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 mò míng qí miào
1. 拼音:mò míng qí miào
2. 意思: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3.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我实在是莫名其妙,我从那时得着这么一个门生,连我也不知道。”
4. 近义词及意思:
莫明其妙(指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同莫名其妙,都表示对事物不理解、感到奇怪)
百思不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和莫名其妙都有不能理解事情缘由的意思)
5. 反义词及意思:
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与莫名其妙相反,体现从困惑到明白的过程)
洞若观火(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和莫名其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对事情的清晰了解)
6. 例句:
他的行为真是莫名其妙,让人捉摸不透。
她莫名其妙地哭了起来,大家都很诧异。
这部电影的结局莫名其妙,很多观众都不满意。
他莫名其妙地冲我发火,我都不知道做错了什么。
老师讲的这道题,我听得莫名其妙,完全没懂。
他收到一封莫名其妙的信,没有署名也没有内容。
她莫名其妙地笑了,那笑容里好像藏着什么秘密。
电脑突然死机了,真是莫名其妙,我什么也没干啊。
他总是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让人不知所云。
这个决定莫名其妙,完全不符合常理。
成语词典:莫名其妙
名胜古迹: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灵丹妙药:也说灵丹圣药。迷信者认为能治好各种病症的药。比喻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办法。
举世闻名:举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筹:计策,办法。展:施展。
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妙不可言:妙:美妙。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
名列前茅:指名次列在前面。古代行军时持茅(当作旗)的走在前面的叫前茅。《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
闻名遐迩: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徒有虚名:空有某种名声,指名不符实。也说徒有其名。
莫逆之交: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名垂青史: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籍永远流传。
其貌不扬:指某人外貌不好看。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 不扬:不好看。
隐约其辞:隐约:不明显,不清楚。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也作莫明其妙。
望尘莫及:远远望着前面人马行走时扬起来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常用作和人比较时自谦的话。《后汉书·赵咨传》:“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莫:不。及:到,赶上。
适逢其会:恰巧碰上那个机会、时机。
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出其不意:《孙子兵法·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指出乎对方意料之外,突然行动。
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锦囊妙计:旧小说上描写足智多谋的人,能预先估计到可能发生的事情并预设解决的办法。常用纸条写好装在锦囊里,交给办事的人,嘱咐他在遇到问题时拆看,按照预设的办法解决。现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而又暂时保密的办法。
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的批评。措辞~。
远近闻名: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听过这个名字,形容很有名。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驰名中外:驰:传播。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
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赫赫有名: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声名非常显赫。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名:说出。状:描述。
名副其实:也说名符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相称,符合。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金榜题名: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
沽名钓誉:使用各种不正当手段以谋 取好的名声和荣誉。
声名狼藉:《史记·蒙恬列传》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后用声名狼藉形容人的名声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狼藉(jí):乱七八糟。
至理名言: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临:到、来。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蜗角虚名: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自食其力:依赖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
坐享其成: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朱文元 ﹞先在 徐 班,以年未五十,故無所表見,至 洪 班則聲名鵲起,班中人稱爲戲忠臣。”
支吾其词:支吾:说话含混躲闪。指用含混的话搪塞应付,以掩盖真实情况。
首当其冲:处于首先受到攻击或压力的地位。冲:要冲,交通要道。
巧立名目: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编造理由定出一些名目。
臭名昭著:臭名声人人知道。昭著:非常显明。
名正言顺:《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意思是,名分不正,讲起话来就不顺当、不合理;说话不顺当、不合理,事情就办不成。后以“名正言顺”泛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久负盛名: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其乐融融:融融,形容和乐自得的心情。其乐融融,形容快乐和谐的景象。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各行其是:指思想不统一,各人按照自己的意见、主张去做。其是:他自己以为对的。
噬脐莫及:《左传·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齐:同‘脐’),其及图之乎?”杜预注:“若啮腹齐,喻不可及。”意思是咬自己的肚脐是够不着的,后来用“噬脐莫及”比喻后悔莫及。
名落孙山:宋范公偁《过庭录》第六十一条记载,孙山考取了末名举人,回乡后,有人问他:“我的儿子考中没有?” 孙山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意思是榜上最后一名是孙山,你的儿子还在孙山的后边。后指考试没有考取或选拔时没被录取。解(jiè)。
爱莫能助:《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指有心帮助,但因力量不够或条件所限而做不到。
夸大其词:说话或写文章不切实际,扩大了事实。也作夸大其辞。
臭名远扬:名: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
无名小卒:比喻没有名气的人。
盛名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尊姓大名:姓名的尊称。
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也说功成名立、功成名遂。
不厌其烦:厌:嫌。不嫌麻烦。
名利双收: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妙趣横生:洋溢着美妙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品)。
有名无实:空有名义或名声而没有实际。
争名夺利:争夺名位和利益。
功成名遂: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
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意思是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各得其所:《周易·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汉书·东方朔传》:“元元之民,各得其所。”
名不副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不相符;有名无实。也说名不符实。
深奥莫测:高深不易了解。
自食其果:比喻自己做了坏事,自己遭受到损害或惩罚。
投其所好: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指名道姓:毫不避讳地直接说出姓名(含不够恭敬意)。
师出无名:没有理由而出兵打仗,泛指做某件事缺乏正当理由。
果不其然:果然(强调不出所料):我早说要下雨,~,下了吧!也说果不然。
两全其美: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