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 dé lǒng wàng shǔ
1. 拼音:dé lǒng wàng shǔ。
2. 意思: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3. 出处:《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4. 近义词:
贪得无厌: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与“得陇望蜀”意思相近,都表示人的贪婪之心。
欲壑难填:欲:欲望;壑:深谷。形容欲望像深谷一样,很难填满。和“得陇望蜀”类似,强调人的欲望难以满足。
5. 反义词:
知足常乐: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与“得陇望蜀”相反,体现出一种满足的心态。
适可而止: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和“得陇望蜀”形成鲜明对比,强调做事要有节制。
6. 例句:
他已经拥有了很多财富,却还得陇望蜀,想要更多。
有些官员得陇望蜀,不断地贪污受贿,最终受到法律制裁。
公司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老板还是得陇望蜀,想要扩大规模。
他得到了晋升的机会,却得陇望蜀,觊觎更高的职位。
这位收藏家已经有了许多珍贵的藏品,但仍然得陇望蜀,四处寻觅新的宝贝。
她获得了冠军,却得陇望蜀,还想包揽所有奖项。
开发商已经开发了一片繁华的商业区,却得陇望蜀,想继续开发周边地区。
他买了一套大房子,却得陇望蜀,又看中了海边的别墅。
这个国家已经侵占了邻国的部分领土,却得陇望蜀,企图进一步扩张。
他得到了很多荣誉,却得陇望蜀,渴望更多的赞美。
成语词典:得陇望蜀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这真是~的好事啊!
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东张西望: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悠然自得: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望尘莫及:远远望着前面人马行走时扬起来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常用作和人比较时自谦的话。《后汉书·赵咨传》:“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莫:不。及:到,赶上。
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得天独厚: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多指人的资质或自然环境特别好。天:自然的,天然的。
大喜过望:所得超过了所 希望的,因而特别高兴。《汉书 英布传》:“布又大喜过望。”
心安理得:自以为道理上过得去,心里很坦然。
守望相助:为了防御外来的侵害,邻近的村落协同看守瞭望,遇警互相帮助。
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宋苏轼《与李之仪》之二:“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又 有很高的声望。
贪得无厌: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含贬义)。
迫不得已:迫于无奈,不由得不那样(做)。
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自以为了不起。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春风得意:唐代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形容考上进士后得意的心情。后来用“春风得意”称进士及第,也用来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扬扬得意的样子。
不得而知:得:能够。没有办法知道。
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探骊得珠:《庄子·列御寇》上说,黄河边上有人泅入深水,得到一颗价值千金的珠子。他父亲说:“这样珍贵的珠子,一定是在万丈深渊的黑龙下巴底下取得,而且是在它睡时取得的。”后来用“探骊得珠”比喻做文章扣紧主题,抓住要领(骊:黑龙)。
渔翁得利: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同“渔人得利”。
望风披靡:形容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见对方的一点影子,没有交锋便溃败了。披靡(pīmǐ):草木随风倒伏。
望而却步:一看就往后退缩。形容十分害怕困难和危险。
利害得失: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不孚众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动辄得咎:动不动就 遭到责怪或受到处分。唐韩愈《进学解》:“跋前疐(zhì)后,动辄得咎。” 动辄(zhé):往往,动 不动就。咎(jiù):罪过。
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补 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偿(cháng)。
望洋兴叹:《庄子·秋水》记载,河伯(黄河神)自以为大得了不得。后来到了海边,望见无边无际的海洋,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仰望着海神,发出了叹息。后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望洋:仰望的样子。
得陇望蜀:东汉光武帝刘秀下命令给岑彭:“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教他平定陇右(今甘肃一带)以后领兵南下,攻取西蜀(见于《后汉书·岑彭传》)。后来用“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不得善终: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一无所得: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大失所望:非常失望。
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得意忘形: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
成败得失: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罪有应得:得到了应该得到的惩罚。形容处罚恰当,并非冤枉。
一举两得:做一件事,能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汉刘珍等《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 举:动作,举动。
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 天。形容胸无大志,苟且偷安。也指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一五:“寒号 虫…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kòu)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且:暂 且。
得意门生: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学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望子成龙:希望儿子能成为出人头地或有作为的人。
功高望重:功劳大而名望高。
各得其所:《周易·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汉书·东方朔传》:“元元之民,各得其所。”
得寸进尺:得到一寸就想 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
一望无际: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麦浪翻滚,~。
如鱼得水: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得心应手:心里怎样想,手里就能怎样做。比喻技艺纯熟,心手相应。《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得意之作:指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作品。
望梅止渴:《世说新语·假谲》记载,三国时,曹操带兵长途行军,士兵们都很口喝,曹操便说:“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们听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来加以安慰。
因祸得福:变坏事为好事。
患得患失:没得到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怕失掉。《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原指忧患禄位之得失。后用来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太重。
不负众望: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情非得已:指情况出于不得已。
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难得糊涂: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遥遥在望:在望:可看见。远远地可以看到。
旗开得胜:旗帜一打开就取得了胜利。指交战时刚一接触就获得胜利。也泛指事情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小人得志:小人: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人取得了权势。
扬扬得意: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同“彰”)。”益:更加。彰:明显。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一个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
怡然自得: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想念的迫切。宋杨万里《晨炊横塘桥酒家小窗》诗:“饥望炊烟眼欲穿,可人最是一青帘。”
人才难得:有都能的人不容易得到。多指要爱惜人才。
得新忘旧:得到新的,遗忘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扫墓望丧: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指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
望门贵族:旧指富贵人家。
求索不得:想要索取,却得不到。
穿井得人:穿井:打井。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个劳力,却传说成打井时挖得一个人。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令闻令望:令闻:美好的名声;令望:有美好的威仪,使人景仰。有美好的名声和品德,使人仰慕效仿。
巴山蜀水:巴、蜀一带的山水,指重庆、四川一带。
望风而溃:刚看到敌方的影子就溃不成军。形容军旅不堪一击。
望风而逃: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
资浅望轻:资历浅,
遨翔自得:指自由自在的样子。
倚门之望:靠着家门向远处眺望。
望尘僄声:比喻听见风就是雨,不辨事情的虚实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