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招牌 jīn zì zhāo pái
1. 拼音:jīn zì zhāo pái
2. 意思:旧时店铺为显示资金雄厚而用金箔贴字的招牌。现比喻高人一等可以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比喻名誉好。
3.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总算一帆风顺,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还高高挂着。”
4. 近义词及意思
王牌:扑克牌游戏中最强的牌,比喻最有力的人物、手段、事物等。和“金字招牌”类似,都表示具有强大影响力、能带来优势的事物。
口碑载道:口碑:比喻群众口头称颂象文字刻在碑上一样;载:充满;道:道路。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与“金字招牌”相近,都体现出良好的声誉,但“口碑载道”更侧重于大众的称赞,“金字招牌”更强调品牌或称号本身的价值。
5. 反义词及意思
臭名昭著:昭著:明白,显著。坏名声人人都知道。与“金字招牌”相反,是指名声极差的情况。
声名狼藉: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体现出名声的恶劣,和“金字招牌”形成鲜明对比。
6. 例句:
这家百年老店是当地的金字招牌,深受顾客信赖。
诚信是商家的金字招牌,千万不能砸了。
这位老教授是学校学术水平高的金字招牌,吸引了很多学子。
优质的服务一直是这家酒店的金字招牌。
他们公司的创新能力成了在行业内的金字招牌。
那个著名品牌的商标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他的专业素养是他在这个领域的金字招牌。
良好的售后保障是这家电商的金字招牌。
精湛的工艺是这家手工艺品店的金字招牌。
绿色环保是这家企业产品的金字招牌。
成语词典:金字招牌
十字路口:两条路纵横交叉的地方,比喻在重大问题上需要对去向作出选择的境地:处在人生的~,他将何去何从呢?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金碧:金黄青绿的颜色。
招摇撞骗: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进行欺诈蒙骗。
固若金汤:形容防守非常坚固。金:金城,指坚固的城墙。汤:汤池,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金口玉言:极难得的可贵的话,封建社会多称皇帝讲的话,后来也用来泛指不能改变的话。
金瓯无缺:金瓯:盛酒器,比喻国土。金瓯没有残缺。比喻国土完整。
金榜题名: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
披沙拣金:也说排沙简金。拨开沙子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取精华。唐高仲武《崔峒》:“斯亦披沙拣金,往往见宝。” 拣:挑选。
众口铄金: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其力量足以能熔化金属。形容舆论力量的强大。《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后也指人多口杂,能混淆是非。铄(shuò):熔化。
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
金戈铁马:指战事。也用以形容战士的雄姿。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金戈:金属制作的戈。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答应一句话有千金的价值。形容说话算数,很讲信用。诺:诺言。
屈打成招:清白无罪的人冤枉受刑,被迫招认。
金刚怒目:形容面目威猛逼人。怒目:也说努目。金刚:佛教传说里保卫佛的武士。
招兵买马:从各方面招揽人,扩充武装力量。也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金字招牌:商店用金粉涂字的招牌,用来显示商店资金雄厚、信誉卓著。比喻向人炫耀的名义或称号。
只字不提:只:一个。一个字也不谈起。比喻有意不说。
不打自招:旧指没有用刑就招认了自己的罪行。现比喻无意中说出自己干的坏事或泄露了自己不好的想法。
拾金不昧:拾到金钱财物不隐藏起来(据为己有)。昧:隐藏。
金枝玉叶:旧指皇族,也指出身高贵的公子小姐。
树大招风:比喻因名气大引人注意或惹人嫉妒而生出是非。
字正腔圆:(说或唱)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他的念白、唱腔都~,表演得声情并茂。
惜命如金:把生命看得如同金子一样珍贵,形容极度珍惜生命,不愿轻易涉险。
字字珠玑:珠玑:珠子。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
十字街头:指纵横交叉、繁华热闹的街道。也借指人世间,现实社会。
金鸡独立:指用一条腿站立的姿势。
金玉良缘:原指符合封建秩序的姻缘。后泛指美好的姻缘。
字里行间:字句之间(在说明文章没有直接说出而是含蓄地流露出来或融会在全文中的思想感情时,多用此语)。
花枝招展: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来了。”
招架不住:招架:抵挡。抵挡不了或没有力量再支持下去。
一字一句:形容人说话清楚从容。
义结金兰: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金玉良言:比喻非常宝贵的劝告或教诲。
白纸黑字:白纸上写的黑字,指见于书面的确凿的证据:这是~,赖是赖不掉的。
迎风招展:形容旗子等随风飘扬。
金玉满堂: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招摇过市:指故意在众人面前大摇大摆,炫耀自己。
火眼金睛:《西游记》第七回写孙悟空被放在八卦炉里锻炼,他那一双被炉烟熏红的眼叫做火眼金睛,能识别各种妖魔鬼怪。借指能洞察一切的眼力。
招财进宝:招引进财气、财宝。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泥金万点:指菊花名。
铄金点玉:熔化金属,玷污美玉。比喻毁谤为害之烈。
盗嫂受金: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狗续金貂:比喻滥封的官吏。
陆贾分金:《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孝惠帝 时,吕太后 用事,欲王诸 吕,陆生 自度不能争之,乃病免家居。出所使 越 得橐中装卖千金,分其子,子二百金,令为生产。后因以“陆贾分金”谓休官后平分家产与子孙以为生计。
金题玉躞:金题:用泥金书写的题签;玉躞:系缚书卷的玉别子(又称“插签”)。指极精美的书画或书籍的装璜。
成城断金:成城,团结得像城堡一样坚固;断金,力量大得能折断金属。指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八字打开:象“八”字那样,撇、捺向两边分开。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却走歪门邪道。也形容门路很宽。
点金作铁: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坏。也比喻把好事办坏。同“点金成铁”。
纸醉金迷:也说金迷纸醉。宋陶穀《清异录·居室》记载,唐末有个叫孟斧的人,他把自己房间里的家具都包上了金纸,闪闪发光。到过他家的人就说,在那房里呆一会儿,能让人金迷纸醉。后多用“纸醉金迷”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金革之患:金革:兵器和铠甲;患:灾祸。指战乱。
水漫金山: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
一言千金: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土偶蒙金:在泥塑人像外面涂上金粉。比喻因袭模仿,徒有其表。
乃玉乃金:形容文辞优美。
玉楼金阁:美玉砌成的楼房,金子搭成的宫殿。形容楼阁宫室的精致优美或指仙人之居处。
金华殿语:金华殿中讲说不足以比拟真正妙道。
金光盖地:比喻钱神的本领高强。
精金美玉:精金:精炼的金。纯金美玉。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
大觉金仙:宋徽宗 时对佛的称谓。《宋史·徽宗纪四》:“宣和 元年春正月……乙卯,詔:佛改号大觉金仙,餘为仙人、大士。”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释道·废佛氏》:“宋 宣和 中除佛教,改佛为大觉金仙,佛寺为神霄宫,僧加冠簪为德士。其事皆 徽宗 独断。”
金篦刮目:比喻翻然醒悟。
金窝银窝:那里也比不上家里。
千金贵体:形容富贵女子的娇贵身体。
一字不爽:一个字也不错。
钩金舆羽:二者悬殊太大,不可作比。
金革之世:金革:兵器和铠甲;世:时代。战乱的年月。
诚至金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机中锦字:指 晋 窦滔 妻 苏蕙 所作织锦回文《璇玑图》。
南金东箭: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玉叶金柯:比喻出身高贵或娇嫩柔弱的人。
披褐怀金:穿粗布衣服,而怀藏金玉。比喻表面平常而内里丰富。
十二金牌:金牌:宋代敕书及紧急军命,用金字牌,由内侍省派人速送。比喻紧急的命令。
咬音咂字:形容说话一字一板,郑重其事。
一字一珠:一个字就象一颗珍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避世金马:以之比喻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
落日熔金:意为落日的颜色好像熔化的黄金。形容夕阳发出金黄的颜色很美。
招降纳款:招:招引;纳:接纳;款:投诚。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暮夜怀金:比喻暗中行贿。
金紫银青:金紫:金印章,紫绶带。银青:银印章,青绶带。指高官配带的印绶。借指达官显贵。
三写易字:指古书传写易致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