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伤怀 chù mù shāng huái
1. 拼音:chù mù shāng huái。
2. 意思: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触目:目光所及;伤怀:引起伤感的情绪。
3. 出处:朱自清《背影》:“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4. 近义词及意思
触景伤情: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和触目伤怀意思相近,更强调景物对情绪的引发。
睹物思人: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也会引起伤感情绪,和触目伤怀有相似的情感触发机制。
5. 反义词及意思
赏心悦目:指因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愉快。与触目伤怀看到事物产生悲伤情绪相反。
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没有伤感之意,与触目伤怀的情绪相悖。
6. 例句
回到儿时的故居,看到满院的荒草,他触目伤怀,想起了许多往事。
她翻开旧相册,那些熟悉的面孔让她触目伤怀,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老兵走进纪念馆,看到那些战争遗物,触目伤怀,回忆起残酷的战争岁月。
他路过曾经和恋人一起走过的街道,触目伤怀,心中满是思念。
当看到被洪水冲毁的家园,灾民们触目伤怀,难掩悲痛。
她在整理母亲遗物时,触目伤怀,久久沉浸在哀伤之中。
站在荒废的校园操场,他触目伤怀,想起了曾经的青春岁月。
看到那些因贫困失学的孩子的照片,他触目伤怀,决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老人看到老伴儿生前最爱的物品,触目伤怀,沉默了许久。
他在废墟中寻找着旧物,每看到一件熟悉的东西,就触目伤怀。
成语词典:触目伤怀
目中无人: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谁都看不起。
面目全非:模样变得与原先完全不同。形容变化极大(多含贬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举首则面目全非。”
耳聪目明: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救死扶伤: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泛指医务人员的职责:~,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春节期间,文艺节目多得令人~。也说目不暇给(jǐ)。
眉清目秀:形容容貌俊秀。
极目远眺:极:尽;眺:望。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不怀好意:怀:包藏。没安好心。
遍体鳞伤:形容满身都是伤痕,像鱼鳞一样密。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
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目光炯炯:炯炯:明亮的样子。两眼明亮有神。
伤风败俗:败坏风俗。多指道德败坏。唐韩愈《论佛骨表》:“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引人注目:引起人注意。注目:眼光集中在一点上。
目不转睛:指眼珠子一动不动地注视。形容注意力集中。
光彩夺目: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
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也作怵目惊心。
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的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老子·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谷:山谷。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kuí):睁大眼睛注视着。
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擩(通“濡”)耳染,不学以能。”濡(r ú):沾湿。染:沾染。
关怀备至:关心得无微不至。
璀璨夺目:璀璨:美玉发光。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身怀六甲:六甲,传说为天帝造物之日。后因以“身怀六甲”谓妇女怀孕。
宽大为怀:待人接物胸怀开阔,态度宽容厚道。
有目共睹: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睹(dǔ):看见。
伤天害理: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
死不瞑目:死了也不闭眼睛。形容做事没达到目的,很不甘心。《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瞑目:闭眼。
巧立名目: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编造理由定出一些名目。
金刚怒目:形容面目威猛逼人。怒目:也说努目。金刚:佛教传说里保卫佛的武士。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恶意中伤:出自恶毒用心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目光短浅:形容缺乏远见。
胸怀大志:怀:怀藏。胸有远大志向。
目无尊长: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狂妄无礼。
刮目相看:《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意思是离别三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明目张胆:指无所畏忌。《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现多用来形容公开地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浪费钱财。
两败俱伤:双方争斗,都受到损失,谁也没有得到好处。
目不识丁:《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据说“丁”应写作“个”,因为字形相近而误。后来形容人不识字说“不识一丁”或“目不识丁”。
琳琅满目:比喻面前美好的东西很多。《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琳琅:美玉,比喻珍贵的东西。
坐怀不乱: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横眉怒目: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獐头鼠目:獐子的头小而尖,老鼠的眼睛小而圆。形容坏人面目丑陋,神情狡猾。《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恶语中伤:用恶毒的语言污蔑、伤害人。
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
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跟以前不一样,感到很新鲜。
心怀鬼胎:心里隐藏着见不得人的念头。
目无王法:不把国家的法律放在眼里。指人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面目可憎:相貌丑陋,神情卑劣,使人感到厌恶。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憎:厌恶。
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开怀畅饮: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无伤大雅: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
掩人耳目:遮着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以假象蒙骗别人。
头晕目眩:头发昏,眼发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
目无法纪: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面目一新:样子完全改变,有了崭新的面貌。
一触即发:原指箭在弦上,张弓待发。比喻事态发展到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会立即爆发。
举目无亲:形容只身在外,十分孤单。
反目成仇:反目:翻脸了。翻脸而变成仇敌。双方从和睦的关系转变成仇视敌对的状态。
不堪入目: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
有目共赏:看见的人都赞赏。
出口伤人:一张口说话就污辱人、伤害人。
目光呆滞:指眼神无光,不灵活,常用来形容人精神萎靡或陷入沉思、受到巨大打击等状态。
惹人注目:引起别人的注意(如外貌)
鼠目寸光: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
霸陵伤别:比喻送客上路,黯然伤怀。
稗耳贩目:比喻见闻浅薄,如商贩之买货卖货。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北朝经学》:“其時治經者各有師承……此可見諸儒師資有自,非同後世稗耳販目之學也。”
怀瑾握瑜:怀里藏着美玉,手里握着美玉。比喻具有纯洁无瑕的品德。《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瑾、瑜:美玉。
十目所视: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同“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谷贱伤农:谷:粮食。指粮价过低,使农民受到损害。
遗寝载怀:指心有所念而寝不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