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死不辞 wàn sǐ bù cí
1. 拼音:wàn sǐ bù cí
2. 意思: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死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3.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4. 近义词及意思: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和万死不辞都表达了对牺牲无所畏惧的态度,万死不辞更强调愿意接受艰难任务的决心)
在所不辞(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与万死不辞相近,都有不推辞、勇于承担的意思)
5. 反义词及意思:
贪生怕死(贪恋生命,害怕死亡。和万死不辞相反,体现出对生命过度珍惜而不愿冒险或牺牲)
畏缩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与万死不辞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面对困难或危险时的怯懦)
6. 例句:
为了保卫祖国,战士们万死不辞。
他对将军说:“为了完成任务,我万死不辞。”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为了理想万死不辞。
这位科学家为了科研事业的突破,万死不辞地投入研究。
他怀着对真理的追求,万死不辞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她为了保护家人,面对危险万死不辞。
为了营救被困的队友,他万死不辞地冲入险境。
战士们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万死不辞,勇往直前。
那些为了民族独立而奋斗的人,万死不辞,令人敬佩。
他对朋友忠心耿耿,朋友有难时他万死不辞地相助。
成语词典:万死不辞
念念不忘:牢记在心,时刻不忘:他所~的是祖国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
贪生怕死: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登泰山而没能看到日出,总觉得~。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千秋万代:一千年,一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这真是~的好事啊!
万众一心: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二话不说: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千家万户:指众多人家。
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
卓尔不群:超乎寻常,与众不同。 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人不一样。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也说漫不经意。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一动不动:形容毫不移动。
救死扶伤: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泛指医务人员的职责:~,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同生共死: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
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春节期间,文艺节目多得令人~。也说目不暇给(jǐ)。
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妙不可言:妙:美妙。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面对突然情况,无法应付。《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局促不安: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不劳而获:不劳动就可以获得。现多指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魂不附体:形容人因受到重大震惊而惊恐万状,失去常态。
应接不暇:《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指来人或事情多,应付不过来。暇:空闲。
不可思议:原为佛教用语,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形容对事物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他满脸挂笑,~地走上了讲台。
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的客人。《周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速:邀请。
愧不敢当:感到惭愧,承当不起。
残缺不全:残:残破;缺:缺少;全:完整。残破、缺少,很不完全。
语焉不详:说到了,但说得不详细,不清楚。
不辞劳苦: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死去活来:死过去又醒过来,形容极度悲哀或疼痛。
诲人不倦:耐心地、不厌倦地教导别人。《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诲:教导。倦:厌倦。
死有余辜:虽死也抵偿不了他的罪过。说明罪大恶极。辜(gū):罪恶。
千真万确: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死皮赖脸:形容不顾羞耻,一味纠缠。
不怀好意:怀:包藏。没安好心。
垂死挣扎:垂:将近。临死前的挣扎,妄想延长生命。比喻行将灭亡之时的孤注一掷。
大言不惭:《论语 宪问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宋朱熹《四书集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 否矣。欲践其言,岂不难哉。” 后形容说大话不觉惭愧。
与世长辞:指人去世(多用于敬仰的人)。
势不两立:指敌对双方矛盾尖锐,不能并存。《战国策·楚策一》:“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 势:情势。立:存。
连绵不断: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心绪不宁:焦急不安。
图谋不轨:不轨:越出常轨,不守法度。谋划越出常规、法度之事。
不慌不忙: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义不容辞: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
虽死犹荣:人虽然死了,但死得光荣。
其貌不扬:指某人外貌不好看。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 不扬:不好看。
见死不救: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罚不当罪:给予的处罚跟 所犯的罪不相称。《荀子·正论》:“赏不当功,罚不当罪。” 当:相当。
不三不四:不正派:不要跟那些~的人来往。
隐约其辞:隐约:不明显,不清楚。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
惴惴不安: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愚不可及:原指人为了应付不利局面假装愚痴,以免祸患,为常人所不及(见于《论语·公冶长》)。后用来形容人极端愚蠢。
以防万一:万一:意外变化。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
面不改色: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万籁俱寂: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
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做事十分周密,没有漏洞:她能言善辩,说出的话~。
出其不意:《孙子兵法·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指出乎对方意料之外,突然行动。
愤愤不平: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
视而不见: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坚韧不拔: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韧(rèn):柔韧。
言不由衷: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由:从。衷:内心。
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誓死不屈:立誓宁死也不屈服。
一声不吭: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不辞而别: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足不出户:脚不跨出家门。
万死不辞: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死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不折不扣: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的伪君子。对会议精神要~地贯彻执行。
自强不息:《周易·乾》:“君子以自强不息。” 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息:停止。
不紧不慢: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心照不宣:彼此心里都明白,不用明说。
秘而不宣:保守秘密,不公之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