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皆碑 yǒu kǒu jiē bēi
1. 拼音:yǒu kǒu jiē bēi
2. 意思:碑:指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3.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4. 近义词及意思:
口碑载道(口碑:比喻群众口头称颂象文字刻在碑上一样;载:充满;道:道路。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和有口皆碑都表示受到广泛称赞)
交口称赞(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与有口皆碑相近,突出众人同时称赞的状态)
5. 反义词及意思:
怨声载道(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和有口皆碑相反,体现的是负面评价多)
民怨沸腾(人民的怨声就像开水在翻滚一样。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与有口皆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民众的不满情绪)
6. 例句:
这位医生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在当地有口皆碑。
这家餐厅的美食和服务都非常出色,有口皆碑。
他在慈善事业上的贡献有口皆碑,受到大家的敬重。
那位老师教学有方,对学生关怀备至,有口皆碑。
这家企业的产品质量上乘,在行业内有口皆碑。
老艺术家精湛的表演艺术有口皆碑,深受观众喜爱。
他乐于助人的事迹在小区里有口皆碑。
该景区风景优美,配套设施完善,游客们有口皆碑。
这位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有口皆碑,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这个品牌以诚信经营闻名,在消费者中是有口皆碑的。
成语词典:有口皆碑
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十字路口:两条路纵横交叉的地方,比喻在重大问题上需要对去向作出选择的境地:处在人生的~,他将何去何从呢?
心直口快: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后继有人:有人接续前头的人所从事的事业。
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寸有所长: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脱口而出:不加思索,随口说出。
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口是心非:指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致。
徒有虚名:空有某种名声,指名不符实。也说徒有其名。
责有攸归:责任有所归属。指责任归谁承担是推卸不了的。攸(yōu):所。
有说有笑:连说带笑。形容十分欢快。
矢口否认:一口咬定,完全不承认。矢:发誓。
异口同声:大家说的完全一致。《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错落有致:错落:参差不齐。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死有余辜:虽死也抵偿不了他的罪过。说明罪大恶极。辜(gū):罪恶。
口若悬河: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晋书·郭象传》:“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
有始无终:指人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碑:记载功绩的石碑。
草木皆兵: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出兵攻晋,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打败。苻坚登寿春城瞭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害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绝无仅有:极其少有:这种奇事是~的。
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脍炙人口: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宣和书谱》卷一○:“(韩偓)所著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 炙(zhì):烤肉。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有朝一日:将来有一天。
卓有成效:有显著的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孔武有力:孔:甚,很。形容人很有力气。
赫赫有名: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声名非常显赫。
金口玉言:极难得的可贵的话,封建社会多称皇帝讲的话,后来也用来泛指不能改变的话。
煞有介事:像真有这么一回事似的。多指故作姿态。
啼笑皆非: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既令人难受,又让人觉得可笑。
大有裨益: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
奋发有为: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树碑立传: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加以颂扬,现在比喻通过某种途径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含贬义)。
口干舌燥: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众口铄金: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其力量足以能熔化金属。形容舆论力量的强大。《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后也指人多口杂,能混淆是非。铄(shuò):熔化。
比比皆是: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绰有余裕: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多形容非常贫穷。
有目共睹: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睹(dǔ):看见。
口诛笔伐:用语言文字进行揭露、批判和声讨。
赞不绝口: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
有条不紊: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紊(wěn):乱。
有恃无恐:因有所倚仗而不害怕。《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侯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展禽)对曰:‘恃先王之命。’” 恃(shì):倚仗。恐:害怕。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也作振振有辞。
心服口服: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有眼无珠:比喻没有识别能力。
岂有此理: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
空口无凭:只是嘴说而没有真凭实据。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已过去,回想起来心里还有点后怕。悸(jì):因害怕而心跳。
教导有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血口喷人:比喻用极恶毒的语言诬蔑别人。
天外有天:指一个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学问、技艺、本领等是没有止境的。
十有八九:指绝大多数,大致不差,差不离。
罪有应得:得到了应该得到的惩罚。形容处罚恰当,并非冤枉。
有血有肉:比喻文艺作品描写生动,内容充实:这篇报道写得生动具体,~。
各有千秋:原意是都有流传下去的价值。后引申为各有所长,各有优点。千秋:流传久远。
无中生有:把没有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有生之年:指人还活在世上的岁月。
三生有幸:客套话,表示难得的好运气(佛教称前生、今生和来生为三生)。
有的放矢: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说话或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有针对性。的(dì):箭靶子。矢(shǐ):箭。
满盘皆输:下棋时走错一步,整个棋就输掉。比喻因受某一局部的影响而使全局归于失败。
事出有因:事情的发生有它的原因。
有教无类:对任何人都给以教育,不分高低贵贱。《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类:类别,种类。
信口开河:也作信口开合。随口乱说。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破口大骂:指用恶语大声地骂。
舌尖口快:尖:尖锐,锋利。快:锐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说话爽快。也指说话尖刻,不肯让人。
口出狂言: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生财有道:很有发财的办法(多含贬义)。
有生力量:指军队中的兵员和马匹。
井井有条:形容条理分明,整齐有序。
训练有素:素:平素,向来。平时一直有严格的训练。
有名无实:空有名义或名声而没有实际。
口不择言: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张口结舌:形容理屈词穷、无言答对,或紧张害怕得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