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怒目 jīn gāng nù mù
1. 拼音:jīn gāng nù mù
2. 意思:形容面目威猛可畏。原是形容佛教中的金刚力士面目狰狞可怕。现在也用于形容人发怒时的样子很威严。
3. 出处:《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谈薮》:“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4. 近义词:
怒目圆睁:形容很愤怒,瞪大眼睛的样子。例如:“他怒目圆睁地看着对方,让人不寒而栗。”
横眉怒目: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比如:“他横眉怒目地指责对方的错误。”
5. 反义词:
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例如:“看到孩子的好成绩,她眉开眼笑。”
和颜悦色: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比如:“老师和颜悦色地给学生讲解问题。”
6. 例句:
他金刚怒目地站在那里,仿佛要把敌人一口吞下。
面对敌人的挑衅,战士们金刚怒目,毫不畏惧。
寺庙里的金刚怒目雕像,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
交警金刚怒目地斥责闯红灯的司机。
他金刚怒目地盯着那些破坏公共财物的人。
当看到有人欺负弱小,他金刚怒目地冲上前去制止。
舞台上的演员把金刚怒目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教练金刚怒目地纠正运动员的错误动作。
他金刚怒目地批评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员工。
在辩论场上,他金刚怒目地反驳对方的观点。
成语词典:金刚怒目
目中无人: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谁都看不起。
面目全非:模样变得与原先完全不同。形容变化极大(多含贬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举首则面目全非。”
耳聪目明: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怒气冲冲:盛怒的样子。
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春节期间,文艺节目多得令人~。也说目不暇给(jǐ)。
眉清目秀:形容容貌俊秀。
狂风怒号: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极目远眺:极:尽;眺:望。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金碧:金黄青绿的颜色。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
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外柔内刚:柔:柔弱;内:内心。外表柔和而内心刚正。
固若金汤:形容防守非常坚固。金:金城,指坚固的城墙。汤:汤池,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目光炯炯:炯炯:明亮的样子。两眼明亮有神。
满腔怒火:满腔怒火是心中非常生气的意思。形容心里充满着极大的愤怒。
引人注目:引起人注意。注目:眼光集中在一点上。
目不转睛:指眼珠子一动不动地注视。形容注意力集中。
光彩夺目: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
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心花怒放:形容内心高兴极了。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血气方刚:指年轻人精力正旺盛。
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也作怵目惊心。
金口玉言:极难得的可贵的话,封建社会多称皇帝讲的话,后来也用来泛指不能改变的话。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kuí):睁大眼睛注视着。
金瓯无缺:金瓯:盛酒器,比喻国土。金瓯没有残缺。比喻国土完整。
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擩(通“濡”)耳染,不学以能。”濡(r ú):沾湿。染:沾染。
嬉笑怒骂: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后用以比喻任意描写、发挥都能成为很好的文章。
金榜题名: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
璀璨夺目:璀璨:美玉发光。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披沙拣金:也说排沙简金。拨开沙子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取精华。唐高仲武《崔峒》:“斯亦披沙拣金,往往见宝。” 拣:挑选。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众口铄金: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其力量足以能熔化金属。形容舆论力量的强大。《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后也指人多口杂,能混淆是非。铄(shuò):熔化。
勃然大怒: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
金戈铁马:指战事。也用以形容战士的雄姿。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金戈:金属制作的戈。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有目共睹: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睹(dǔ):看见。
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答应一句话有千金的价值。形容说话算数,很讲信用。诺:诺言。
死不瞑目:死了也不闭眼睛。形容做事没达到目的,很不甘心。《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瞑目:闭眼。
巧立名目: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编造理由定出一些名目。
金刚怒目:形容面目威猛逼人。怒目:也说努目。金刚:佛教传说里保卫佛的武士。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目光短浅:形容缺乏远见。
金字招牌:商店用金粉涂字的招牌,用来显示商店资金雄厚、信誉卓著。比喻向人炫耀的名义或称号。
目无尊长: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狂妄无礼。
内柔外刚: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拾金不昧:拾到金钱财物不隐藏起来(据为己有)。昧:隐藏。
金枝玉叶:旧指皇族,也指出身高贵的公子小姐。
刮目相看:《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意思是离别三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明目张胆:指无所畏忌。《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现多用来形容公开地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惜命如金:把生命看得如同金子一样珍贵,形容极度珍惜生命,不愿轻易涉险。
天怒人怨:形容为害作恶十分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目不识丁:《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据说“丁”应写作“个”,因为字形相近而误。后来形容人不识字说“不识一丁”或“目不识丁”。
琳琅满目:比喻面前美好的东西很多。《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琳琅:美玉,比喻珍贵的东西。
金鸡独立:指用一条腿站立的姿势。
横眉怒目: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獐头鼠目:獐子的头小而尖,老鼠的眼睛小而圆。形容坏人面目丑陋,神情狡猾。《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刚愎自用:固执己见,不接受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愎(bì):固执,任性。
金玉良缘:原指符合封建秩序的姻缘。后泛指美好的姻缘。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跟以前不一样,感到很新鲜。
目无王法:不把国家的法律放在眼里。指人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面目可憎:相貌丑陋,神情卑劣,使人感到厌恶。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憎:厌恶。
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义结金兰: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金玉良言:比喻非常宝贵的劝告或教诲。
喜怒无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发怒。形容人情绪变化不定。
掩人耳目:遮着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以假象蒙骗别人。
头晕目眩:头发昏,眼发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
喜怒哀乐:高兴、愤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感情。
金玉满堂: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目无法纪: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迁怒于人: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面目一新:样子完全改变,有了崭新的面貌。
以柔克刚: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
举目无亲:形容只身在外,十分孤单。
火眼金睛:《西游记》第七回写孙悟空被放在八卦炉里锻炼,他那一双被炉烟熏红的眼叫做火眼金睛,能识别各种妖魔鬼怪。借指能洞察一切的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