底决裂的意思。
纸上空谈:谓不切实际的空论。《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我見他們那些有聽頭兒的人,過去之後,他的子孫往往的來求那班名公老先生們,把他平日的好處怎長怎短的給他寫那麽一大篇子,也有説‘行述’的,‘行略’的,‘行狀’的,我也不知他准叫作甚麽。是説這些事也不過是個紙上空談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這位欽差年紀又輕,不過上了幾個條陳,究竟是個‘紙上空談’,並未見他辦過實事,怎麽就好叫他獨當一面,去辦這個大事呢!”
丰上杀下:上宽下狭。丰:丰满;上:上部;杀:尖瘦;下:下部。额头宽而脸颊瘦。形容脸形上宽下尖。
陌上桑间:田间小道和桑树之间。古时多指男女幽会之所。
难于上天: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神武挂冠:指辞官隐居。
冠上加冠:同画蛇添足,比喻多余的举动。
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衣冠甚伟:伟:壮美。人的仪表神态端庄美好。
上驷之才:比喻非常优秀的人才。
夤缘而上:拉拢关系,攀附权贵,以求高升。
作壁上观:也说从壁上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兵包围了赵国的巨鹿,楚国和其他诸侯前去救援。当时秦兵声势很大,只有楚将项羽领着队伍去冲锋陷阵,其他诸侯的将领却都在壁(即军营的壁垒)上观战。后用“作壁上观”比喻在一旁观望,不动手帮助。
上下有节:节:节度。不论职位高低都有法度约束。
无以复加:再也不能增加。指达到了顶点。宋王安石《周礼义序》:“至于后世,无以复加。”
裂冠毁冕:比喻背弃王室。《左传·昭公九年》:“王使 詹桓伯 辭於 晉,曰:‘……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南史·齐纪上·高帝》:“桂陽 負衆,輕問九鼎,裂冠毁冕,拔本塞源,烈火焚於王城,飛矢集乎君屋,羣后憂惶,元戎無主。”
衣冠礼乐: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超今冠古: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
盘水加剑:汉代大臣自杀处死的一种表示。加剑:自杀。
嘴上春风:比喻口头上的关切与安慰,或是帮别人说好话。
被发缨冠: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上下同心:上下一心。
下情上通:使上面知道下面的情况或意见。
贫病交加: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
足尺加二:比喻过分、过头。
燕巢幕上: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强加于人:把一个人或一方的意见、看法勉强加诸于别人。
冠盖相望:也说冠盖相属。形容政府的使者或官员来往不断。《战国策·魏策四》:“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冠盖:古时官员的冠服和车篷。相望:相互能看到,形容连续不断。
虎冠之吏:指凶狠残暴的官吏,虽穿衣戴帽却凶残如虎。
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敬上爱下: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衣冠辐辏:衣冠:古代士人阶层以上戴冠;辐辏:车辐聚集。指聚集一处。比喻达官显宦汇聚一处。
濠上之乐:指悠闲舒适的情趣。
箭在弦上:也说矢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常与“不可不发”“不得不发”连用。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琳谢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