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有应得 zuì yǒu yīng dé
拼音:zuì yǒu yīng dé
意思:指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强调所受惩罚与罪行相符。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
近义词:
咎由自取:灾祸或罪过是自己招来的,指自作自受,强调是自身行为导致不良后果。
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突出自己承担因错误行为带来的结果。
自作自受:自己做了蠢事或坏事后带来的不良后果,自己承担,侧重于自身行为与后果的关联性。
反义词:
罚不当罪:处罚和罪行不相当,指处罚过重或过轻,与罪有应得中惩罚与罪行匹配相反。
冤屈莫白:指冤屈得不到辩白伸雪,强调受冤屈且无法澄清。
屈打成招:指无罪的人冤枉受刑,被迫招认有罪,突出无辜者被错误定罪。
例句:
这个罪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被判处死刑,真是罪有应得。
他屡次盗窃,最终被关进监狱,这是他罪有应得。
那个贪官贪污受贿,受到法律制裁,罪有应得。
骗子行骗多年,如今被识破,受到惩处,罪有应得。
他故意伤人,受到刑事处罚,这完全是罪有应得。
破坏公共设施的人被罚款,大家都觉得他罪有应得。
酒驾导致严重事故的司机被严惩,是他罪有应得。
抄袭他人作品的作者受到抵制,这是罪有应得的结果。
散布谣言的人被拘留,实在是罪有应得。
欺负弱小的人受到教训,大家都认为他罪有应得。
成语词典:罪有应得
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这真是~的好事啊!
后继有人:有人接续前头的人所从事的事业。
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寸有所长: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徒有虚名:空有某种名声,指名不符实。也说徒有其名。
责有攸归:责任有所归属。指责任归谁承担是推卸不了的。攸(yōu):所。
应接不暇:《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指来人或事情多,应付不过来。暇:空闲。
有说有笑:连说带笑。形容十分欢快。
错落有致:错落:参差不齐。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死有余辜:虽死也抵偿不了他的罪过。说明罪大恶极。辜(gū):罪恶。
负荆请罪:《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 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后用“负荆请罪”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 方责罚。
悠然自得: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罚不当罪:给予的处罚跟 所犯的罪不相称。《荀子·正论》:“赏不当功,罚不当罪。” 当:相当。
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
有始无终:指人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得天独厚: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多指人的资质或自然环境特别好。天:自然的,天然的。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碑:记载功绩的石碑。
绝无仅有:极其少有:这种奇事是~的。
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心安理得:自以为道理上过得去,心里很坦然。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有朝一日:将来有一天。
卓有成效:有显著的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贪得无厌: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含贬义)。
迫不得已:迫于无奈,不由得不那样(做)。
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孔武有力:孔:甚,很。形容人很有力气。
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自以为了不起。
赫赫有名: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声名非常显赫。
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头子。或指坏事的根子。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春风得意:唐代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形容考上进士后得意的心情。后来用“春风得意”称进士及第,也用来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扬扬得意的样子。
不得而知:得:能够。没有办法知道。
煞有介事:像真有这么一回事似的。多指故作姿态。
戴罪立功:在承当某种罪名的情况下建立功劳。
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探骊得珠:《庄子·列御寇》上说,黄河边上有人泅入深水,得到一颗价值千金的珠子。他父亲说:“这样珍贵的珠子,一定是在万丈深渊的黑龙下巴底下取得,而且是在它睡时取得的。”后来用“探骊得珠”比喻做文章扣紧主题,抓住要领(骊:黑龙)。
大有裨益: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
罪孽深重:孽:罪恶。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渔翁得利: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同“渔人得利”。
奋发有为: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利害得失: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随着电脑的普及,网上教育~。
绰有余裕: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多形容非常贫穷。
有目共睹: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睹(dǔ):看见。
一应俱全:一应:一切;俱:都。一切齐全,应有尽有。
动辄得咎:动不动就 遭到责怪或受到处分。唐韩愈《进学解》:“跋前疐(zhì)后,动辄得咎。” 动辄(zhé):往往,动 不动就。咎(jiù):罪过。
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补 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偿(cháng)。
里应外合:外面进攻,里面配合接应。
有条不紊: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紊(wěn):乱。
连锁反应:链式反应
得陇望蜀:东汉光武帝刘秀下命令给岑彭:“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教他平定陇右(今甘肃一带)以后领兵南下,攻取西蜀(见于《后汉书·岑彭传》)。后来用“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有恃无恐:因有所倚仗而不害怕。《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侯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展禽)对曰:‘恃先王之命。’” 恃(shì):倚仗。恐:害怕。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也作振振有辞。
有眼无珠:比喻没有识别能力。
岂有此理: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
不得善终: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一无所得: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已过去,回想起来心里还有点后怕。悸(jì):因害怕而心跳。
教导有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罪加一等:指对罪犯加重处罚。
天外有天:指一个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学问、技艺、本领等是没有止境的。
一呼百应:一声召唤,群起响应。形容威信高,响应者多。
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得意忘形: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
十有八九:指绝大多数,大致不差,差不离。
成败得失: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罪有应得:得到了应该得到的惩罚。形容处罚恰当,并非冤枉。
有血有肉:比喻文艺作品描写生动,内容充实:这篇报道写得生动具体,~。
各有千秋:原意是都有流传下去的价值。后引申为各有所长,各有优点。千秋:流传久远。
无中生有:把没有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有生之年:指人还活在世上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