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风披靡 wàng fēng pī mǐ
1. 拼音:wàng fēng pī mǐ。
2. 意思:披靡:草木随风倒伏。草一遇到风就倒伏了。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
3. 出处: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
4. 近义词及意思
望风而逃: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和望风披靡都表示面对强大的对手而溃败、逃跑。
溃不成军: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形容惨败。体现军队在战斗中失去秩序,与望风披靡的溃败状态类似。
兵败如山倒: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强调失败的迅速和不可挽回,和望风披靡有相似的兵败状态。
5. 反义词及意思
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与望风披靡相反,是一种强大的、不可被击退的状态。
所向披靡:指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也表示强大的力量使对方无法抵挡,和望风披靡的溃败形成鲜明对比。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体现了一种毫不退缩的精神,与望风披靡的退缩相反。
6. 例句
我军如天兵天将,敌军望风披靡,纷纷逃窜。
这位名将一出现,敌军望风披靡,根本不敢交战。
起义军势如破竹,所到之处,敌军望风披靡。
敌军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望风披靡,毫无还手之力。
他带领的部队勇猛无比,敌人望风披靡,望而生畏。
先锋部队作战勇猛,让后面的敌军望风披靡。
我军的气势吓破了敌军的胆,他们望风披靡,节节败退。
正义之师一到,邪恶势力望风披靡,四处逃散。
强大的舰队一来,海盗们望风披靡,赶紧躲起来。
骑兵部队冲锋陷阵,敌军望风披靡,战场形势瞬间扭转。
成语词典:望风披靡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和风细雨:和煦的风,细细的雨。比喻在批评中摆事实,讲道理,方式缓和,不粗暴。
风和日丽:形容天气晴朗暖和(多用于春天)。
满面春风:形容高兴、得意的神情。也形容和颜悦色。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气昂昂,志卷长虹。饮千钟,满面春风。”
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呼风唤雨: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
喝西北风:指没有东西吃;挨饿。
乘风破浪:《宋书·宗悫传》记载,悫年少时,他的叔父问他的志向,他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表示自己志向远大。后用以比喻不畏艰险,奋勇直前。
东张西望: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寒风刺骨:天气寒冷,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人的皮肤,直达骨头,并带来阵阵刺痛。
披头散发:形容头发长而散乱。
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竭尽忠诚。宋司马光《上体要疏》:“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多指军事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披靡(mǐ):草木被吹倒。
狂风怒号: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风烛残年:比喻随时 可能死亡的晚年。风烛:风中燃烧的蜡烛。
风声鹤唳:《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前秦苻坚带兵攻打东晋,被打得大败,逃走时听到风声 和鹤叫都以为是追兵。后用来形容人在非常害怕时听到一点声音,就十分恐慌紧张。唳(lì)。参见〔草木皆兵〕
蔚然成风:也说蔚成风气。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
风起云涌: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后用“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 大。
望尘莫及:远远望着前面人马行走时扬起来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常用作和人比较时自谦的话。《后汉书·赵咨传》:“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莫:不。及:到,赶上。
风卷残云:像大风吹 散残云一样。比喻一下子消灭干净。
空穴来风:有了空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流言、消息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辛劳。
伤风败俗:败坏风俗。多指道德败坏。唐韩愈《论佛骨表》:“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两袖清风:比喻做官廉洁。明于谦《入京》诗:“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大喜过望:所得超过了所 希望的,因而特别高兴。《汉书 英布传》:“布又大喜过望。”
守望相助:为了防御外来的侵害,邻近的村落协同看守瞭望,遇警互相帮助。
风尘仆仆:形容旅途 辛苦劳累。
风雨同舟:在大风雨 里同坐一条船。比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战胜困难。《孙子兵法·九地》:“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宋苏轼《与李之仪》之二:“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又 有很高的声望。
狂风暴雨: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风华正茂:风采和才 华正在美好的时候。
饱经风霜: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风霜:比喻生活中的痛苦、挫折。
风流倜傥: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倜傥:卓异,洒脱不拘。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
谈笑风生:有说有笑,轻松而有风趣。宋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接风洗尘:指设宴款待远来的客人,以示慰问和欢迎。
春风得意:唐代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形容考上进士后得意的心情。后来用“春风得意”称进士及第,也用来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扬扬得意的样子。
风云突变: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风靡一时:形容一种 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风行。靡(mǐ):顺风倒下。
一帆风顺: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望风披靡:形容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见对方的一点影子,没有交锋便溃败了。披靡(pīmǐ):草木随风倒伏。
风雨如晦:《诗经· 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原指白天风雨交加,天色昏暗。后用以形容局势严重,社会 黑暗。晦:昏暗。
望而却步:一看就往后退缩。形容十分害怕困难和危险。
歪风邪气:不正派的作风、风气。
披沙拣金:也说排沙简金。拨开沙子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取精华。唐高仲武《崔峒》:“斯亦披沙拣金,往往见宝。” 拣:挑选。
靡靡之音:软绵绵、委靡不振的音乐。《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现指含有低极趣味、反映腐朽颓废情调的乐曲。靡靡:柔弱,颓靡。
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大煞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晓风残月:拂晓风起,残月将落。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也指歌妓的清唱。
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
朔风凛冽:极为寒冷的北风。
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高风亮节:也说高风峻节。形容人品格高尚,有坚贞的节操。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心也。”
不孚众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披红戴花:披着绸,戴着红花。表示喜庆或光荣。
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明朗洁净的景象。比喻人的胸怀坦白开朗。宋陈亮《贺周丞相启》:“风光霁月,足以荡漾英游。”《宋史·周敦颐传》:“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霁(jì):雨后转晴。
披坚执锐:穿上铠甲,拿起武器。形容投身战斗。《史记·项羽本纪》:“夫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 披:穿着。坚:指铠甲。执:拿着。锐:指兵器。
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萎靡不振: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弱不禁风:连点儿风都经受不住。形容身体虚弱或娇弱。宋陆游《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至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诗:“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 禁(jīn):经受,承受。
望洋兴叹:《庄子·秋水》记载,河伯(黄河神)自以为大得了不得。后来到了海边,望见无边无际的海洋,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仰望着海神,发出了叹息。后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望洋:仰望的样子。
得陇望蜀:东汉光武帝刘秀下命令给岑彭:“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教他平定陇右(今甘肃一带)以后领兵南下,攻取西蜀(见于《后汉书·岑彭传》)。后来用“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指坏的)。
雷厉风行: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执行政策、命令等要求严,行动快。《新唐书·韩愈传》:“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飞。”
甘拜下风:原指甘心服从、听命(古 代出令的人站在上风的地位,听令的人站在下风的地位)。后泛指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风沙弥漫:大风和沙尘满天飞舞,形容环境恶劣,视野模糊不清。
作浪兴风:掀起风浪。比喻制造事端。
仙风道骨: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大失所望:非常失望。
风言风语:没有根据的、不怀好意的、带有讥讽的话。另指私下议论暗中传说。
风吹浪打: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也形容风浪很大。
风吹草动:比喻轻微的动荡或变故。
细雨和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也指平和舒缓的气氛。
和风丽日:指天气温暖而晴朗,也可用于形容美好的情境、氛围等,给人一种舒适、惬意的感觉。
疾风骤雨:疾:又快又猛;骤:突然而猛烈。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或情绪等。
急风暴雨:急剧而猛烈的风雨,多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也比喻激烈的斗争或强烈的情感爆发。
满城风雨: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四引宋潘大临《题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 意思是重阳节将近的时候,满城秋风秋雨。后比喻一件事发生后,很快就哄动起来,到处议论纷纷。
树大招风:比喻因名气大引人注意或惹人嫉妒而生出是非。
风吹日晒:狂风吹,烈日晒。形容无所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