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玉言 jīn kǒu yù yán
1. 拼音:jīn kǒu yù yán。
2. 意思:旧指皇帝说的话,亦泛指不可改变的权威性的话。现多用来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含讽刺意味)。
3. 出处:晋·夏侯湛《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沈默。使吾子栖迟穷巷,守此困极。”
4. 近义词及意思
金科玉律:科:旧指法律条文;律:规章,法则。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例如:在某些传统观念里,那些古老的规矩被视为金科玉律(金口玉言),不可触犯。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比如:他在这个领域一言九鼎(金口玉言),大家都很尊重他的意见。
5. 反义词及意思
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例如:他总是信口开河,和金口玉言那种权威性、严肃性完全相反。
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与金口玉言的庄重、不可更改性相悖。比如:不要把他的胡言乱语当作金口玉言,要有自己的判断。
6. 例句
古代皇帝的金口玉言,臣民们必须遵守。
他把领导的话当作金口玉言,不敢有丝毫违抗。
有些人盲目相信所谓专家的金口玉言,却不懂得思考。
别把他的玩笑话当作金口玉言,他只是随口一说。
在封建王朝,圣旨上的内容那可都是金口玉言。
我们不能把那些过时的理论当作金口玉言,要与时俱进。
他以为自己的话是金口玉言,其实大家都不认同。
不要把某些明星的话当作金口玉言,他们可能并不专业。
大家都认为老教授的建议是金口玉言,对研究很有帮助。
他把父亲的教诲当作金口玉言,一生都铭记在心。
成语词典:金口玉言
冷言冷语:从侧面或反面说的含有讥讽意味的话。
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十字路口:两条路纵横交叉的地方,比喻在重大问题上需要对去向作出选择的境地:处在人生的~,他将何去何从呢?
快言快语:说话和表达清楚的、明确的、坦白的。
心直口快: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甜言蜜语: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好听的话。
脱口而出:不加思索,随口说出。
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口是心非:指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致。
妙不可言:妙:美妙。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
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矢口否认:一口咬定,完全不承认。矢:发誓。
异口同声:大家说的完全一致。《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闲言碎语:闲:与正事无关;碎:指说话唠叨。唠叨些与正事无关的话。
口若悬河: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晋书·郭象传》:“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大言不惭:《论语 宪问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宋朱熹《四书集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 否矣。欲践其言,岂不难哉。” 后形容说大话不觉惭愧。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金碧:金黄青绿的颜色。
琼楼玉宇:形容瑰丽堂皇的建筑物。常用以指仙界楼台或月中宫殿。
琼浆玉液:琼:美玉。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言之凿凿: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言不由衷: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由:从。衷:内心。
固若金汤:形容防守非常坚固。金:金城,指坚固的城墙。汤:汤池,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碑:记载功绩的石碑。
不言而喻:用不着解释就可以明白。《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脍炙人口: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宣和书谱》卷一○:“(韩偓)所著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 炙(zhì):烤肉。
肺腑之言: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话。
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听:使人听了感到震动。
言归于好:《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指彼此重新和好。言:文言虚词,用于句首,没有实际意义。
金口玉言:极难得的可贵的话,封建社会多称皇帝讲的话,后来也用来泛指不能改变的话。
金瓯无缺:金瓯:盛酒器,比喻国土。金瓯没有残缺。比喻国土完整。
流言蜚语:《礼记·儒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后以流言蜚语指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蜚(fēi):同“飞”。
香消玉殒: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口干舌燥: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仗义执言: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神情上:愤激之情,~。
金榜题名: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
察言观色: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
出言不逊: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言简意赅:语言简练而意思完备。赅(gāi):完备。
披沙拣金:也说排沙简金。拨开沙子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取精华。唐高仲武《崔峒》:“斯亦披沙拣金,往往见宝。” 拣:挑选。
众口铄金: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其力量足以能熔化金属。形容舆论力量的强大。《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后也指人多口杂,能混淆是非。铄(shuò):熔化。
至理名言: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碎琼乱玉:指雪花。
载笑载言:边笑边说话。
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
金戈铁马:指战事。也用以形容战士的雄姿。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金戈:金属制作的戈。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雕栏玉砌:雕:雕绘;栏:栏杆;砌:石阶。形容富丽的建筑物。
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答应一句话有千金的价值。形容说话算数,很讲信用。诺:诺言。
要言不烦: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不烦琐。
疾言厉色:也说疾言遽色。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微言大义:《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后用“微言大义”指精微的语言里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微:精深,精微。
毋庸讳言: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指不用。毋庸讳言,现实生活还存在着歪风邪气。周恩来《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亚非各国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是毋庸讳言的。
金刚怒目:形容面目威猛逼人。怒目:也说努目。金刚:佛教传说里保卫佛的武士。
口诛笔伐:用语言文字进行揭露、批判和声讨。
名正言顺:《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意思是,名分不正,讲起话来就不顺当、不合理;说话不顺当、不合理,事情就办不成。后以“名正言顺”泛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赞不绝口: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
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
出言无状: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嘉言懿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心服口服: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握手言欢:握手谈笑。形容亲热友好。现多指不和以后又言归于好。
金字招牌:商店用金粉涂字的招牌,用来显示商店资金雄厚、信誉卓著。比喻向人炫耀的名义或称号。
空口无凭:只是嘴说而没有真凭实据。
言归正传:说话或写文章回到正题上来(评话和旧小说中常用的套语)。
守身如玉: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风言风语:没有根据的、不怀好意的、带有讥讽的话。另指私下议论暗中传说。
谨言慎行:说话小心,做事谨慎。《礼记·缁衣》:“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轻言细语:形容说话声音轻柔,语气温和。
温言软语:温和轻柔的话语,多形容女性说话的声音和态度温柔。
血口喷人:比喻用极恶毒的语言诬蔑别人。
妖言惑众:对人散布荒诞离奇的谎话,进行蛊惑。
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而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章。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假而动听的话。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也。”
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拾金不昧:拾到金钱财物不隐藏起来(据为己有)。昧:隐藏。
沉默寡言: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一言不发:一句话也不说。
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金枝玉叶:旧指皇族,也指出身高贵的公子小姐。
好言好语:好:美好,友善。指友善和中听的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