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言冷语 lěng yán lěng yǔ
1. 拼音:lěng yán lěng yǔ
2. 意思:带讥讽意味的冷冰冰的话,从侧面或反面说辛辣嘲讽的话。
3. 出处:宋·宝林《宝林禅师语录》:“山门疏:关着门,尽是自家屋里,何须冷言冷语,暗地敲人?”
4. 近义词及意思:
冷嘲热讽(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冷语冰人(用冷酷的话伤人)
尖酸刻薄(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阴阳怪气(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含沙射影(传说一种叫蜮的动物,在水中含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风言风语(没有根据的、不怀好意的、带有讥讽的话。另指私下议论暗中传说)
话中带刺(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
讽一劝百(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讽刺劝戒的意思较浓)
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恶语伤人(用恶毒的语言污蔑、伤害人)
5. 反义词及意思:
甜言蜜语(像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好听的话)
轻言细语(形容说话轻而柔和)
语重心长(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
热情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和风细雨(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温言软语(温和的言辞,轻柔的话语)
好言好语(指友善和中听的言语)
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开诚布公(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6. 例句:
他总是用冷言冷语对待别人,这样很难交到朋友。
面对他人的成功,他不但不祝贺,反而冷言冷语,让人很不舒服。
她受不了同事的冷言冷语,决定找领导反映情况。
尽管遭受冷言冷语,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不为所动。
不要在背后对人冷言冷语,有意见可以当面说清楚。
父母的冷言冷语有时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这位明星经常受到一些网友的冷言冷语,但她选择用作品回应。
在团队合作中,冷言冷语会破坏和谐的氛围,影响工作效率。
他那冷言冷语的态度,让整个聚会的气氛都变得尴尬起来。
听到那些冷言冷语,她的心里一阵难过,但还是努力保持微笑。
成语词典:冷言冷语
鸟语花香:鸟儿叫,花儿飘香,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桃红柳绿,~。
冷言冷语:从侧面或反面说的含有讥讽意味的话。
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快言快语:说话和表达清楚的、明确的、坦白的。
语重心长: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
甜言蜜语: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好听的话。
窃窃私语:暗地里小声说话。唐白居易《琵琶行》:“小弦切切(同“窃窃”)如私语”。
妙不可言:妙:美妙。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
语焉不详:说到了,但说得不详细,不清楚。
闲言碎语:闲:与正事无关;碎:指说话唠叨。唠叨些与正事无关的话。
大言不惭:《论语 宪问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宋朱熹《四书集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 否矣。欲践其言,岂不难哉。” 后形容说大话不觉惭愧。
言之凿凿: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言不由衷: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由:从。衷:内心。
不言而喻:用不着解释就可以明白。《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牙牙学语: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幼儿的早期教育从~阶段开始。
肺腑之言: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话。
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听:使人听了感到震动。
言归于好:《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指彼此重新和好。言:文言虚词,用于句首,没有实际意义。
金口玉言:极难得的可贵的话,封建社会多称皇帝讲的话,后来也用来泛指不能改变的话。
流言蜚语:《礼记·儒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后以流言蜚语指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蜚(fēi):同“飞”。
仗义执言: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神情上:愤激之情,~。
心灰意冷: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察言观色: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
出言不逊: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言简意赅:语言简练而意思完备。赅(gāi):完备。
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至理名言: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冷若冰霜:像冰霜一样冷冰冰的。比喻待人不热情。也比喻态度严厉,不好接近。
载笑载言:边笑边说话。
要言不烦: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不烦琐。
疾言厉色:也说疾言遽色。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微言大义:《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后用“微言大义”指精微的语言里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微:精深,精微。
毋庸讳言: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指不用。毋庸讳言,现实生活还存在着歪风邪气。周恩来《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亚非各国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是毋庸讳言的。
名正言顺:《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意思是,名分不正,讲起话来就不顺当、不合理;说话不顺当、不合理,事情就办不成。后以“名正言顺”泛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
出言无状: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嘉言懿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花香鸟语: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花飘散着清香,鸟唱着悦耳的歌。
燕语莺啼: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握手言欢:握手谈笑。形容亲热友好。现多指不和以后又言归于好。
言归正传:说话或写文章回到正题上来(评话和旧小说中常用的套语)。
风言风语:没有根据的、不怀好意的、带有讥讽的话。另指私下议论暗中传说。
喃喃自语: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谨言慎行:说话小心,做事谨慎。《礼记·缁衣》:“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轻言细语:形容说话声音轻柔,语气温和。
温言软语:温和轻柔的话语,多形容女性说话的声音和态度温柔。
妖言惑众:对人散布荒诞离奇的谎话,进行蛊惑。
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而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章。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假而动听的话。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也。”
轻声细语:形容说话声音轻柔、细小,态度温和。
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沉默寡言: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一言不发:一句话也不说。
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好言好语:好:美好,友善。指友善和中听的言语。
言传身教:一面口头上传授,一面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语行为起模范作用。
恶语相加: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忠言逆耳:忠诚直率的劝告听起来不大舒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忠言拂于耳。”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逆耳:不顺耳。
不冷不热:指温度不高不低,冷热适中。亦比喻对人态度一般。
一语双关: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
口出狂言: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人情冷暖:人情:指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冷:冷淡;暖:亲热。泛指人情的变化。指在别人得势时就奉承巴结,失势时就不理不睬。
言多必失: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
莺啼燕语: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也比喻女子说话声音婉转动听。
口不择言: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冷血动物:变温动物的俗称。
只言片语:个别的词句;片段的话语。
三言两语:指很少的几句话: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说得清楚的。
言多语失:话说多了就难免出错。
哑口无言:哑口:像哑巴一样。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恶语中伤:用恶毒的语言污蔑、伤害人。
快人快语:爽快的人说爽快的话,指人性格直爽。
冷嘲热讽:尖刻、辛辣的嘲笑和讽刺。
酒后失言:酒喝多了以后,不能自持,说了不该说的话。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媒妁之言: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苦不堪言:堪:能。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正言厉色:正:严正;言:言辞;厉:严厉;色: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