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修行 bàn lù xiū xíng

半路修行的意思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1. 【解释】: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2. 【出自】:参见“半路出家”。

3. 【示例】:茅鹿门先生,文章擅海内……晚喜作诗,自称~,语多率易。 ◎明·朱国祯《晚幢小品·俚诗有本》

半路修行

成语词典:半路修行

一路平安 [ yī lù píng ān ] 指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也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

十字路口 [ shí zì lù kǒu ] 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一知半解 [ yī zhī bàn jiě ]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半推半就 [ bàn tuī bàn jiù ] 一面推辞,一面靠拢上去。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推辞的样子。

半信半疑 [ bàn xìn bàn yí ]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穷途末路 [ qióng tú mò lù ] 穷途:处境困窘。形容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一年半载 [ yī nián bàn zǎi ] 一年或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一意孤行 [ yī yì gū xíng ] 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视同陌路 [ shì tóng mò lù ] 指与亲人或熟人在路上相遇,却装作不认识,当作陌生人一样。

行色匆匆 [ xíng sè cōng cōng ] 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走投无路 [ zǒu tóu wú lù ] 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祸不单行 [ huò bù dān xíng ] 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横行无忌 [ héng xíng wú jì ] 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指倚仗暴力,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倒行逆施 [ dào xíng nì shī ] 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并行不悖 [ bìng xíng bù bèi ] 同时进行,不相冲突。悖:违背,冲突。

身体力行 [ shēn tǐ lì xíng ]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厉行节约 [ lì xíng jié yuē ] 严格地实行节约。

便宜行事 [ biàn yí xíng shì ] 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就斟酌处理。也就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采取行动,通常用于有一定权限的人处理事务的情境。

倍道而行 [ bèi dào ér xíng ] 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形容加速前进,通常用于表示赶路或者追求某个目标时的急切状态。

行将就木 [ xíng jiāng jiù mù ] 行将:将要;就:接近;木:指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常用来形容人临近死亡的状态。

各行其是 [ gè xíng qí shì ] 行:做,办;是:对的。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

雷厉风行 [ léi lì fēng xíng ] 厉:猛烈。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嘉言懿行 [ jiā yán yì xíng ] 嘉、懿:美好。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论功行赏 [ lùn gōng xíng shǎng ] 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一官半职 [ yī guān bàn zhí ] 泛指官职。

见机行事 [ jiàn jī xíng shì ] 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机:时机,机会。

半途而废 [ bàn tú ér fèi ] 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途:道路。废:停止。

独断专行 [ dú duàn zhuān xíng ] 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行尸走肉 [ xíng shī zǒu ròu ] 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谨言慎行 [ jǐn yán shèn xíng ] 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峰回路转 [ fēng huí lù zhuǎn ] 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后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用舍行藏 [ yòng shě xíng cáng ] 用:任用;舍:不用;行:做事;藏:隐退。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这是儒家对于出仕或退隐的处世态度。

形同陌路 [ xíng tóng mò lù ] 指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别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如同成为陌生人一般。

一路顺风 [ yī lù shùn fēng ] 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势在必行 [ shì zài bì xíng ] 指某事根据形势发展,必须采取行动或进行处理,强调客观趋势的必然性与紧迫性,不容拖延。

衣食住行 [ yī shí zhù xíng ] 指穿衣、吃饭、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替天行道 [ tì tiān xíng dào ] 指代替上天执行公道,多形容为正义之事而采取行动,旧时也用于某些江湖人物或起义者宣称自己的行为符合天意。  

冤家路窄 [ yuān jiā lù zhǎi ] 指仇人或不愿相见的人偏偏在某个场合相遇,无法避开,形容巧合的尴尬或矛盾冲突。

事倍功半 [ shì bèi gōng bàn ] 指做事花费的力气大,收到的成效却很小,形容效率低下。

半斤八两 [ bàn jīn bā liǎng ] 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多含贬义)。

修心养性 [ xiū xīn yǎng xìng ] 指通过自我修养和调节,使心灵纯洁、性情平和,提升精神境界。  

天马行空 [ tiān mǎ xíng kōng ] 原形容骏马奔驰神速,后多比喻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半梦半醒 [ bàn mèng bàn xǐng ] 形容人处于睡眠与清醒之间的模糊状态,也指意识不清醒、对事物认知模糊的样子。

言行一致 [ yán xíng yī zhì ] 指言语和行动相互一致,说的话与做的事相符,形容人表里如一,不虚伪、不敷衍。

投石问路 [ tóu shí wèn lù ] 原指夜间行路时投掷石块,以探测前方路况;后比喻在行动或做事前,先以某种试探性的举动了解情况,观察反应,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欺行霸市 [ qī háng bà shì ] 指垄断市场、欺压同行、称霸市场,以不正当手段操控交易,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

字里行间 [ zì lǐ háng jiān ] 指文章的字句之间(在说明文章没有直接说出而是含蓄地流露出来或融会在全文中的思想感情时常用)。

重修旧好 [ chóng xiū jiù hǎo ] 指重新恢复以往的友好关系,多形容中断交往或感情破裂的双方再次和好。

事半功倍 [ shì bàn gōng bèi ] 指做事得法,只用一半的力气就能取得双倍的成效,形容效率高,方法正确则效果显著。

穷家富路 [ qióng jiā fù lù ] 指居家过日子可以节俭朴素,但出门在外(尤其指远行)应多带钱财,以备不时之需,避免因资金短缺而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