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约其辞 yǐn yuē qí cí
1. 拼音:yǐn yuē qí cí
2. 意思:隐约:不明显,不清楚。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
3. 出处: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倪文正公与弟献汝二书》:“使白太夫人,谓欲礼佛行也者,迎抵会城卒岁,无功为亲者讳,故隐约其辞不尽也。”
4. 近义词及意思:
闪烁其词(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和隐约其辞都表示说话不直接、不清晰,有隐瞒或回避某些内容的意思)
含糊其辞(话说得不清不楚,含含糊糊。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与隐约其辞相近,强调说话的模糊性)
5. 反义词及意思:
直言不讳(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和隐约其辞相反,体现说话的直接和坦率)
开门见山(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与隐约其辞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达的直接性)
6. 例句:
他对这件事总是隐约其辞,似乎在隐瞒什么。
在被问到关键问题时,他隐约其辞地应付过去。
这位官员在发布会上隐约其辞,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她隐约其辞的回答让大家更加疑惑了。
当谈及自己的过去,他就隐约其辞,不想深入谈论。
证人在法庭上隐约其辞,给案件的审理带来了困难。
他对自己的计划隐约其辞,让人猜不透他的心思。
面对记者的追问,他只是隐约其辞地说了几句。
老师觉得他隐约其辞的解释背后有问题。
她在信中对自己的近况隐约其辞,父母很担心。
成语词典:隐约其辞
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远望白云缭绕,峰峦~。
约法三章:刘邦(汉高祖)占领秦都城咸阳后,为了收揽人心,废除秦朝的一些严刑苛法,召集“关中诸县父老、豪杰”宣布“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表示“余悉除去秦法”,史称“约法三章”。后泛指订立共同遵守的简要条款。
不辞劳苦: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与世长辞:指人去世(多用于敬仰的人)。
义不容辞: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
其貌不扬:指某人外貌不好看。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 不扬:不好看。
隐约其辞:隐约:不明显,不清楚。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也作莫明其妙。
适逢其会:恰巧碰上那个机会、时机。
出其不意:《孙子兵法·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指出乎对方意料之外,突然行动。
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不辞而别: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万死不辞: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死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的批评。措辞~。
名副其实:也说名符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相称,符合。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厉行节约:厉:严格。严格地实行节约。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临:到、来。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自食其力:依赖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
坐享其成: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支吾其词:支吾:说话含混躲闪。指用含混的话搪塞应付,以掩盖真实情况。
首当其冲:处于首先受到攻击或压力的地位。冲:要冲,交通要道。
其乐融融:融融,形容和乐自得的心情。其乐融融,形容快乐和谐的景象。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各行其是:指思想不统一,各人按照自己的意见、主张去做。其是:他自己以为对的。
恻隐之心: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夸大其词:说话或写文章不切实际,扩大了事实。也作夸大其辞。
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不厌其烦:厌:嫌。不嫌麻烦。
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意思是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各得其所:《周易·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汉书·东方朔传》:“元元之民,各得其所。”
自食其果:比喻自己做了坏事,自己遭受到损害或惩罚。
在所不辞: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
投其所好: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果不其然:果然(强调不出所料):我早说要下雨,~,下了吧!也说果不然。
两全其美: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
虚有其表:虚:空;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不约而同: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其乐无穷: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做某一件事,感到乐在其中。
难乎其难:指非常困难。
舍我其谁: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物尽其用:尽量发挥出各种东西的效用。指不浪费一点东西。
自食其言:不守信用,说了话不算数。
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勉为其难:勉强做能力所不及的或不想做的事。
闪烁其词: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
莫明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攻其不备: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各为其主:各人为自己的主子效力。《三国志·魏书·曹爽传》裴松之注引《世说新语》:“及爽解印绶,将出,主簿杨综止之曰:‘公挟主握权,舍此以至东市乎?’爽不从。有司奏综导爽反,宣王曰:‘各为其主也。’宥之,以为尚书郎。”
人尽其才: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淮南子·兵略训》:“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
难言之隐:难于说出口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
恰逢其时:恰恰遇到这个时候,指时机正好。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一个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
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
洞隐烛微:形容目光犀利,观察事物深刻透彻。
终其天年:终:竟,尽。天年:指自然的寿数。过完应有的寿数。指寿长而善终。
辞致雅赡:辞致:文辞的意境和情调;赡:充裕。指文辞的立意和情调高雅脱俗。
水火不辞:指不避艰险。同“水火不避”。
辞简意足:文辞简炼而意思却很充足。
辞多受少:辞:推辞掉。受:接受。推辞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
玉成其事:玉成:成全,内含客气的意思。成全那件事情。
谩辞哗说:指谎言乱语。
秦失其鹿:鹿:喻指帝位。比喻失去帝位。
连抵其隙:连续攻击他谈话中的漏洞。
山林隐逸:隐居山林的士人。即隐士。
理过其辞:说理多而文采不足。
重违其意:难于违反其意而勉强服从。
兵在其颈: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不乏其人:乏:缺少;其:那,那些。那样的人并不少。
义不得辞:义:道义;得:得到;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利口巧辞:利口:锋利的口才;巧辞:善于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眇乎其小:形容非常微小。
将顺其美:将顺:随势相助。美:好事,美德。顺势相助,成全美事。亦作“顺从其美”。
意切辞尽:意思恳切,言辞毫无保留。
潜德隐行:指不为人知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