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机行事 jiàn jī xíng shì
1. 拼音:jiàn jī xíng shì
2. 意思: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机:时机,机会。
3. 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4. 近义词及意思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和“见机行事”都强调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灵活反应。
相机而动:观察时机,看到适当机会立即行动。与“见机行事”类似,重点在于看准时机行动。
5. 反义词及意思
生搬硬套: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与“见机行事”相反,是一种不灵活的处事方式。
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体现出因循守旧,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和“见机行事”形成对比。
6. 例句:
这次谈判你要见机行事,灵活应对对方提出的条件。
他是个聪明的人,懂得见机行事,所以在复杂环境中也能应对自如。
在战场上,士兵们要根据敌人的情况见机行事。
我们没有固定的计划,只能见机行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
这位商人很有头脑,在交易中总是见机行事,获得不少利润。
做卧底工作必须要见机行事,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面对突发情况,消防队员们见机行事,迅速展开救援。
他在社交场合中善于见机行事,能和不同的人愉快交流。
探险队在野外遇到各种情况,只能见机行事,保证自身安全。
在商业竞争中,要见机行事,抓住对手的弱点。
成语词典:见机行事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
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枉费心机:白白地耗费心思。
司空见惯:相传唐代司空(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李绅请卸任和州刺史(古代一州的行政长官)刘禹锡喝酒,席上叫歌伎劝酒。刘做诗:“?鬌(wǒtuǒ)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语出唐代孟棨《本事诗》)现在用“司空见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见死不救: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的环境,重新见到光明。
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
一意孤行:《史记·酷吏列传》:“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本谓谢绝请托,坚持自己的主张。后多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孤行:独自行事。
视而不见: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拨云见日:拨开云雾,看见了太阳。比喻冲破黑暗,重见光明。《晋书·乐广传》:“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行色匆匆: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可见一斑: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见微知著: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为能见微而知著。” 微:微小。著:显著。
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连发生。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 祸:灾难。
横行无忌:胡作非为,毫无顾忌。
生机盎然:充满生气和活力的。
倒行逆施:《史记 伍 子胥列传》记载,春秋时伍子胥为父报仇,领吴兵攻打楚国,挖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申包胥责 备他,子胥回答说:“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指做事违背常理。
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异:不同的。迁:改变。
不省人事:指人昏迷,失去知觉。
捉襟见肘:也说捉襟肘见。拉一下衣襟,胳膊肘就露了出来。《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同“襟”)而肘见。”形容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煞有介事:像真有这么一回事似的。多指故作姿态。
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相冲突。《礼记·中庸》:“道并行而不相悖。” 悖(bèi):违反。
真知灼见:正确的认识,透辟的见解。灼(zhuó):明白。
无事生非:本来没有事却人为地引出麻烦、事端。
立竿见影:把竹竿立在太阳光下,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收效迅速。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下:“立竿见影,呼谷传响。”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厉行节约:厉:严格。严格地实行节约。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帮助或益处。济:补益。
少不更事:年纪轻,经历的事情不多。《隋书·李雄传》:“吾儿既少,更事未多。” 更(gēng):经历。
明心见性:佛教语。指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
便宜行事:不必请示,自行决断处置。宋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公乞以便宜行事。”
倍道而行: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奔狄,娶季隗,“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木:棺材。
投机倒把:指以买空卖空、囤积居奇、套购转卖等手段牟取暴利。
见义勇为:看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数见不鲜:屡见不鲜。
意气用事:只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
图穷匕见: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机关算尽: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比喻用尽心思。
层见叠出:屡次出现。也说层出叠见。
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囿于成见: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远见卓识:远大的眼光,高明的见识。
无所事事:什么事都不干。事事:做事情。
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各行其是:指思想不统一,各人按照自己的意见、主张去做。其是:他自己以为对的。
雷厉风行: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执行政策、命令等要求严,行动快。《新唐书·韩愈传》:“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飞。”
嘉言懿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息事宁人:从中调解,使争端平息,彼此相安。
论功行赏: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一见钟情: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终身大事:终身:一生。关系一辈子的大事情,多指婚姻。
泄露天机:比喻泄露秘密。
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世俗之见:世人的庸俗见解。
自寻短见:短见:本指见识短浅,引申为自杀。自己认为无法活下去而寻死。
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独断专行: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也说独断独行。
就事论事:按照事情本身的情况来评论是非得失。
行尸走肉:讽刺没有理想,无所作为的人。糊里糊涂混日子,虽然活着,同死人一样。《拾遗记·后汉》:“(任末)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行尸:会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肉体。
可乘之机:可以利用的机会。也说可乘之隙。
投机取巧:利用时机和巧妙手段谋取个人私利,也指不愿下苦工夫,凭小聪明侥幸取得成功。
事不宜迟: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
谨言慎行:说话小心,做事谨慎。《礼记·缁衣》:“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用舍行藏:《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是儒家对于出处进退的态度。也说用行舍藏。
平安无事: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事无巨细: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同“事无大小”。
灵机一动: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灵机:灵活而敏捷的思维能力。
一线生机:线:微小;生机:生存的机会。还有一点儿生存的希望。
相见恨晚: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
费尽心机:挖空心思,用尽计谋。
开门见山:比喻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进入正题,不绕圈子。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率然而成者…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先见之明:指对事物有预见性;事先能料及事后的结果。《后汉书·杨彪传》:“愧无(金)日(mì)?(dī)先见之明。”
敷衍了事: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年事已高:年事:年纪。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
料事如神: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