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武有力 kǒng wǔ yǒu lì
1. 拼音:kǒng wǔ yǒu lì。
2. 意思:孔:甚,很。形容人很有力气。
3. 出处:《诗经·郑风·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4. 近义词及意思
身强力壮:形容身体强壮有力。和孔武有力都侧重于表达人的力气大。
力大无穷:形容力量很大。强调力气极大,与孔武有力意思相近。
拔山扛鼎: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极大,也有力量强大的意思。
5. 反义词及意思
弱不禁风:禁:承受。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与孔武有力表示的强壮有力相反。
手无缚鸡之力: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和孔武有力在力量程度上形成鲜明对比。
6. 例句:
这位孔武有力的战士,在战场上总是冲在最前面。
他孔武有力,轻松地扛起了那袋沉重的粮食。
那个孔武有力的摔跤手,在比赛中无人能敌。
作为一名保镖,他孔武有力,能很好地保护雇主的安全。
我希望有一个孔武有力的人来帮我搬这个重物。
孔武有力的他在拔河比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个孔武有力的工人,能熟练地搬运各种大型器材。
他长得孔武有力,让人一看就觉得很有安全感。
孔武有力的警察迅速制服了犯罪嫌疑人。
那位孔武有力的运动员,打破了多项力量型比赛的记录。
成语词典:孔武有力
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回天无力: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无力:没有力量。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后继有人:有人接续前头的人所从事的事业。
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寸有所长: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徒有虚名:空有某种名声,指名不符实。也说徒有其名。
责有攸归:责任有所归属。指责任归谁承担是推卸不了的。攸(yōu):所。
有说有笑:连说带笑。形容十分欢快。
错落有致:错落:参差不齐。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指没有能力去做或力量达不到。
用武之地: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死有余辜:虽死也抵偿不了他的罪过。说明罪大恶极。辜(gū):罪恶。
声嘶力竭:声音嘶哑,气力用尽。形容拼命地叫喊(含贬义)。嘶:哑。竭:尽。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武艺超群:武艺:武术上的本领。也指军事、战斗的本领。形容武艺高强,超出一般人。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
有始无终:指人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碑:记载功绩的石碑。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绝无仅有:极其少有:这种奇事是~的。
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有朝一日:将来有一天。
卓有成效:有显著的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孔武有力:孔:甚,很。形容人很有力气。
赫赫有名: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声名非常显赫。
力所能及:自己的能力所能办到的:让学生参加一些~的劳动。
力排众议:竭力排除各种意见,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
据理力争:依据道理,竭力维护自己方面的权益、观点等。
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挽:拉。狂澜:汹涌的大浪。
煞有介事:像真有这么一回事似的。多指故作姿态。
穷兵黩武: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十分好战。《三国志·吴书·陆抗传》:“穷兵黩武,动费万计。” 黩武:滥用武力。
大有裨益: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
赳赳武夫: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奋发有为: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苍白无力: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绰有余裕: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自食其力:依赖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
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多形容非常贫穷。
有目共睹: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睹(dǔ):看见。
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原来的情况而发展兴旺起来。
工力悉敌: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势均力敌:也说力敌势均。双方势力相当,不分高下。《南史·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jǔ)。” 敌:力量相当。
文恬武嬉:文官只知道贪图安逸,武将一味追求玩乐。形容文武官员贪图享乐,不问国事的腐败现象。唐韩愈《平淮西碑》:“相臣将臣,文恬武嬉。” 恬(tián):安逸。嬉(xī):游玩。
有条不紊: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紊(wěn):乱。
不遗余力:《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 指毫无保留地使出全部力量。遗:保留。
有恃无恐:因有所倚仗而不害怕。《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侯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展禽)对曰:‘恃先王之命。’” 恃(shì):倚仗。恐:害怕。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也作振振有辞。
有眼无珠:比喻没有识别能力。
岂有此理: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已过去,回想起来心里还有点后怕。悸(jì):因害怕而心跳。
教导有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天外有天:指一个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学问、技艺、本领等是没有止境的。
精力充沛:体力强盛,精神充足。
十有八九:指绝大多数,大致不差,差不离。
罪有应得:得到了应该得到的惩罚。形容处罚恰当,并非冤枉。
有血有肉:比喻文艺作品描写生动,内容充实:这篇报道写得生动具体,~。
各有千秋:原意是都有流传下去的价值。后引申为各有所长,各有优点。千秋:流传久远。
无中生有:把没有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有生之年:指人还活在世上的岁月。
三生有幸:客套话,表示难得的好运气(佛教称前生、今生和来生为三生)。
有的放矢: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说话或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有针对性。的(dì):箭靶子。矢(shǐ):箭。
年轻力壮:壮:健壮。年纪轻,体力强。
事出有因:事情的发生有它的原因。
有教无类:对任何人都给以教育,不分高低贵贱。《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类:类别,种类。
身强力壮:身体强壮有力。
生财有道:很有发财的办法(多含贬义)。
有生力量:指军队中的兵员和马匹。
井井有条:形容条理分明,整齐有序。
无力回天:形容事态的发展,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或者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一臂之力:指其中的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助你~。
训练有素:素:平素,向来。平时一直有严格的训练。
有名无实:空有名义或名声而没有实际。
自有公论: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别有用心: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炯炯有神: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