拭目以待 shì mù yǐ dài
1. 拼音:shì mù yǐ dài
2. 意思: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3. 出处:汉·杨修《答临淄侯笺》:“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
4. 近义词及意思
翘首以待:翘首: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和“拭目以待”都表达急切等待的心情。
静观其变:不动声色地观察事情的进展变化。虽然和“拭目以待”都有等待的意思,但“静观其变”更强调冷静观察。
5. 反义词及意思
置若罔闻:置:放,摆;若:好像。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与“拭目以待”那种积极关注的态度相反。
漠不关心: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体现出对事情不关注的状态,和“拭目以待”形成对比。
6. 例句
大家对新的改革方案拭目以待,希望能带来积极的变化。
球迷们对即将到来的比赛拭目以待,期待精彩的表现。
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理论,同行们都拭目以待后续的验证。
消费者对这家公司即将推出的新产品拭目以待。
我们对新市长的施政措施拭目以待,希望城市能更好发展。
观众对这位年轻演员的新作品拭目以待,看他是否有突破。
员工们对公司即将公布的福利政策拭目以待。
各国都对国际会议的结果拭目以待,因为它关系到全球局势。
大家对这场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影响拭目以待。
投资者对新的经济政策实施后的市场反应拭目以待。
成语词典:拭目以待
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目中无人: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谁都看不起。
面目全非:模样变得与原先完全不同。形容变化极大(多含贬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举首则面目全非。”
耳聪目明: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春节期间,文艺节目多得令人~。也说目不暇给(jǐ)。
梦寐以求:睡觉做梦时也在追求。形容迫切期望。《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寐:睡着。
夜以继日:形容日夜不停。多指工作或学习等。《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眉清目秀:形容容貌俊秀。
极目远眺:极:尽;眺:望。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以儆效尤:严肃处理一件事,用来警醒那些仿效做坏事的人。儆(jǐng):使人警醒,不犯错误。效:仿效。尤:过失。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
以防万一:万一:意外变化。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
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目光炯炯:炯炯:明亮的样子。两眼明亮有神。
以德报怨: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严阵以待:整饬阵容,做好战斗准备,以迎击来犯之敌。
引人注目:引起人注意。注目:眼光集中在一点上。
目不转睛:指眼珠子一动不动地注视。形容注意力集中。
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光彩夺目: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
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生命。殉:为了某种目的而死。
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也作怵目惊心。
一以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以逸待劳:在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疲劳时出击取胜。《孙子兵法·军争》:“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kuí):睁大眼睛注视着。
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擩(通“濡”)耳染,不学以能。”濡(r ú):沾湿。染:沾染。
以偏概全:以:用;偏:片面;概:概括;全:全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如愿以偿: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璀璨夺目:璀璨:美玉发光。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嗤之以鼻:从鼻子里发出冷笑的声音。表示讥笑和蔑视。
有目共睹: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睹(dǔ):看见。
难以置信:难于使人相信。
死不瞑目:死了也不闭眼睛。形容做事没达到目的,很不甘心。《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瞑目:闭眼。
嗷嗷待哺: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巧立名目: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编造理由定出一些名目。
金刚怒目:形容面目威猛逼人。怒目:也说努目。金刚:佛教传说里保卫佛的武士。
坐以待毙:坐着等死。形容处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以一当十: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勇敢善战,以少胜多。
以毒攻毒: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恶性病。比喻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特点来反对不良事物,或利用坏人来对付坏人。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目光短浅:形容缺乏远见。
绳之以法:以法律为准绳,给以制裁或处治。
以理服人:用道理来说服人。
目无尊长: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狂妄无礼。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努力学习,~。锻炼身体要~。
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计划的完成~。
以身试法:亲身去做触犯法令的事。指明知故犯。《汉书·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动之以情: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
待人接物:跟别人接触 往来。物:人。
刮目相看:《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意思是离别三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明目张胆:指无所畏忌。《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现多用来形容公开地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以卵击石:也说以卵投石。用鸡蛋碰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墨子·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目不识丁:《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据说“丁”应写作“个”,因为字形相近而误。后来形容人不识字说“不识一丁”或“目不识丁”。
琳琅满目:比喻面前美好的东西很多。《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琳琅:美玉,比喻珍贵的东西。
以怨报德:用怨恨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恩惠。
以此类推:根据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他事物的道理。
以假乱真:以:用;乱:混乱。用假的东西去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
横眉怒目: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自古以来:从古代以来,意思是从过去的某个久远的时期一直到现在,强调某种事物、观念、现象等有着长久的历史根源。
獐头鼠目:獐子的头小而尖,老鼠的眼睛小而圆。形容坏人面目丑陋,神情狡猾。《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
以强凌弱: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以礼相待: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以己度人: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测别人(多指不好的想法)。度(duó)。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跟以前不一样,感到很新鲜。
企足而待:也说翘足而待。抬起脚后跟来等着。表示很快就能实现。
以退为进:本指以谦让取得德行的进步,后指以退让的姿态作为进取的手段。
晓以利害:晓:使人知道。把事情的利害关系给人讲清楚。
以防不测:防:防备;测:预测。用来防备不曾料想到的事。
目无王法:不把国家的法律放在眼里。指人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