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目相看 guā mù xiāng kàn
拼音:guā mù xiāng kàn
意思: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强调要用新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讲述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努力学习,鲁肃再见他时,对他的学识大为惊叹,不再以从前的眼光看待他。
近义词: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侧重于以不同寻常的眼光看待。
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当发现他人有令人钦佩的变化或成就时,会产生这种敬重之情,与刮目相看有因他人进步而改变看法的关联。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愤恨或不满,在特定语境中,也可表示因对方的变化而不敢轻视,有重新审视的意味。
反义词:
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对他人的进步或改变视而不见,依然保持轻视态度。
视若无睹:虽然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不关注他人的变化,还是以旧有的、不重视的态度对待。
嗤之以鼻:用鼻子轻蔑地吭气,表示瞧不起,对他人的进步或成就持否定、不屑的态度。
例句:
他经过刻苦努力,成绩大幅提升,让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
几年不见,他从一个内向的人变成了演讲高手,真让人刮目相看。
这家曾经不起眼的小店,如今生意火爆,让人刮目相看。
她自学了多种外语,能力提升显著,大家都对她刮目相看。
经过专业训练,他的篮球技术突飞猛进,队友们对他刮目相看。
这个团队在新领导的带领下,业绩蒸蒸日上,让同行刮目相看。
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高难度的项目,同事们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这位选手在比赛中表现出色,打破了纪录,观众们对他刮目相看。
经过改造,这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让居民们刮目相看。
弟弟在书法比赛中获奖,姐姐对他刮目相看。
成语词典:刮目相看
目中无人: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谁都看不起。
面目全非:模样变得与原先完全不同。形容变化极大(多含贬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举首则面目全非。”
代代相传:一代接一代地相继传下去。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把某个人(或某种人)看得不同于一般。
耳聪目明: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面面相觑:你瞧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互相望着,都不说话。觑(qù)。
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春节期间,文艺节目多得令人~。也说目不暇给(jǐ)。
遥遥相对:远远地对着。多形容两样事物的性质或形状相类似,配得上。
自相残杀: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和睦相处:彼此融洽的相处。
眉清目秀:形容容貌俊秀。
凶相毕露:凶恶的面貌完全暴露出来了。
极目远眺:极:尽;眺:望。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息息相关:形容彼此关系非常密切。息息:每一次的呼吸。关:关连。
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星月灯火,~。
鸿案相庄:表示夫妻和好相敬。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
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目光炯炯:炯炯:明亮的样子。两眼明亮有神。
看破红尘:看透人世间的一切,指对生活不再有所追求。
肝胆相照:比喻彼此之间真诚相见。
雾里看花:比喻老眼昏花、模糊不清。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后比喻看不清事物的本质。
守望相助:为了防御外来的侵害,邻近的村落协同看守瞭望,遇警互相帮助。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引人注目:引起人注意。注目:眼光集中在一点上。
目不转睛:指眼珠子一动不动地注视。形容注意力集中。
光彩夺目: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
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也作怵目惊心。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kuí):睁大眼睛注视着。
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擩(通“濡”)耳染,不学以能。”濡(r ú):沾湿。染:沾染。
大相径庭:《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后来用“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他们的意见~,无法折中。
璀璨夺目:璀璨:美玉发光。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有目共睹: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睹(dǔ):看见。
萍水相逢:比喻本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唐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萍:浮萍,生于水面,随水漂泊,聚散不定。
陈陈相因:《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原意是仓库的粮食,逐年堆积起来。后比喻因袭老一套,没有创新。因:沿袭。
死不瞑目:死了也不闭眼睛。形容做事没达到目的,很不甘心。《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瞑目:闭眼。
形影相吊: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孤独。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吊:慰问。
心心相印:形容彼此不待语言说明而感情相通,心意完全一致。印:合。
巧立名目: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编造理由定出一些名目。
金刚怒目:形容面目威猛逼人。怒目:也说努目。金刚:佛教传说里保卫佛的武士。
一脉相承:一脉相传。
素不相能: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真相大白:大白:彻底弄清楚。真实情况完全弄明白了。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相生相克:我国古代关于五行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说法,如木能生火、火能克金等。见〖五行〗。
目光短浅:形容缺乏远见。
臭味相投: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唇齿相依:《三国志·魏书·鲍勋传》:“吴、蜀唇齿相依。” 比喻互相依存,关系密切。
相亲相爱: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目无尊长: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狂妄无礼。
相见恨晚: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
骨肉相连:像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 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刮目相看:《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意思是离别三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明目张胆:指无所畏忌。《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现多用来形容公开地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恶语相加: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相敬如宾:《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人名)使,过冀,见冀缺(人名)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互相标榜:标榜:吹嘘,夸耀。互相称颂,互相吹嘘。多用贬义。
目不识丁:《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据说“丁”应写作“个”,因为字形相近而误。后来形容人不识字说“不识一丁”或“目不识丁”。
琳琅满目:比喻面前美好的东西很多。《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琳琅:美玉,比喻珍贵的东西。
相貌堂堂:形容人的仪表端正魁梧。
横眉怒目: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旗鼓相当:也说鼓旗相当。《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公孙述)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指隗嚣)兵马,鼓旗相当。” 原指两军对敌。后用来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相持不下:彼此争持,不肯让步。也指斗争双方势均力敌,谁也难于在短时间内取胜。
獐头鼠目:獐子的头小而尖,老鼠的眼睛小而圆。形容坏人面目丑陋,神情狡猾。《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短兵相接:双方面对 面地搏斗。比喻针锋相对地斗争。《楚辞 九歌 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 短兵:刀、剑等短武 器。
实不相瞒:指实话告诉对方,不加以隐瞒。
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朝夕相处: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关系密切。
世代相传:指祖祖辈辈传下来。
薪火相传:原指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以礼相待: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跟以前不一样,感到很新鲜。
针锋相对: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意见、观点等尖锐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对准对方的言论行动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