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死扶伤 jiù sǐ fú shāng
1. 拼音:jiù sǐ fú shāng
2. 意思: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常用来形容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3.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4. 近义词及意思:
治病救人(原义是指治疗疾病,挽救生命,现在多用来比喻有针对性地批评人的缺点错误,促使其改过。和救死扶伤都有对病人进行救治的意思)
悬壶济世(古代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突出医者救助世人的高尚情怀,与救死扶伤表意相近,都是在医疗救助方面)
5. 反义词及意思:
落井下石(看见人要掉进陷阱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与救死扶伤相反,是对处于困境之人的伤害)
草芥人命(把人命看作野草。指任意残害人命。强调不重视生命,和救死扶伤珍视生命形成鲜明对比)
6. 例句:
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他们是生命的守护者。
在地震灾区,医疗队伍迅速展开救死扶伤的工作。
这位护士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几十年。
战争时期,军医们在前线救死扶伤,挽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
医院里每天都在上演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
他怀着救死扶伤的信念,选择成为一名医生。
这些志愿者在灾难现场协助医护人员救死扶伤。
救死扶伤是白衣天使们最神圣的使命。
那家医院以救死扶伤为宗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疫情期间,无数医护人员不顾自身安危,投身到救死扶伤的战斗中。
成语词典:救死扶伤
贪生怕死: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救死扶伤: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泛指医务人员的职责:~,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同生共死: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
死去活来:死过去又醒过来,形容极度悲哀或疼痛。
死有余辜:虽死也抵偿不了他的罪过。说明罪大恶极。辜(gū):罪恶。
死皮赖脸:形容不顾羞耻,一味纠缠。
垂死挣扎:垂:将近。临死前的挣扎,妄想延长生命。比喻行将灭亡之时的孤注一掷。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扶老携幼: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遍体鳞伤:形容满身都是伤痕,像鱼鳞一样密。
虽死犹荣:人虽然死了,但死得光荣。
见死不救: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誓死不屈:立誓宁死也不屈服。
万死不辞: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死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伤风败俗:败坏风俗。多指道德败坏。唐韩愈《论佛骨表》:“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扶摇直上:形容迅速直升。《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后比喻仕途得志,地 位等迅速上升。扶摇:急剧而上的大旋风。
死乞白赖:同“死气白赖”。
治病救人:比喻针对某人的缺点错误进行分析、批评,帮助其改正。
枝叶扶疏:形容枝叶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
伤天害理: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
起死回生:使死人复活,多形容医术或技术高明,也比喻把处于毁灭境地的事物挽救过来。
死不瞑目:死了也不闭眼睛。形容做事没达到目的,很不甘心。《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瞑目:闭眼。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多含贬义)。
宁死不屈:宁可死去,也不屈服。
恶意中伤:出自恶毒用心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要死要活:形容闹得很凶。
死而复生: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贼心不死:不放弃坏念头,而继续做下去。
生死与共:生一起生,死一起死,形容情谊很深。
不知死活:形容不知厉害,冒昧从事。
死无对证:对证:核实。当事人已死,无法核对事实。
锄强扶弱:铲除强暴,扶助弱者。
兔死狐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含贬义)。明田艺蘅《玉笑零音》:“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
死不悔改: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
死灰复燃:已经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经失败了的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史记·韩长孺列传》:“死灰独不复燃乎?” 也用以比喻已经消亡的坏事又开始出现。
生老病死:佛教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苦,今泛指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事。
鹿死谁手:《晋书·石勒载记下》:“未知鹿死谁手。” 意思是说不知政权落在谁的手里。后也用来指不知谁能获胜,多用于指比赛的胜负。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浪费钱财。
两败俱伤:双方争斗,都受到损失,谁也没有得到好处。
拼死拼活:不顾一切地斗争;拼个死活。
生死存亡:或者生存,或者死亡,形容事关重大或形势极端危急。
君辱臣死: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
舍己救人: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决一死战:不怕牺牲,对敌人作你死我活的战斗:誓与敌人~。
无可救药: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恶语中伤:用恶毒的语言污蔑、伤害人。
客死他乡:客死:死在异乡或国外。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
鱼死网破:比喻斗争双方同归于尽:拼个~。
死里逃生: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虽死犹生: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出生入死:《老子·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韩非子·解老》:“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 原意是从生出来到死去。后用以形容冒生命危险,不怕牺牲。
生死未卜:或生或死结果尚难测定。
死于非命:遭受意外的灾祸而死亡。
生死之交:同生共死的交谊。
死气沉沉:形容气氛不活跃或精神消沉,不振作。
生生死死:犹言一辈子。指从生至死。
死不足惜:足:值得;惜:吝惜或可惜。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没有价值。
无伤大雅: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
九死一生:形容经历许多次危险而幸存下来。
半死不活:形容快要死的样子:这些~的秧苗怕缓不过来了。
生死相依:在生死问题上互相依靠。形容同命运,共存亡。
醉生梦死:像喝醉了酒和在睡梦中一样,糊里糊涂地生活着。
抱薪救火:用抛掷木柴击火的办法灭火。比喻方法不对,反而使祸害扩大。《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抱:抛掷。薪:柴草。
罪该万死:尤死:处一万次死刑。形容罪恶极大。
至死不渝:至:到;渝:改变。到死都不改变。
生离死别:很难再见面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
大难不死: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你死我活:形容斗争非常激烈。
一潭死水:比喻没有生气或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
死心眼儿:固执;想不开。
出口伤人:一张口说话就污辱人、伤害人。
生死关头:指极其紧要的契机或时刻。
死而后已: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一个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
霸陵伤别:比喻送客上路,黯然伤怀。
民不畏死: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以火救火: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死不旋踵:旋踵:旋转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