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虚名 tú yǒu xū míng
1. 拼音:tú yǒu xū míng
2. 意思: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3.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4. 近义词及意思:
有名无实(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和徒有虚名都强调只有名声,实际情况与之不符)
虚有其表(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侧重指外表与内在能力不匹配,与徒有虚名有相似之处,都有表里不一的意味)
5. 反义词及意思:
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与徒有虚名相反,强调名实相副)
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突出名声真实可靠,和徒有虚名形成对比)
6. 例句:
这家所谓的高档餐厅,菜品一般,真是徒有虚名。
他被大家认为是天才,但在这次考验中表现很差,看来只是徒有虚名。
那个所谓的专家发表的言论漏洞百出,看来是徒有虚名。
这所学校对外宣传得很好,但教学质量不高,徒有虚名。
那种号称有神奇功效的保健品,用过之后发现徒有虚名。
这位画家的作品受到很多批评,看来他的名声只是徒有虚名。
那个旅游景点广告做得很好,但实际体验很差,徒有虚名。
他被吹嘘为棋坛高手,可比赛一输再输,不过是徒有虚名。
这款新手机宣传有很多先进功能,但实际使用后发现徒有虚名。
那个被人称赞的球队,在这次大赛中表现糟糕,是徒有虚名。
成语词典:徒有虚名
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名胜古迹: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后继有人:有人接续前头的人所从事的事业。
举世闻名:举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寸有所长: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名列前茅:指名次列在前面。古代行军时持茅(当作旗)的走在前面的叫前茅。《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
闻名遐迩: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徒有虚名:空有某种名声,指名不符实。也说徒有其名。
责有攸归:责任有所归属。指责任归谁承担是推卸不了的。攸(yōu):所。
有说有笑:连说带笑。形容十分欢快。
错落有致:错落:参差不齐。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死有余辜:虽死也抵偿不了他的罪过。说明罪大恶极。辜(gū):罪恶。
名垂青史: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籍永远流传。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徒子徒孙:徒弟和徒弟的徒弟。比喻一脉相承的人。也泛指党羽(含贬义)。
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
有始无终:指人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也作莫明其妙。
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碑:记载功绩的石碑。
绝无仅有:极其少有:这种奇事是~的。
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远近闻名: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听过这个名字,形容很有名。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有朝一日:将来有一天。
卓有成效:有显著的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驰名中外:驰:传播。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
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孔武有力:孔:甚,很。形容人很有力气。
赫赫有名: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声名非常显赫。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名:说出。状:描述。
名副其实:也说名符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相称,符合。
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的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老子·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谷:山谷。
煞有介事:像真有这么一回事似的。多指故作姿态。
故弄玄虚:故意玩弄让人捉摸不透的 那一套,使人迷惑。
大有裨益: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
奋发有为: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金榜题名: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
沽名钓誉:使用各种不正当手段以谋 取好的名声和荣誉。
声名狼藉:《史记·蒙恬列传》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后用声名狼藉形容人的名声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狼藉(jí):乱七八糟。
至理名言: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绰有余裕: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蜗角虚名: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多形容非常贫穷。
有目共睹: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睹(dǔ):看见。
虚无缥缈:形容空虚渺茫。唐白居易《长恨歌》:“山在虚无缥渺(通“缈”)间。”缥缈(piāo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朱文元 ﹞先在 徐 班,以年未五十,故無所表見,至 洪 班則聲名鵲起,班中人稱爲戲忠臣。”
巧立名目: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编造理由定出一些名目。
臭名昭著:臭名声人人知道。昭著:非常显明。
名正言顺:《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意思是,名分不正,讲起话来就不顺当、不合理;说话不顺当、不合理,事情就办不成。后以“名正言顺”泛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久负盛名: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有条不紊: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紊(wěn):乱。
做贼心虚:做了坏事怕人觉察出来而心里惶恐不安。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有恃无恐:因有所倚仗而不害怕。《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侯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展禽)对曰:‘恃先王之命。’” 恃(shì):倚仗。恐:害怕。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也作振振有辞。
有眼无珠:比喻没有识别能力。
名落孙山:宋范公偁《过庭录》第六十一条记载,孙山考取了末名举人,回乡后,有人问他:“我的儿子考中没有?” 孙山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意思是榜上最后一名是孙山,你的儿子还在孙山的后边。后指考试没有考取或选拔时没被录取。解(jiè)。
岂有此理: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
箭不虚发:箭射得准,每发必中。常用来形容射箭技术高超,也可引申为做事有充分的把握,成功率高。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已过去,回想起来心里还有点后怕。悸(jì):因害怕而心跳。
教导有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矢无虚发:形容射箭本领极高,每支箭都能射中目标,不浪费一支箭。也可引申为做事精准有效,每次行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
天外有天:指一个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学问、技艺、本领等是没有止境的。
臭名远扬:名: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
无名小卒:比喻没有名气的人。
十有八九:指绝大多数,大致不差,差不离。
弹无虚发:子弹射出去每颗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一件事成一件事,没有落空的。
罪有应得:得到了应该得到的惩罚。形容处罚恰当,并非冤枉。
有血有肉:比喻文艺作品描写生动,内容充实:这篇报道写得生动具体,~。
盛名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各有千秋:原意是都有流传下去的价值。后引申为各有所长,各有优点。千秋:流传久远。
无中生有:把没有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有生之年:指人还活在世上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