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功行赏 lùn gōng xíng shǎng
1. 拼音:lùn gōng xíng shǎng
2. 意思: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3. 出处:《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4. 近义词及意思
赏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和“论功行赏”都涉及到对功绩的处置,不过“赏罚分明”还包括对过错的惩罚。
按劳取酬:按照劳动贡献的大小领取报酬。与“论功行赏”类似,都是依据付出或功绩来给予回报。
5. 反义词及意思
赏罚不明:赏罚不清楚不明白。该奖赏的不奖赏,该惩罚的不惩罚。与“论功行赏”相反,体现出奖惩机制的混乱。
无功受禄:禄:旧时官吏的薪俸。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和“论功行赏”这种依据功劳奖赏的方式相悖。
6. 例句
战争胜利后,国王论功行赏,犒赏了众多将士。
公司完成了一个大项目后,领导论功行赏,给表现优秀的员工发放了奖金。
球队夺冠后,教练论功行赏,评选出了最有价值球员。
在科研项目取得突破后,研究所论功行赏,表彰了主要研究人员。
这次活动圆满结束,主办方论功行赏,感谢了所有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
班级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班主任论功行赏,给获奖运动员颁发了奖品。
工程竣工后,施工方论功行赏,奖励了那些加班加点工作的工人。
企业改革成功后,董事会论功行赏,提升了几位有突出贡献的高管。
经过大家的努力,抢险救灾任务顺利完成,政府论功行赏,表扬了相关人员。
游戏战队在比赛中获胜,队长论功行赏,给表现出色的队员发放了奖励。
成语词典:论功行赏
马到成功:古时打仗,常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祝愿迅速取得胜利。现在用来形容人一到那里,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就。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也说丰功伟业。
议论纷纷: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雅俗共赏:形容某些艺术创作优美通俗,各种文化程度和艺术品位的人都能欣赏。
赏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居功自傲:居功:自恃有功。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一意孤行:《史记·酷吏列传》:“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本谓谢绝请托,坚持自己的主张。后多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孤行:独自行事。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
劳苦功高:做事勤苦,功劳很大。
孤芳自赏:把自己看成一朵香花而自 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芳:花。
歌功颂德:用语言、诗歌或文字来颂扬功劳和德行(现多含贬义)。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行色匆匆: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连发生。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 祸:灾难。
横行无忌:胡作非为,毫无顾忌。
倒行逆施:《史记 伍 子胥列传》记载,春秋时伍子胥为父报仇,领吴兵攻打楚国,挖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申包胥责 备他,子胥回答说:“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指做事违背常理。
戴罪立功:在承当某种罪名的情况下建立功劳。
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相冲突。《礼记·中庸》:“道并行而不相悖。” 悖(bèi):违反。
计日程功:按照日程,要求工作进度。
平心而论:平心静气地评论。
功亏一篑:《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意思是说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比喻事情最后由于松劲或缺少条件而没有成功。含惋惜之意。仞(rèn):古时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篑(kuì):筐。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厉行节约:厉:严格。严格地实行节约。
奇谈怪论:荒唐不近情理的言论。
便宜行事:不必请示,自行决断处置。宋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公乞以便宜行事。”
倍道而行: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奔狄,娶季隗,“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木:棺材。
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一律看待:对待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不可~。
各行其是:指思想不统一,各人按照自己的意见、主张去做。其是:他自己以为对的。
雷厉风行: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执行政策、命令等要求严,行动快。《新唐书·韩愈传》:“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飞。”
嘉言懿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论功行赏: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不刊之论:汉扬雄《答刘歆书》:“是县(悬)诸日月不刊之书。” 原意是说能和日月一样经久不变永远流传的书籍。后用“不刊之论”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独断专行: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也说独断独行。
就事论事:按照事情本身的情况来评论是非得失。
行尸走肉:讽刺没有理想,无所作为的人。糊里糊涂混日子,虽然活着,同死人一样。《拾遗记·后汉》:“(任末)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行尸:会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肉体。
谨言慎行:说话小心,做事谨慎。《礼记·缁衣》:“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用舍行藏:《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是儒家对于出处进退的态度。也说用行舍藏。
前功尽弃:以前经过努力得到的成绩完全白费。《史记·周本纪》:“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弃:丢掉。
功德无量:称颂人功劳卓著,对人恩德极大。《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亡(无)量矣。”
功败垂成: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有惋惜的意思。《晋书·谢玄传论》:“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垂:接近。
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也说功成名立、功成名遂。
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
功成身退: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谈古论今:从古到今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或篇幅冗长的文章。
自有公论: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大功告成:指大的工程、事业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
势在必行:指某事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必须做。
功成名遂: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
功高望重:功劳大而名望高。
衣食住行:穿衣、吃饭、居住、行路,指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替天行道: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现亦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
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格杀勿论:旧指对行凶、拒捕或违反禁令的人,可以当场打死,不以杀人论罪。格杀:打死。
天马行空:比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多用在评价写作、绘画和书法等方面)。天马:汉武帝时从大宛(古代西域国名)得到的汗血马称为天马,意思是神马。见《史记·大宛列传》。行空:形容骏马奔驰,如腾空飞行。
汗马功劳:《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 后用汗马功劳形容立下战功。现也指在工作中做出贡献。汗马:战马因奔驰而流汗。
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欺行霸市:欺负同行,称霸市场,形容蛮横经商。
字里行间:字句之间(在说明文章没有直接说出而是含蓄地流露出来或融会在全文中的思想感情时,多用此语)。
好大喜功:宋罗泌《路史·前纪》:“昔者汉之武帝,好大而喜功。” 指一意想做大事,立大功。
开国功臣: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事半功倍:《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将功补过:用建立的功绩来抵偿以前的过失。
功标青史: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例行公事: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多借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
横行霸道:蛮不讲理,仗势作恶。《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日行千里: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
功高震主: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量力而行:量:估量;行:行事。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赏罚严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处理清楚明白。
赏罚不明:赏罚不清楚不明白。该奖赏的不奖赏,该惩罚的不惩罚。
徒劳无功:白费力气,没有成就或好处。也说徒劳无益。
我行我素:不管人家怎么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有目共赏:看见的人都赞赏。
令行禁止: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执行命令坚决迅速。《韩非子·八经》:“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
无论如何:不管怎么样,表示不管条件怎样变化,其结果始终不变:这次义务劳动我~得参加。
功德圆满:功德:佛教用语,指诵经、布施等。多指诵经等佛事结束。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