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其事 zhèng zhòng qí shì
1. 拼音:zhèng zhòng qí shì
2. 意思: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3.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4. 近义词及意思:
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和郑重其事都体现了对待事情严肃认真的态度)
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突出神情和态度的严肃,与郑重其事表意相近)
5. 反义词及意思:
敷衍了事(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与郑重其事相反,体现出对待事情的不认真)
掉以轻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强调不重视,和郑重其事的认真态度形成对比)
6. 例句:
他郑重其事地向大家宣布了这个重大决定。
老师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们考试的注意事项。
爸爸郑重其事地把祖传的手表交给了我。
校长郑重其事地为优秀学生颁发奖状。
在毕业典礼上,校长郑重其事地致辞,为毕业生送上祝福。
他郑重其事地把自己的计划详细地讲给大家听。
领导郑重其事地和员工们讨论公司的发展战略。
爷爷郑重其事地把家族的历史讲给孙子听。
科学家郑重其事地介绍了这次实验的重要发现。
她郑重其事地穿上了那件代表荣誉的礼服。
成语词典:郑重其事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语重心长: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
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其貌不扬:指某人外貌不好看。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 不扬:不好看。
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的环境,重新见到光明。
隐约其辞:隐约:不明显,不清楚。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也作莫明其妙。
适逢其会:恰巧碰上那个机会、时机。
出其不意:《孙子兵法·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指出乎对方意料之外,突然行动。
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的批评。措辞~。
久别重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又 有很高的声望。
重于泰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后常用以形容死得有意义,也用于形容情义深重。参见〔泰山〕
名副其实:也说名符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相称,符合。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穀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释:放下。重负:重担。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不省人事:指人昏迷,失去知觉。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容易的,害怕繁重的。
煞有介事:像真有这么一回事似的。多指故作姿态。
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无事生非:本来没有事却人为地引出麻烦、事端。
罪孽深重:孽:罪恶。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安土重迁:住惯了本乡本土,不肯轻易迁移。《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 重(zhòng):不轻易。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帮助或益处。济:补益。
少不更事:年纪轻,经历的事情不多。《隋书·李雄传》:“吾儿既少,更事未多。” 更(gēng):经历。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临:到、来。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便宜行事:不必请示,自行决断处置。宋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公乞以便宜行事。”
自食其力:依赖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
意气用事:只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
坐享其成: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山重水复:指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支吾其词:支吾:说话含混躲闪。指用含混的话搪塞应付,以掩盖真实情况。
首当其冲:处于首先受到攻击或压力的地位。冲:要冲,交通要道。
无所事事:什么事都不干。事事:做事情。
老成持重:阅历多,办事稳重。
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其乐融融:融融,形容和乐自得的心情。其乐融融,形容快乐和谐的景象。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各行其是:指思想不统一,各人按照自己的意见、主张去做。其是:他自己以为对的。
息事宁人:从中调解,使争端平息,彼此相安。
终身大事:终身:一生。关系一辈子的大事情,多指婚姻。
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重操旧业:指再做以前曾做的事。
困难重重:指一个人或一件事面临的困难非常多,一层又一层,形容处境艰难。
就事论事:按照事情本身的情况来评论是非得失。
夸大其词:说话或写文章不切实际,扩大了事实。也作夸大其辞。
事不宜迟: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
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平安无事: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事无巨细: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同“事无大小”。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敷衍了事: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尊师重道: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年事已高:年事:年纪。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
料事如神: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风流韵事:指吟诗、作画、下棋、弹琴等风雅而有情趣的事。也指男女间的私情。
事出有因:事情的发生有它的原因。
不厌其烦:厌:嫌。不嫌麻烦。
破镜重圆:《太平广记》卷一六六引《本事诗》记载,南朝陈代将要灭亡时,社会动乱,驸马徐德言把一个铜镜破开,与妻子乐昌公主各持一半,作为信物。后果然由半边镜子作为线索而夫妻团聚。后用来比喻夫妻失散或感情破裂后又重新相聚或和好。
旧地重游:重新来到曾经居住过或游览过的地方。
心事重重: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
区区小事:区区:小,少。形容很小很少的小事。
万事大吉:形容一切事情都很圆满顺利。
重男轻女:重视男子,看轻女性。指轻视妇女的封建思想。
功高望重:功劳大而名望高。
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意思是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各得其所:《周易·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汉书·东方朔传》:“元元之民,各得其所。”
多管闲事:没有必要而插手管别人的事。
东窗事发:传说宋代秦桧曾与妻子在自己家的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后来秦桧得病而死。他妻子请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见秦桧在阴间身戴铁枷受苦,秦桧对他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见于元刘一清《钱塘遗事·二·东窗事发》)后来用“东窗事发”指罪行、阴谋败露。也说东窗事犯。
自食其果:比喻自己做了坏事,自己遭受到损害或惩罚。
事在人为:指事情是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成功与否决定于人的主观努力。
投其所好: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举足轻重:《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原指处于两强间的有实力的人,只要稍微倾向一方,就能打破均势。后用来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
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重温旧梦:比喻把过去美好的事情重新经历或回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